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2025-03-07 11:40:06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医院药学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药学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不同药物资源的作用,提升用药安全性以及用药疗效,促进相关疾病的康复。实际上医院药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加强质量改进。本文主要对质量改进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医院药学管理中质量改进措施方法,旨在不断提高医院药学管理质量,提升患者药学服务满意率,为更多医院药学管理提供参考。
摘要:医院药学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药学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不同药物资源的作用,提升用药安全性以及用药疗效,促进相关疾病的康复。实际上医院药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加强质量改进。本文主要对质量改进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医院药学管理中质量改进措施方法,旨在不断提高医院药学管理质量,提升患者药学服务满意率,为更多医院药学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改进;医院药学管理;药学服务;合理用药;管理措施
0引言
医院日常管理内容众多,药学管理属于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药物治疗是当前疾病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各类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不同科室间交叉用药更加频繁,相应的药物管理也更加严格[1]。有学者对医院用药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后发现,较多科室在用药方面存在问题,如相关药物使用不合理等,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用药风险,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预后[2]。为进一步适应新时期临床不同科室日益频繁的交叉用药情况,提升药物管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效果与安全变得愈发重要。
1医院药学管理质量改进的意义分析
新时期,医院就诊患者数量较多且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不同医疗机构需要加强管理,并从不同方面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以增强医院的社会影响力[3]。当前,医院各科室的药物使用率均较高,尤其存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情况。这虽然能够更好地发挥药物作用,但也会提高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果不重视药学管理并采取必要的药学干预,则整体用药风险将无法得到抑制[4]。在医院管理中开展质量改进工作,并结合相关质量问题、影响因素等确定适用于不同医院的质量改进措施,可以不断解决实际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依靠持续推进、循环管理优势提升管理水平。结合部分学者的文献报道[5],通过在医院药学管理中采取质量改进措施,并与常规药学管理情况展开对比,可发现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合理用药处方率下降,同时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率提高,患者用药治疗时间、用药治疗费用也进一步减少。由此可见,在医院药学管理中重视质量改进能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快提高医疗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2医院药学管理中质量改进措施
2.1不断总结现状,了解医院在药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院在药学管理中需要加强总结,定期分析医院在药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并结合情况从不同角度采取措施。例如,医院药房在药物管理中只是简单地进行药物调配与分发,整体职能较狭窄,需要进一步拓展药物的职能;医院药物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且用于药物管理的基础设施较落后;药学管理中相关人员未能严格履行职责,导致相关管理制度未能落实到位,未能有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药学管理中常忽视患者的用药安全、用药成本等问题,造成患者用药满意率较低等。医院在药学管理质量改进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现状,可及时发现不同科室以及医院在药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药学服务不到位、医疗行为不规范、大处方用药等问题,还可及时发现药学管理造成的例如医疗资源浪费、患者用药风险增加等问题,为后续管理措施优化与调整奠定基础[6],也为后续医院药学管理提供参考,避免质量改进过程中的盲目性。
医院在质量改进的过程中通过总结现状,可明确未来需要解决的药学管理问题,实现药学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比如药学管理中的药品安全问题、药学管理中医务人员服务质量问题、药学管理中医药质量问题、药学管理的工作环境问题、药学管理中药物成本问题等。通过对这些相关问题的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能够较好地识别并确定医院后续质量改进的方向,并指导药学管理工作。
2.2成立质量改进管理小组
医院在药学管理中应用质量改进,需要成立专门的药学质量管理小组。首先,成立专门药学质量管理小组可实现对医院的有效管理,比如药库管理、西药房管理、中药房管理、临床药学服务管理等。其次,成立该小组可保证医院药学管理的诸多方面得到保障,比如药学管理考核、药学管理督导、药学管理情况的反馈药学管理工作整改要求等。再次,成立该小组可根据不同药学服务部门特点加强针对性管理,以实现质量改进的全面性、针对性、科学性,比如根据西药房与中药房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管理、质量改进。最后,成立该小组能够结合药库管理、西药房管理、中药房管理、临床药学服务管理等不同药学管理特点,确定出不同管理内容的相关负责人[7]。在相关负责人、质量改进管理小组的共同作用下,医院可以及时对药学管理情况做好汇总分析,并依据发现的问题制定质量持续改进措施,确保不同的质量改进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全面提升药学管理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背景下成立质量改进管理小组,需要充分考虑中西医之间的差异,具体管理中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例如在用药安全方面,部分医务人员认为中药安全性高,且无毒副作用,导致增加了中医药使用风险。基于此,质量改进管理小组需要帮助全院医务人员认识到中医药在不合理的使用情况下也会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并且小组需要针对中药房相关人员进行“十八反”“十九畏”等中成药配伍禁忌的学习,提升药师以及药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保证用药安全。
2.3多方面加强药学管理,保证不同措施落实到位
