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快速康复工作开展的实践及探讨论文

2025-03-28 15:44:5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推进术后快速康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品管圈,建立新的质量管理模式,实施系统、有效、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改进,推动术后快速康复工作的开展。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推进术后快速康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品管圈,建立新的质量管理模式,实施系统、有效、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改进,推动术后快速康复工作的开展。结果有效地促进了我院术后快速康复工作的开展,构建了全院性质的术后快速康复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管理模式,并在示范病区强化术后快速康复的规范化诊疗流程,管理规范率由44.67%提升至84.67%。结论品管圈这一质量管理工具可有效推进术后快速康复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术后快速康复;应用效果
0引言
在医疗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医疗行业正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为确保医疗质量的稳步提升,并增强医院的自我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建立现代医院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创新机制已成为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必然之选[1],同时也是医疗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鉴于医院医疗流程的复杂性及其潜在的安全隐患,我们不仅需要继续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与方法,还需积极借助信息化手段,并创新性地应用管理工具,以确保医疗流程的顺畅与安全[2]。其中,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正是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的常用工具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医疗机构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品管圈分为问题解决型和课题达成型,“用数据说话”是其基本准则[4]。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由丹麦胃肠外科医师Kehlet提出的一种围术期管理理念,我国于2007年开始在临床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理念在我国医疗多个领域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少了创伤应激、促进了器官功能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5]。2019年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于2019—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因此,如何在医院实际工作中有效推广ERAS理念显得尤为重要。而我院利用品管圈这一质量管理工具有效推进了医院术后快速康复ERAS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方法
遵循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通过制定一系列工作计划和措施,应用各种品管工具和品管手法,按照问题解决型和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步骤有序开展活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1课题达成型品管圈促进ERAS理念推广
成立以医务处为核心、全院多科室人员参与的品管圈,以“术后快速康复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构建”为活动主题,按照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步骤进行主题活动。首先,制定多种现状调查表,通过5W1H方法对不同科室、不同人群进行多方位的调查[6];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挖掘攻坚点;其次,针对挖掘出的攻坚点,逐一拟定多项方策,并遴选出最适方策;最后,对最适方策实施并检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我院建立了全院快速康复管理团队,并把该理念与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有效结合,采用多模式化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使得多科室、多部门相互协作,不断优化了术后快速康复管理流程,构建出一个术后快速康复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医院床位周转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并抑制医疗费用增长、节约医疗成本、提高现有医疗资源利用率[6]。
1.2问题解决型品管圈促进ERAS理念的规范化实施
在全院ERAS广泛推广的基础上,创建示范病区,利用问题解决型品管圈这一质量管理工具,强化ERAS的规范化诊疗流程。我院以骨关节科为示范病区,以“提高髋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快速康复管理的规范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绘制柏拉图和特性要因图,找出导致髋膝关节置换围术期ERAS实施规范率低下的原因;进行现场、现物、现实的真因核实,明确根本原因,进而针对该原因制定并执行相应对策。骨关节科建立了科室ERAS诊疗小组,制定了规范化诊疗的实施方案及评价标准,设置单病种临床路径,通过围术期多种有效措施保障ERAS在髋膝关节置换病人中的规范化执行。
2效果评价
从有形成果、无形成果及附加成果三大方面对品管圈推进术后快速康复工作开展的效果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选择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检验方式为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有形成果
对两次活动后住院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资料分别进行收集并分析,可见无论是课题达成型品管圈还是问题解决型品管圈均达成目标。其中,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后康复指标、营养指标、舒适度指标、经济和社会效应指标均有改善,特别是各病区手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较改善前平均下降27%,平均住院费用较改善前平均下降了11%。具体见表1。
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后髋膝关节置换围术期ERAS实施规范率由原先的44.67%,提升至84.67%,目标达标率为100.60%,改善率89.55%,科室ERAS单病种实施规范率明显提高。活动后术后住院天数为(8.12±1)d、住院总天数为(13.33±1)d、住院总费用为(4.58±0.75)万元,与活动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具体见表2。
2.2无形成果
相对于用数字来直接衡量的有形成果,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QCC手法、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创新能力和自信心等不容易用数字来直接衡量,可通过雷达图来评价。由绘制的雷达图可见,无论是课题达成型品管圈还是问题解决型品管圈圈各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3附加成果
通过实施两种类型品管圈活动有效推进了我院术后快速康复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取得了一系列的附加成果。神经外科发明的“双导丝鼻胃管弯曲上举法置入空肠”获“常州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而骨关节科与康复科协作,针对康复设备进行优化,发明的可调节压力的气压治疗仪与康复治疗的折叠式拐杖也顺利通过国家专利局审批。医疗质量提高上,我院创建了多个示范病房,其中胃肠外科成为全国胃肠癌加速康复外科联盟成员单位,骨关节科获白求恩基金会颁发的创建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血液与疼痛管理示范病房称号。
3讨论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也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7]。如何持续地提高和改进医疗质量水平,是医院全面发展、不断提升的永恒动力。但在医改不断推进的今天,医院质量管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8]。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全面提升医院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我们迫切关心的问题[9]。
品管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它可以将质量指标量化,近年来在我国医疗领域被广泛运用。通过不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人员管理素质[6]。品管圈根据活动类型不同,可分为问题解决型和课题达成型,其中课题达成型品管圈主要用于服务流程改造,或涉及面较广、需要多部门合作的主题[10];而问题解决型品管圈主要是解决现有的、工作中的现状以及和规范标准出现的差距等,是在既有标准的基础上去分析问题,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院利用品管圈推进术后快速康复工作开展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利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全院范围内推广了ERAS理念,构建出全院性质的术后快速康复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管理模式;然后再利用问题解决型品管圈进一步促进了重点示范病区ERAS理念的规范化实施。两种类型品管圈先后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我院术后快速康复工作的开展,不但缩短了患者术后康复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而且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提升了我院影响力。由此可见,使用品管圈这一质量管理工具利于从基层发现细微问题,鼓励全员参与管理,培养全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同时通过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有效推进新型医疗模式的构建,提升医院质量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明晓,欧琳,吕键,等.精益管理在国内医院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10):792-794.
[2]刘庭芳.改善管理先利其器[J].中国医院院长,2012(11):66-67.
[3]平耀东,王楠,张文思.不同类型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与体会[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5):613-616.
[4]蒋海泥,李刚,夏海朋.医院质量管理新思路:精细化管理与品管圈联合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2):71-73.
[5]江志伟,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优化的临床路径[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12-13.
[6]倪慧萍,杨彧,周军,等.术后快速康复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构建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9,39(8):40-42.
[7]罗辑.如何通过品管圈(QCC)推动国际化医院的品质管理[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
[8]陈美笑,卢振辉.PDCA在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病案,2014,15(8):7-9.
[9]付会斌,陈钟涛,郑国俊,等.“品管圈”模式在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9,25(4):446-447
[10]LIU T F,WU C Y.Th eo ry a n d pr a ctic e characteristics of task achieving QCC[J].Chin Hosp,2017,21(9):4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