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5-04-11 15:34:2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降低炎性因子和血脂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血浆置换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4年4月该院收治的75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8)。对照组予以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予以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8/38),高于对照组的81.78%(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hs-CRP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降低炎性因子和血脂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血浆置换治疗。
【关键词】低分子量肝素钙;胰岛素;血浆置换;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炎性因子
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是过高甘油三酯在胰腺中堆积,导致胰酶被激活,进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坏死,患者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急性腹痛、中度发热及恶心和呕吐等症状[1-2]。若病情进展可导致患者出现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3]。血浆置换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可迅速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及其代谢产物游离脂肪酸水平,阻断胰腺损伤过程,维持内环境稳定[4-5]。本文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4月至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75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6];经血尿淀粉酶、腹部CT等检查确诊;经血液检验确诊高脂血症[7];意识清醒;可耐受本研究所用治疗方案。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6-LP伦审第(036)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8)。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42~75岁,平均(59.37±5.76)岁;病程3~38 h,平均(16.38±3.25)h。研究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43~76岁,平均(59.57±5.35)岁;病程3~37 h,平均(16.33±3.21)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早期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抑制胰酶、口服降脂药物、营养支持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血浆置换治疗。入组患者予以留置临时股静脉或颈内静脉血液净化导管,入院48 h内每24 h行双重血浆置换1次,枸橼酸钠局部抗凝,血流速度100~120 mL/min,血浆分离速度25~30 mL/min,弃浆速度5~6 mL/min。治疗剂量(PV)=(1-Hct)(b+cW)。其中Hct为红细胞压积;b:女性为864,男性为1530;c:女性为47.2,男性为41;W为体质量(kg)。
研究组予以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70,0.6 mL∶6000 U)5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使用微量泵泵入胰岛素注射液(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3335,3 mL∶300 U),0.1~0.3 U/(kg·h),维持血糖在8.3~11.1 mmol/L。
两组均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治疗5 d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治疗7 d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
治疗5 d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降低,但未降至正常范围,治疗7 d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为有效;治疗7 d后,临床症状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均未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3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0 cm,取上层血清冷藏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HDL)水平。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8/38),高于对照组的83.78%(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研究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IL-6、hs-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hs-CRP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高脂血症胰腺炎因三酰甘油异常增高,使胰酶在分解甘油三酯时,易产生毒性脂肪酸,损伤胰腺细胞,还可能堵塞胰管,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诱发胰腺炎[8]。血浆置换可滤过血液中大部分非细胞组分,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及其代谢产物游离脂肪酸水平,还可滤除炎性介质,从而减轻胰泉损伤,防止炎症反应加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IL-6、hs-CRP、PCT、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胰岛素可通过抑制肝脏糖原分解、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抑制脂肪酸释放和合成等方式降低三酰甘油的合成及释放,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胰腺组织损伤,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9]。而低分子量肝素钙是抗凝血药物,可通过刺激内皮脂蛋白脂酶释放到血液循环中来增强脂蛋白脂酶的活性,进一步减轻胰腺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助于促进胰腺组织修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10]。
综上所述,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降低炎性因子和血脂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血浆置换治疗。
参考文献
[1]蔡华忠,李利毛,周峰,等.基于APACHEⅡ评分探讨血液灌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21,22(5):305-308.
[2]廖罗罡睿,彭昌能,刘浒.早期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联合不同晶胶比液体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5):475-479.
[3]田传红.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6):47-49.
[4]李钢,朱金梅,聂志红.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指标、抵抗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23,33(3):394-396.
[5]朱蔚远.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6):29-30.
[6]王春友,李非,赵玉沛,等.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9(1):4-7.
[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0.
[8]胡盛敏.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及对甘油三酯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9):13-15.
[9]杨鑫涛.低分子量肝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4):631-632.
[10]胥佳.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4,31(4):5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