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4

2025-02-27 13:48:09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9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参考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6%(48/49),高于对照

  [摘要]目的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9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参考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6%(48/49),高于对照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P&lt;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疗效确切,可快速改善患儿症状及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高。

  [关键词]阿奇霉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小儿;大叶性肺炎;炎症因子;肺功能

  大叶性肺炎是一种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引起的常见肺炎,多发于春冬季节,以抵抗力较差、呼吸道防御功能低下者为主要易感染人群。由于儿童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免疫能力较若弱,因此易受感染,发病初期以发热、咳嗽为主,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肺实质损伤,引发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对儿童健康与安全造成不利影响[1]。阿奇霉素具有药效长、抗菌效果佳的特点,在大叶性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较好[2]。但是由于大叶性肺炎易引起多种局部炎症反应与全身性炎症反应,患儿耐受性较低,且炎症反应与病情进展有密切关系,因此除采用抗生素治疗外,还需采取一定的抗炎措施以更好地控制病情[3]。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抑制免疫应答作用[4]。有研究指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能够提高大叶性肺炎的治疗效果[5]。本研究探讨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9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gt;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过沭阳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024),患儿家长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image.png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年龄≤10岁;治疗依从性好;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或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肺部病毒感染以及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的患儿;对本研究治疗方法有禁忌的患儿;存在肝功能、肾功能异常的患儿;先天性肺功能不全的患儿。

  1.3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对症予以退热、止咳、化痰等基础治疗,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参考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注射用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64850;规格:0.25 g)10 mg/kg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国药准字H37022919;规格:250 mL∶12.5 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3 d,停药4 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阿奇霉素治疗方法同参考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准字H20103047;规格:40 mg)1~2 mg/kg溶于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13027;规格:10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3~5 d。

  1.4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发热、咳喘、肺部啰音、肺部阴影。

  ②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呼气容积(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

  ③对比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指标,于治疗前后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半径12 cm、转速5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CRP和IL-6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PCT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

  ④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根据症状(发热、咳喘、肺部啰音)缓解情况和肺部阴影进行评估。显效:患儿症状及肺部阴影完全消失;有效:患儿症状显著改善,肺部阴影明显减少&gt;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⑤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患儿用药期间发生的胃肠道症状、过敏反应、眩晕、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情况。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喘、肺部啰音、肺部阴影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2。

image.png

  2.2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3。

image.png

  2.3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4。

image.png

  2.4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48/49),高于参考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5。

image.png

  2.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4/49),其中胃肠道症状2例、过敏反应和眩晕各1例。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其中胃肠道症状1例,注射部位疼痛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674)。

  3讨论

  大叶性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引起,致病菌可定植于鼻部、咽部,若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定植的细菌易经呼吸道侵入肺内,从而引发疾病[6]。儿童的免疫功能较低,当受寒、疲劳时,发病的风险可明显增大。致病菌侵入肺泡后,不仅会导致肺叶出现炎症反应,还会引起发热等全身性反应。目前临床多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并结合抗生素阻断病情进展。阿奇霉素是常用抑菌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菌凋亡,但在抗炎上的效果有限[7]。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降低吞噬细胞活性,从而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起到降低炎性反应的作用[8]。

  患儿发病后,由于致病菌可诱发变应性反应,改变肺泡壁血管通透性,引发浆液渗出,渗出物中富含蛋白,因此细菌可进一步大量繁殖,累及邻近肺泡和细支气管,导致肺叶、肺段受到波及,导致患儿出现胸痛、疲乏、高热等症状,因此需要抗炎治疗[9]。本研究给予治疗组患儿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参考组(P均&lt;0.05),提示联合治疗可加速患儿症状缓解。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入人体后30 min左右可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从而对磷酸酶A2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磷酸酶A2是一种从肝脏组织中分泌的、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糖蛋白,可参与急性损伤与炎症反应。用药后磷酸酶A2受到抑制,可有效下调免疫反应,降低炎性损伤,促进症状缓解[10]。阿奇霉素抑菌效果佳,静滴后可分布于全身组织,药效持久,能有效促进致病菌凋亡,降低肺部损伤,减少渗出物分泌,从而改善肺啰音、肺部阴影症状[11]。患儿发病后,肺功能在分泌物和肺泡损伤的影响下快速下降,主要是因为细菌入侵可导致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分泌加速,可刺激液体分泌,形成黏膜水肿狭窄,降低纤毛功能,分泌物难以排出,在黏膜水肿和分泌物的影响下,肺通气功能下降[12]。本研究中治疗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P均&lt;0.05)。其原因一方面是阿奇霉素能够长效抑制细菌增殖,从根源上减少对免疫系统造成的刺激,从而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另一方面在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能够缓解细胞相关趋化因子、黏附因子,降低免疫应答,对血管通透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解除黏膜水肿,提升纤毛功能促进黏液排出,恢复正常肺功能[13]。此外,用药后患儿全身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因此联合用药后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恢复更快,治疗有效率更高。

  IL-6是一种能够促进肝细胞合成CRP等急性相蛋白的多肽,可激活补体,调节吞噬细胞功能,PCT是一种能够反应严重细菌感染的蛋白质,与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程度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中,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低于参考组(P均&lt;0.05)。主要是得益于联合用药的协同增效,阿奇霉素辅助免疫系统杀灭致病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通过调节免疫应答而减少肝细胞合成急性相细胞,抑制吞噬细胞功能,达到降低炎性指标的效果[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8%、8.16%,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说明联合用药安全性可控,阿奇霉素单独应用时患儿耐受度普遍较好,而本研究中应用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剂量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在杨宪辉[15]的研究中,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0%、8.64%,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用药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大叶性肺炎患儿采取联合用药,可促进其症状缓解和炎症因子的降低,改善肺功能,安全性高。

  [1]张俞.阿奇霉素序贯给药辅助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效果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妇儿健康导刊,2024,3(2):78-80,84.

  [2]王红娟,王毛毛,陈凯乐.大叶性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2023,47(3):26-28.

  [3]苗大帅,杨珍,孙丽云.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联合应用对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不良反应及CRP水平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3,8(4):135-138.

  [4]凌建丰.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23,42(34):107-110.

  [5]方亚男,张艳星,袁巧云.小剂量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联用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分析[J].抗感染药学,2022,19(11):1615-1618.

  [6]宁培.甲泼尼龙分别联合阿奇霉素、红霉素在小儿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6):110-113,162.

  [7]李凤.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22,42(12):94-96.

  [8]陈婷婷,吴栩,方红霞,等.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4):493-495.

  [9]马菲,任亮,刘冬梅.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2):147-148.

  [10]李雪娟.糖皮质激素辅助阿奇霉素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9):23-26.

  [11]王岩,黄雅玲.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8):150-153.

  [12]汤华平.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1):146-148.

  [13]周海康.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21,6(15):86-88.

  [14]贾学云.阿奇霉素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5):78-80.

  [15]杨宪辉.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