医院应结合新时期要求,及时做出转变。例如,在为不同患者提供药物调配与分发的同时,注重对不同患者用药处方的审核,保证患者用药处方合理,并且为患者分发药物后做好药学服务指导,告知其用药剂量、频次、注意事项等;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对部分特殊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总结药学监护的经验与要点,如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药学监护、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过程中的药学监护等,为其他类似患者的用药提供参考;完善医院药学药房的管理设施,如冰箱、温度计、湿度计、保险柜、麻醉与精神用药专用药柜等,保证各项基础设施在药学管理中发挥作用;对从事与药学服务相关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除了药学相关知识外,注重对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的培养,进而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突出“以患者为中心”;鼓励药学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加强科研工作,鼓励其书写科研论文,比如个体化给药监测研究与临床应用突出了个体化给药的应用优势,可以更好地发挥药学管理人员的价值,提高服务水平,此外还可支持工作人员开展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中西医结合用药研究等,通过科研发展来促进服务型人员向药学专业服务型方面的转变与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药学管理与服务中的信息化水平,借助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药房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加强药学管理,规范药物使用,以更好地服务患者,促进医院从现代化角度开展药学管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除此之外,医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加强药学管理,采取药学管理措施变革医院药学管理模式与方法,丰富医院药学工作人员的职能;完善各类药品管理设施,保证药物的规范管理;依靠药学服务的延伸,让患者在用药前得到更多专业指导[8]。
2.4注重医院药学管理的精细化
在现有药学管理的基础上强调精细化不同管理,可从医院药事组织管理、医院药事法规制度管理、业务技术管理、药学质量管理、药品经济管理、药物信息管理等方面,按照不同类型确定管理的具体内容,并指导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例如,在药品经济管理方面,医院应加强药学经济学研究,并与质量可靠、供应稳定、价格合理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为患者开具药物处方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强调基础药物的使用,充分考虑患者的用药成本,将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作为其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在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促进合理用药,降低不同患者的用药负担;通过精细化药学管理,旨在强调不同药学管理内容的同步提升与质量改进,共同提升医院药学管理的整体质量。
药学管理在质量改进与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将不同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工作责任、义务等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避免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确保不同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各司其职。其次,医院在药学管理精细化方面还可以建立规范、详细的药学质量管理指标,对不同人员的药学管理流程、药学管理方式方法等予以标准化,以保证在药学管理过程中针对药品采购、药品供应、药品储存、药品调剂、药品配置、药学服务等不同方面都能有具体的管理与考核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可以更好地规范不同部门的日常工作。此外,药学管理相关的指标在精细化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部门在药学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工作内容、岗位职责等,确保相关质量改进措施与对应的考核指标具有一致性。最后,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部分药学管理人员负责的实际管理效果进行量化考核,保证不同岗位实际工作情况、服务质量等均纳入质控体系中计。
精细化管理还体现在药学管理中应注重日、周、月、季度等质控工作,通过不定期抽查、巡查等方式,了解不同部门与个人在药学管理工作中的表现,依靠持续质控提升药学管理质量。针对药学管理中各种质量改进应用后的质量管理记录需要进行有效记录,比如药房药品质量检查记录、近效期药品记录、退药记录、药房库存盘点记录、库房温湿度监测记录、报损品种记录、临床药学服务中临床药师查房记录、药学服务开展信息记录、药学服务咨询记录等。通过各种记录作为医院药学管理中质量改进效果评价以及实际质量提升的参考,可以更好地对药学管理中不同部门以及个人的表现作出评价,提高药学管理相关考核的客观性、真实性,以全面指导医院后续药学管理工作的开展[9]。
2.5建立反馈制度
定期对医院药学管理情况加以公示,共同探讨医院药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反馈制度既能作为前期质量改进措施评价的依据,又能为后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应用提供参考,以保证药学管理中相关问题可及时得到反馈与解决,推动医院药学管理质量的持续发展[10]。信息反馈过程中,不同部门的人员能够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保证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医院药学管理质量改进中,以发挥全员参与的优势。此外,利用反馈制度,可以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与扩展能力,促进更多的部门参与医院药学管理工作。
信息反馈后要依据药房发现的问题来规范化药房的管理制度,对药物调配流程、药物管理制度等予以完善,同时建立与之对应的激励制度与赏罚措施;加大对药学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监督,如在上班期间出现消极怠工等情况应及时对其通报并作出处罚,规避工作人员自身态度、业务能力等对药物管理的影响;积极帮助药学管理人员转变服务理念,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使其转变为主动服务,积极向患者提供用药知识的指导;对于药品名称相似、药品外包装类似、同一药物不同规格或者不同剂量的药物,都应通过张贴标记予以提醒与警示,减少发药过程中的差错率,保证药学管理质量,提升患者用药安全。
3结论
医院在药学管理中灵活使用质量改进,可确保药学管理在不同方面持续提升,保证药品供应、调配、使用等趋于合理性、科学性。质量改进在医院药学管理中不仅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医院整体的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医院在实际药学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用药合理性,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并提升用药服务满意率。后续在药学管理中应用质量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医院不断总结经验,以促进整个质量改进管理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推动药学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与管理需要。
[1]赵翰卿.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4):2139-2141.
[2]邢孔鸯.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3):1911-1912.
[3]张铃圆.医院药学管理中应用不同管理方法的效果探讨[J].智慧健康,2021,7(12):22-24.
[4]刘克丽,曾庆春.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5):894-895.
[5]颜艳萍.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3):197-198.
[6]秦宏兴,吴爱华,陈均.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8):27-29.
[7]杨清.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23-3925.
[8]姜庆芳,王爱红.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输血病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2):182-184.
[9]陈萍,张君君.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1):163-165.
[10]王长军.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5):193-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