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2025-02-27 11:33:21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探讨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体格状况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体格状况的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
摘要:目的探讨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体格状况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体格状况的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体格状况,缓解其临床症状。
关键词: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火龙灸;穴位埋线;体重;腰围
0引言
肥胖症是一种由于体内脂肪过度堆积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单纯性肥胖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1]。肥胖的发生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伤,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抑郁、自卑、社交障碍等不良现象发生,对其日常生活与正常社交造成诸多不便[2-3]。近年来,随着单纯性肥胖患者数量的持续增多,临床对本病的早期治疗与干预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而采取何种干预方案可促进患者康复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目前,西医治疗单纯性肥胖以药物与手术疗法为主,但患者长期服药容易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不良反应,且停药后容易复发,手术治疗又存在适应证严格、价格昂贵等局限性,难以取得显著疗效[4]。火龙灸与穴位埋线均为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具有安全性高、操作便捷、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多种代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二者联合使用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应用研究较少[5]。为此,本文旨在探究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为(43.75±6.42)岁;病程为3~8年,平均为(4.68±1.29)年;学历高中及以下6人,专科11人,本科及以上13人。治疗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为(44.23±6.68)岁;病程为3~8年,平均为(4.35±1.22)年;学历高中及以下7人,专科12人,本科及以上11人。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6];②中医分型为脾虚湿阻证[7];③首次就诊;④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⑤近期未接受其他减重治疗;⑥年龄25~65岁。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肥胖者;②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者;③拒绝配合临床治疗者;④近期接受手术治疗者;⑤妊娠期、哺乳期及备孕期者;⑥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穴位埋线治疗。
(1)准备工作:根据患者症状合理选择埋线穴位。其中,腹部取中脘、关元、天枢、气海、水分、外陵等穴,背部取脾俞穴,下肢取三阴交、阴陵泉等穴;指导患者选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其选定穴位及周围皮肤,而后使用碘伏对穴位进行消毒处理。
(2)施治:医者完成手部清洁与消毒后,戴上无菌手套,使用消毒镊取2cm胶原蛋白线,从埋线针针管前端推入管内,一手持埋线针,另一手中指与食指撑开穴位周围皮肤,将针头迅速刺入穴位,缓慢进针,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埋入,出针后以棉签按压止血,敷贴针孔。各穴位重复上述操作,每隔10天治疗1次,经期停止治疗。
1.2.2治疗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火龙灸治疗。火龙灸自埋线自治疗开始后的第2d开始实施: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皮肤,清洁消毒后盖上无菌毛巾,沿督脉的大椎穴至下髎穴方向均匀铺一层约2cm厚的新鲜姜蓉,并在其上方均匀铺一层约2cm厚的艾绒;而后点燃艾绒,待其燃尽后于艾灰上再铺一层艾绒,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第3层艾绒燃尽,最后取下毛巾并清洁患者背部,每隔5天治疗1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1)体格状况:测量并记录受试者治疗前后的体重、腰围及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成人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kg)。
(2)疗效判定标准[8]: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体重下降80%以上,BMI接近正常为临床痊愈;症状基本消失,体重下降30%~80%,BMI降低4kg/m2为显效;症状明显改善,体重下降25%~30%,BMI降低2~4kg/m2为有效;其余情况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3)中医症状评分:包括肥胖、纳差、腹满、疲乏、尿少、舌质淡红、脉沉细等症状,每出现1个症状记2分,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体格状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体重、腰围、BMI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体重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腰围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BMI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脾虚湿阻证是单纯性肥胖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分型,主要是由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过食肥甘、膏粱厚味之品,致使脾脏功能受损,再加上运动不足、久坐久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气机升降不利,大量痰湿积聚于体内,最终引发肥胖,故中医治疗本病以健脾化湿祛痰为主[9-10]。
穴位埋线是目前中医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的常用方法之一,将针灸学与物理学理论有机结合,对脏腑经络产生一定刺激作用,进而取得一定的减肥效果[11]。火龙灸则是以生姜、艾绒为材料,对患者督脉相关穴位进行艾灸,借助热力来疏通经络和激发经气,同样有助于改善肥胖患者的临床症状[12]。吴修敏[13]研究并证实,对痰湿体质的单纯性肥胖患者予以火龙灸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体质并提升临床疗效,但关于该疗法与穴位埋线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应用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发挥更加显著的减重效果,促使其腰围减小,以便尽快将其BMI值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穴位埋线通过对患者体表特定穴位进行针刺,并将胶原蛋白线留置于穴位内部,埋入穴位的药线可柔和地、持续地刺激相应穴位,有效延长针刺效应进而发挥更加显著的调节脏腑气血、平衡阴阳作用,促使患者体内多余浊脂消散;而火龙灸能够同时发挥经络、腧穴、中药、艾灸等多种功效,艾灸的热力可促使药效发挥并对特定经络穴位产生一定的刺激,以实现温肾通督、健脾祛湿、扶正祛邪之效[14-15]。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共同干预下,可有效调节患者的体质状况,促使其体重下降。其次,本研究显示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且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较少。原因在于这两种中医外治疗法联合使用能够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不但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内的分泌功能,加快新陈代谢速度,促使肠道排泄,抑制脂肪吸收,进而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而且可以不断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机能,促使其各项临床症状尽快消失,更好地保障其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显著,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改善其体格状况,适合推广应用。
[1]李秀铭,姜红叶,魏华.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痰湿证的疗效及对患者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23,29(1):76-80.
[2]王平,钟润琪,岳增辉.电针俞募配穴联合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内脏脂肪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3(8):1492-1497.
[3]高燕,王石红,霍如晨,等.活血消浊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指标、健康状况评分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2,37(2):53-56.
[4]张琦,朱绚绚,孙勇兵,等.固本化湿降脂汤调控STING-I RF 3通路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3,39(2):86-93.
[5]郑宇皓,申苗衔,伍先明,等.不同层次穴位埋线调节单纯性肥胖大鼠外周脂肪代谢的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8):33-38.
[6]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等.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3(4):619-631.
[7]危北海,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319.
[8]卓越,周仲瑜,陈霞,等.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研究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核心处方[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2):635-640.
[9]朱梦梦,王立鑫,封若雨,等.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小鼠模型的构建及评价[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2):247-250,328.
[10]范肃,张振宇,潘珺俊,等.针灸拔罐综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88-90,93.
[11]闫兵,李胜萱,胡岳平,等.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9):134-138.
[12]郑薇薇,赵耀,刘兴山.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炎症因子、脑肠轴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16):2191-2196,2204.
[13]吴修敏.督灸治疗痰湿体质单纯性肥胖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8(34):2377-2380.
[14]金央,徐秀玲,章勤,等.温经1号散火龙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23,25(1):81-82,86.
[15]万红,燕树勋,闫诏,等.清热降脂颗粒结合生酮饮食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疗效及其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11):232-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