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2

2025-04-11 13:56:3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利用彩超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检查,对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为其治疗提供一些依据。

  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75例子宫肌瘤患者纳为A组,将7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纳为B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彩超检查,对其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血液供应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A组搏动指数以及血流量高于B组(P<0.05),A组子宫动脉阻力低于B组(P<0.05);两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彩超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检查,对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为其治疗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彩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诊断;鉴别诊断


  0引言


  在临床上,无论是子宫肌瘤还是子宫腺肌症,都是比较普遍的妇科疾病,患者都会出现月经量增加的情况,这种情况会使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使其生活品质下降,进而对身体造成伤害[1]。有关研究表明,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妇女面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使妇女的各类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2]。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病理改变,这主要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对子宫肌层的浸润所引起的,且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对患者身体产生更多损害,从而增加了治疗难度[3]。然而,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两种疾病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仅依靠临床特征很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彩超的全称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对人体的各个器官进行超声波检测,如对心脏、四肢血管、浅表器官以及腹部等进行检查[4]。本研究分析了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75例子宫肌瘤患者以及7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A组:年龄为35~51岁,平均年龄为(39.46±2.54)岁;病程为1~10年,平均为(3.95±2.48)年。B组:年龄为35~50岁,平均年龄为(39.24±2.62)岁;病程为1~10年,平均为(3.96±2.17)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对本研究内容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伴随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存在肝、肾、心功能障碍者。


  本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


  1.2方法


  利用彩超对患者进行诊断。本研究所用仪器为飞利浦EPIQ7彩色超声诊断仪,该仪器具有21in显示器和多点的触摸屏,且配备了4个探头接口,可进行B/C双实时显示;使用时能够达到43帧,变频范围为1.0~18.0MHz。检查时,患者取截石位,同时将检查使用的探头频率调整为6.5MHz,经阴道实施超声检查;对盆腔情况,子宫形态、范围以及卵巢的情况等进行详细检查,并采取多切面检查,确保能够明确病灶部位,以便详细了解病灶部位的血供、大小等信息,做好信息记录。


  1.3观察标准


  (1)本研究运用Adler法对患者的肌瘤以及腺肌瘤内部血供情况进行探查,并观察血供的分布状况以及丰富程度。Ⅲ级:经探查可以观察到两个软长血管或者点状血管,点状血管数量均在6个以上,血液供应状况较为丰富;Ⅱ级:存在一个较长的血管,而点状血管数量在4个左右,血液供应适中;I级:存在少量的点状血管;0级:经检查后无明显的血液供应。


  (2)对两组患者的彩超检查图像以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详细观察患者的子宫动脉阻力、搏动指数以及血流量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血液供应状况对比


  两组血液供应状况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子宫动脉阻力、搏动指数、血流量指标对比


  A组子宫动脉阻力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搏动指数以及血流量均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2.4两组检出率对比


  A组子宫肌瘤疾病的检出人数为72例,占比96.00%;B组子宫腺肌症的检出人数为69例,占比92.00%。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经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在妇科中较为常见,在育龄期妇女中有一定的发病率,属于良性肿瘤。子宫的平滑肌细胞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了增生,最终诱发该疾病[5]。该疾病发生后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比如月经量增多、肿块、月经周期延长、阴道无规则出血、白带增多、腰酸、下腹部坠胀等,病情比较严重时,还会出现腹部疼痛、盆腔包块、压迫等症状[6]。若患者腹部的肿块较大,对其实施保守治疗后仍没有明显效果且临床症状还比较明显,就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发生了恶性病变并及时对其实施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目前针对该疾病的外科治疗方式具备综合性、技术性,且经验丰富,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可能性较低。


  子宫腺肌症的发生是因为子宫的内膜出现异常,并且入侵了子宫的肌层,导致患者发生周期性出血以及增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临床中将该疾病分为两种形式,即弥漫型以及局限型[7]。弥漫型子宫腺肌症会出现子宫增大的现象,经彩超图像检查可以观察到前后径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大,使子宫整体形象表现为球形且呈现出比较坚硬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子宫大小不会超过12周的妊娠子宫。局限型子宫腺肌症的生长存在一定局限性,病灶的形状主要为团块、结节,与壁间肌瘤比较相似,因此在临床中被称为子宫腺肌瘤。局限型病灶会因为局部生长而反复出现,会给患者造成病痛,且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大多数患者都存在痛经、慢性盆腔疼痛、经期延长等症状。然而部分研究发现,在临床中有38%的患者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所以常以保守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而子宫内膜炎症的发生是造成子宫腺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在临床上很难仅依靠患者的表现来确诊,所以需要利用一些医疗仪器来明确和辨别疾病的类型。目前,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都是依靠彩超来完成的,因为彩超可以清晰显示出患者的子宫肌层病变以及体内的血流状况,可以帮助其进行诊断和治疗,防止出现漏诊和误诊的现象。


  彩色超声诊断仪是目前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医疗仪器,由于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运用[8]。此外,彩色超声诊断仪能够显示血流的流向和水平分布状况,有助于区分动、静脉,以保证医生对血流特性有足够的认识;能够量化血流的来源、宽度、长度、面积等。彩色超声诊断仪在临床中可用于区分各类病灶,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准确性和应用前景。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一般是通过阴道平面超声或是腹腔超声来区别的,该方法可判断出病灶位置、形态以及肌层的边界等,然而受疾病种类以及病人身材等因素的限制,很容易造成漏诊,不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血流量以及搏动指数均显著高于B组(P<0.05),表明彩超对区分子宫腺肌症以及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可以展现出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且可清晰显示患者的病灶情况,具有较高的诊出率,能够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对子宫腺肌症以及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彩超检查能够区分疾病类型,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鉴别效果。

  参考文献


  [1]初秀坤.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2):104-106.


  [2]周文军.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0):81-83.


  [3]许昌翠,徐燕红,殷广莉,等.经阴道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2,26(1):50-54.


  [4]葛建华.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5):41-43.


  [5]李晓红.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7):28-29,32.


  [6]武全,何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3):86-87.


  [7]胡丽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1,22(4):410-411.


  [8]冯爱华.经阴道彩超检查用于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的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