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论文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论文

3

2025-03-27 11:29:06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观察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痰培养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63例(并依据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患者和预后不良患者)、非细菌感染组57例,另选取同期该院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及不同预后细菌感染AECOPD患者FIB、D-D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D-D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A

  【摘要】目的:观察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痰培养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63例(并依据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患者和预后不良患者)、非细菌感染组57例,另选取同期该院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及不同预后细菌感染AECOPD患者FIB、D-D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D-D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AECOPD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FIB、D-D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且非细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FIB、D-D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D-D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4、0.698、0.905,其中联合检测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AUC大于二者单项检测。结论:FIB、D-D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细菌感染;检测;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若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1-2]。已知AECOPD的进展与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前状态密切相关[3]。纤维蛋白原(FIB)在凝血及纤溶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4]。D-二聚体(D-D)为机体高凝状态及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反应指标[5]。本文观察FIB、D-D水平联合检测在AECOPD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中相关诊断标准[6];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根据痰培养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63例、非细菌感染组57例,另选取同期本院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37~75岁,平均(60.65±4.34)岁;病程2~6 d,平均(3.56±1.14)d。非细菌感染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35~77岁,平均(60.69±4.22)岁;病程2~7 d,平均(3.20±1.18)d。对照组:男33名,女27名;年龄33~72岁,平均(60.59±4.28)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FIB、D-D水平检测

  采集三组空腹静脉血3 mL,以3500 r/min,离心半径7 cm,离心15 min,留取血清,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SYSMEX CORPORATION,国械注进20222220561,型号:CN-6500)检测FIB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D水平,试剂盒购于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操作严格遵守说明书进行。

  1.2.2预后评估

  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CAPS)评估AECOPD细菌感染患者预后情况,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pH、钠、尿素、肌酐、白蛋白、白细胞计数8个指标,总分0~100分,CAPS评分<21分表示预后良好,CAPS评分≥21分表示预后不良。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三组FIB、D-D水平。(2)比较不同预后AECOPD细菌感染患者FIB、D-D水平。(3)分析FIB、D-D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AECOPD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AUC≥0.9表示诊断价值较高,0.7≤AUC<0.9表示有一定诊断价值,AUC<0.7表示诊断价值较低,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FIB、D-D水平比较

  细菌感染组FIB、D-D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且非细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不同预后AECOPD细菌感染患者FIB、D-D水平比较

  预后不良患者FIB、D-D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 FIB、D-D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AECOPD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分析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D-D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724、0.698、0.905,其中联合检测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AUC大于二者单项检测。见表3、图1。

image.png

image.png

  3讨论

  AECOPD患者多由于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并伴随发热,继而导致血液浓缩,引起凝血-纤溶功能失常[7-8]。因此,寻找相关血清学指标,早期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至关重要。

  FIB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是参与凝血和止血过程的重要纤维蛋白,FIB水平升高多见于肺炎、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9]。D-D是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的产物,可反映纤维蛋白的溶解功能,其水平升高表明机体存在高凝状态[10]。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FIB、D-D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且非细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预后不良患者FIB、D-D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分析原因为细菌感染会刺激呼吸道平滑肌痉挛,加重咳嗽和痰液分泌,引起通气功能障碍,机体缺氧后细胞分泌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并激活炎性因子,损伤微血管,促使血小板黏附、聚集,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导致FIB、D-D水平升高[11-12]。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D-D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724、0.698、0.905,其中联合检测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AUC大于二者单项检测。提示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最高。

  综上所述,FIB、D-D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1]Li Y,Xie L,Xin S,et al.Values of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aving concomitant bacterial infection[J].Pak J Med Sci,2017,33(3):566-569.

  [2]王学锷,朱运奎,李超然,等.AECOPD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体分布、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23,34(5):676-679.

  [3]van Geffen WH,Bruins M,Kerstjens HA.Diagnosing viral and bacterial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acute COPD exacerbations by an electronic nose:a pilot study[J].J Breath Res,2016,10(3):36001.

  [4]宗明园,过茜娜.NLR联合Fib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死亡[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3,44(5):565-569.

  [5]李术环,徐慧莲,郝秋红.PCT、D-D、NLR、Cys-C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3,25(4):426-428.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1-11.

  [7]雷云飞,宋影,王亚冰.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检验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23):54-56.

  [8]叶瑞平,华清清,刁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及评估测试评分的相关性[J].医疗装备,2023,36(5):91-95.

  [9]王勇生,杨万春.血清CRP、PA、NLCR与FIB对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9):1238-1241.

  [10]覃少佳,罗敏著,张鸿魁,等.D-D、NT-proBNP、WB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9,12(4):490-492.

  [11]陈慧芬,谢艳萍.血清炎性反应、凝血功能及血气指标在AECOPD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6):14-17.

  [12]赵艳菊,肖玉琴,王玲玲.动脉血气分析、凝血功能及肺动脉收缩压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防治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3):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