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马唑仑对全麻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

2025-02-27 16:57:2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全身麻醉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瑞马唑仑,能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瑞马唑仑实施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诱导方案的不同分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采用瑞芬太尼与瑞马唑仑麻醉维持。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手术应激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脑电双频指数<60时以及插管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应激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瑞马唑仑,能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瑞马唑仑;丙泊酚;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
临床中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或损伤的手术,手术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可使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提高生活质量[1]。安全有效的麻醉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顺利进行的关键,现常用的全身麻醉具有应激反应轻、稳定循环等优势,但因老年患者各项器官功能退化,手术及麻醉风险较高,加之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麻醉期间会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不利于手术的开展[2-3]。因此,需要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合适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药物。丙泊酚虽然起效快、代谢快、作用时间短,但会出现明显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抑制,易增加患者术中及术后风险[4]。瑞马唑仑对肾功能、肝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抑制较轻[5]。因此,本文探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瑞马唑仑实施全身麻醉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诱导方案的不同分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指征;年龄>60岁;认知清晰,沟通无障碍。
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凝血功能异常者;14 d前服用对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的药物者;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
1.3方法
术前禁食8 h,禁饮3 h;患者入室建立静脉通道,连接监护仪,对心率、平均动脉压、心电图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对脑电双频指数(bifre⁃quency index,BIS)全程监测,以明确麻醉深度。
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μg),0.3~0.5μg/kg;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83042;规格:5 mL∶10 mg),剂量0.1~0.2 mg/kg。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1~2 mg/kg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国药准字H20213012;规格:20 mL∶0.2 g),观察组加用0.15~0.3 mg/kg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国药准字H20200006;规格:25 mg)。待患者意识消失,置入喉罩,连接麻醉机,潮气量调节68 mL/kg,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比为1∶2。
麻醉维持:两组均接受0.1~0.25μg/(kg·min)的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1;规格:2 mg),静脉泵持续泵入。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2~4 mg/(kg·h)的丙泊酚,观察组加用0.3~0.8 mg/(kg·h)的瑞马唑仑。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术毕,等患者恢复意识,去除喉罩,送入复苏室,观察30 min左右无异常,送回病房。
1.4观察指标
①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1)、BIS值<60时(T2)、插管后(T3)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用监护仪测定上述指标水平。
②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72 h的认知功能,选择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从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等7个方面进行评估,量表总分30分,分值与认知功能成正比。
③手术应激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以放射免疫法测定Cor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CTH、NO水平。
④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
⑤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低血压、嗜睡、头晕头痛。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应激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为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T1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T3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应激指标水平,包括NO、ACTH、Co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2.4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5。
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2/43),其中恶心呕吐与头晕头痛各占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60%(8/43),其中恶心呕吐2例、嗜睡1例、低血压1例、呼吸抑制1例、头晕头痛3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44)。
3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髋关节损伤或髋部疾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相关症状,而该术式的顺利开展需要合理的麻醉方案进行保障[6]。当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常实施全身麻醉,但受到老年机体功能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易在麻醉诱导期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麻醉和手术风险大幅度升高等情况,故需选择合适的麻醉镇静药物[7-8]。
针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既往应用丙泊酚联合其他麻醉药物来实施麻醉诱导和维持麻醉,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整体麻醉效果不佳[9]。瑞马唑仑具有起效速度快、镇静恢复时间短、呼吸抑制和循环抑制轻等优势[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瑞马唑仑实施麻醉诱导及维持,能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认知功能。瑞马唑仑进入机体后,在非特异性血浆脂酶的催化作用下加快代谢速度,降低机体药物残留,缩短体内蓄积时间,进而手后苏醒时间较短[11]。瑞马唑仑的代谢物活性较丙泊酚低,对心脑血管的抑制作用较轻,所以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损害较小[12]。瑞马唑仑可稳定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程度,使迷走神经张力升高,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进一步减少外周炎性因子的释放量,继而减轻其对基底神经节等敏感性区域的细胞毒性反应,有效降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13]。
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手术应激反应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瑞马唑仑实施麻醉诱导及维持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稳定其血流动力学,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瑞马唑仑进入机体后反应速度较快,能够性患者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麻醉准备状态,减轻手术应激反应[14]。低剂量的瑞马唑仑可减轻呼吸循环负担,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瑞马唑仑的应用能够减少手术对呼吸循环功能、神经中枢的影响,进而减轻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15-16]。本研究中,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说明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瑞马唑仑实施全身麻醉安全性较高。段金娟等[17]的研究中,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36%(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瑞马唑仑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抑制程度比较轻,持续用药后机体内蓄积少,可减少不良反应[18]。
综上所述,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瑞马唑仑实施全身麻醉,能够稳定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改善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宇,刘道生,孙成瞰,等.不同界面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关节疾病的疗效[J].吉林医学,2022,43(9):2510-2512.
[2]张智安,雷国栋.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3):80-83.
[3]朱永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的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86-87.
[4]甘妚玉,项敬国.顺阿曲库铵静脉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6(1):141-144.
[5]卫月,李慧芬.瑞马唑仑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长治医学院学报,2023,37(2):147-152.
[6]黎仕焕,李繁,王焕亮,等.硬膜外腔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认知功能影响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23,51(9):956-959.
[7]张蓉,赵泽宇,王馨雪,等.丙泊酚增强全身麻醉诱导期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镇静深度的有效剂量观察[J].四川医学,2021,42(11):1105-1108.
[8]陈瑜,蔡姝,朱晓刚,等.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的镇静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20,40(8):974-976.
[9]王晶,冯利梅,闫慧,等.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丙泊酚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0):139-141.
[10]罗宏丽,陶志国,刘会凤,等.瑞马唑仑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8):4406-4409.
[11]胡光俊,蒋筱杨,汪刚,等.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中镇静效果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2,38(3):238-241.
[12]史牛华.瑞马唑仑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苏醒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1):132-134.
[13]刘晶,郑敏.瑞马唑仑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全麻患者苏醒期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2022,41(11):998-1000.
[14]李会新,邢飞,张卫,等.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影响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21,41(12):1433-1436.
[15]黄燕聪,张义.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全麻诱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2,31(1):98-100.
[16]胡贵,连志鹏,朱文涛.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用于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阻滞的镇静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26):96-99.
[17]段金娟,徐四七,孙灵璐,等.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3,42(7):448-451.
[18]何莹.瑞马唑仑对全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早期恢复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7):2949-2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