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论文

2025-03-07 11:38:3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进行双相情感障碍治疗过程中,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时,探究采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药物治疗组使用富马酸喹硫平片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使用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治疗组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7/50),略低于药物治疗组的12.00%(6/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05)。结论在进行双相情感障碍治疗过程中,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双相情感障碍;临床效果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一类发生率较高的精神类疾病,为了有效干预患者的自杀、自伤行为,临床上通常给予患者应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需要优化治疗方法[1]。在电休克疗法基础上发展出的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同时联合应用认知行为疗法,从多角度控制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更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2]。本文旨在探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来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药物治疗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8~49岁,平均(38.9±5.25)岁;病程0.5~5年,平均(2.59±0.36)年。联合治疗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7~48岁,平均(39.4±5.13)岁;病程0.4~6年,平均(2.62±0.3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312A3),患者均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3]中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无治疗禁忌证,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无过敏现象,无严重器质性疾病。
排除标准:富马酸喹硫平片过敏者;具有治疗禁忌证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因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精神障碍者。
1.3治疗方法
1.3.1药物治疗组患者仅应用药物治疗,指导患者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国药准字H20203236,规格:200 mg),1次/d,首日用药100 mg,次日200 mg,以此类推,直至第8日。后续用药剂量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调整,但每日最高用量不可超过800 mg。连续用药3个月。
1.3.2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的同时,联合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的过程中,给予患者静脉注射阿托品(国药准字H44025273,规格:2 mL)和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国药准字H20213014;规格:50 mL∶1.0 g),前者用药剂量为0.5~1 mg,后者为1.5~2.5 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再静脉注射1~1.5 mg/kg氯化琥珀胆碱(国药准字H31020599,规格:2 mL),同时面罩给氧。待患者肌肉完全放松,予其应用橡胶护牙套,并开始治疗工作。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的电极连接患者双颞部,设置输出电压(220 V)、电流(90~120 mA)、刺激频率(30~50 Hz)、时间(1~3 s)。每次干预持续痛点1~4 s,在患者发生抽搐前断电,无抽搐电休克法治疗第1周共治疗3次,治疗第2周共治疗2次,第3周则治疗1次。共给予患者6~10次的治疗。2次治疗间隔时间保证在1 d及以上。
1.4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对比,使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oung Manic Rating Scale,YM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估患者症状。YMRS量表评分范围为5~55分,SDSS量表评分范围为0~90分,评分降低表示患者的症状好转。
治疗不良反应对比,包括便秘、嗜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SDSS、YMRS量表评分为计量资料,且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症状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治疗组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能够导致患者的情绪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精力、能力等也易出现异常情况,患者发病以后多伴随躁狂、抑郁。其中躁狂发作可以持续7 d以上,患者在此过程中出现极度快乐、极度易怒以及外向程度明显增加[4-5]。与此同时,患者的个人生活、日常工作也易受到不良影响。若患者处于轻躁狂发作状态,其症状与躁狂发作基本一致,且持续时间较短,同时能够引起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在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时,尤其是重度抑郁症状可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明显影响人际关系和正常工作[6]。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处于生命末期阶段时,更易出现重度抑郁情况[7]。
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物包括鲁拉西酮、喹硫平以及氟西汀、奥氮平联合用药[8],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仅有喹硫平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认可[9]。本研究给予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应用喹硫平的同时,加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结果优于药物治疗组患者,该组患者的YMRS评分是(15.56±7.45)分,SDSS评分是(24.34±10.55)分。林壮国等[10]在研究过程中,同样以8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为对照组,43例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YMRS、SDSS评分分别为(3.70±1.08)分、(6.99±1.02)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0%,略多于药物治疗组(P>0.05),这一结果与张航雷[11]的研究结果相似,其在研究中分别采用喹硫平和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单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均证实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效果较好,而且安全性较高。原因分析来看,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可以通过电流对患者大脑产生刺激,促进其去甲肾上腺素快速合成,提高5-羟色胺能神经元对于患者大脑的作用力,从而发挥抑制患者病情发展和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12]。
综上所述,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除常规用药以外,还应加强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的应用,以加强对于患者大脑的刺激,并引导患者建立正确认知,从而有效提升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常晓.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4):100-103.
[2]陈华锋.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青少年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5):84-86.
[3]戴云飞,肖泽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6):426-427.
[4]张庆辉,艾立英,陈伟,等.丙戊酸盐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1,19(10):71-75.
[5]高健.无抽搐电休克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效果[J].医疗装备,2023,36(16):80-82,88.
[6]朱秀容,谢晓华,蒋灿凤,等.社会关系质量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境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1):163-166.
[7]孙鑫铭,沈鹏,李馨源,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药物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8):713-717.
[8]薛树龙.情境式交往训练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2021,41(2):88-89.
[9]刘慧,孔令彬.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7):81-84,160.
[10]林壮国,宋珈莹,许佩娜.认知行为疗法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6):142-144.
[11]张航雷.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8):46-47,52.
[12]熊涛.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42例疗效观察[J].药品评价,2021,18(10):598-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