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

2025-04-07 14:05:11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观察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引产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临产开始时间、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产开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

  【摘要】目的:观察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引产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临产开始时间、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临产开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可提高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缩短临产开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改善分娩方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引产。

  【关键词】宫颈扩张球囊;缩宫素;足月妊娠;引产;总产程;并发症

  足月妊娠引产是指在自然临产前通过药物等手段发动产程,以达到进入临产及分娩的目的[1],而引产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产妇的宫颈成熟度[2]。目前临床常采用缩宫素进行引产,但小剂量用药难以达到理想的促宫颈成熟效果,而大量用药可导致宫缩过强,易引发胎儿窘迫、子宫破裂等不良母婴结局[3-4]。宫颈扩张球囊能通过机械作用持久刺激宫颈口扩张,加速宫颈成熟,安全性较高[5]。本文观察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4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初产妇;足月、单胎妊娠;符合引产指征;胎膜完整未破;宫颈Bishop评分&lt;6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缩宫素及球囊使用禁忌证;胎位异常、头盆不称、子宫畸形、前置胎盘等;合并严重妊娠期并发症;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产妇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引产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年龄21~30岁,平均(25.52±3.17)岁;体质量56~81 kg,平均(68.03±4.75)kg;孕周37~41周,平均(39.05±0.68)周;宫颈Bishop评分1~5分,平均(3.12±0.56)分。对照组:年龄22~30岁,平均(25.60±3.21)岁;体质量55~82 kg,平均(68.15±4.62)kg;孕周37~41周,平均(39.11±0.72)周;宫颈Bishop评分1~5分,平均(3.08±0.59)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282,0.5 mL∶2.5 U)引产,将5.0 U本品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8滴/min,根据产妇宫缩情况调整滴速,每30 min增加4滴/min,直至出现规律宫缩,并维持最大滴速为40滴/min。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嘱产妇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常规消毒产妇外阴,置入窥阴器扩开阴道,将宫颈扩张球囊(Cook Incorporated,国械注进20152183937,型号:J-CRB-184000)推送至宫颈内,之后向标有“U”的红色阀内注入40 mL生理盐水使球囊充盈,将球囊向外牵拉直至与宫颈口完全贴合,当阴道球囊完全位于宫颈外口时,向标有“V”的绿色阀内注入20 mL生理盐水,之后继续向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直至两个球囊完全充盈,水量应≤80 mL。完成注水后,将球囊远端导管固定在产妇大腿内侧,缩宫素使用方法同对照组。

  两组引产期间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宫缩和胎心,若缩宫素使用24 h后或宫颈扩张球囊置入12 h后仍未临产,需在评估宫颈成熟度后进行人工破膜引产,必要时转剖宫产。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缩宫素使用24 h后或宫颈扩张球囊置入12 h后,采用宫颈Bishop评分评估宫颈成熟度,显效:宫颈Bishop评分≥7分,或产妇出现临产征兆;有效:宫颈Bishop评分升高≥2分,但产妇未出现临产征兆;无效:宫颈Bishop评分升高&lt;2分或无变化,且产妇未出现临产征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临产开始时间、总产程时间。(3)比较两组分娩方式。(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比较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临产开始时间、总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临产开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8.10%(37/42),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剖宫产率为11.90%(5/42),低于对照组的30.95%(13/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足月妊娠引产主要用于胎盘异常、羊水过少等高危妊娠产妇,可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风险[6]。缩宫素是临床常用的引产药物,但用药剂量标准不一,可能诱发子宫破裂、胎儿窘迫等,威胁母婴安全[7]。

  宫颈扩张球囊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强等优势,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产开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宫颈扩张球囊通过对宫颈内外口产生持续性机械性压力,可促进宫颈双向扩张、牵拉,还可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垂体后叶素的合成与释放,促使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促宫颈成熟效果,加速临产,缩短总产程[9-10]。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降低宫颈裂伤、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11-12]。

  综上所述,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可提高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缩短临产开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改善分娩方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引产。

  [1]朱琴,王芳芳,阮国海.缩宫素联合宫颈扩张球囊用于低宫颈评分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10):2276-2279.

  [2]Secchi D,Albéric J,Gobillot S,et al.Balloon catheter vs oxytocin alone for induction of labor in women with one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and an unfavorable cervix:a multicenter,retrospective study[J].Arch Gynecol Obstet,2022,306(2):379-387.

  [3]Sarreau M,Isly H,Poulain P,et al.Balloon catheter vs oxytocin alone for induction of labor in women with a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20,99(2):259-266.

  [4]周瑾,俞燮龑.提升宫颈成熟期间应用宫颈双球囊扩张联合小剂量缩宫素的效果和安全性[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3):2993-2995.

  [5]林文静,李海波.足月妊娠引产时应用宫颈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刊,2021,23(12):896-901.

  [6]李晓荣,吕玉平,何碧开,等.宫颈单腔扩张球囊与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2):100-1107.

  [7]陈雨凤,杨小蕾,李蓓.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3,51(2):250-253.

  [8]叶小红,翁玲,陈惠群,等.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宫颈扩张球囊应用的妊娠结局及预后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17(1):126-129.

  [9]Bekele D,Asfaw M,Nigatu B,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equential vs simultaneous use of Foley balloon catheter and oxytocin for induction of labor in nulliparous pregnant women[J].AJOG Glob Rep,2023,3(3):100252.

  [10]谢云,陶瑞雪,陈吉.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对足月妊娠引产产妇的临床效果[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6(7):829-833.

  [11]胡社英,王春琴,余有妹,等.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6):977-980.

  [12]劳永霞,萧志辉.比较宫颈球囊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价值[J].中国性科学,2020,29(3):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