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在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2025-02-27 11:02:41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探讨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在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风危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评价并比较两组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摘要:目的探讨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在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风危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评价并比较两组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实施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护士对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和执行力度,有助于提高皮肤护理质量,预防并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皮肤护理
0引言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压力和(或)剪切力持续、强烈地作用于皮肤和(或)皮下组织而引起局部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疼痛、水疱、皮肤破损或坏死,其中包括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即医疗器械使用不当等引起的压力性损伤[1]。神经外科多收治颅脑损伤、脑出血、颅脑肿瘤等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受损,这些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需长时间卧床。同时,患者由于自主摄食能力低下、营养状况较差、机体抵抗力低下,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远高于一般住院患者[2]。压力性损伤一旦发生,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需要额外用药、增加医疗费用支出、延长住院天数,而且会引发全身性、难治性感染,影响预后,甚至危及生命[3]。常规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多仅予以定时翻身、皮肤观察、预防性使用泡沫敷料等来保护皮肤,缺乏准确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环节质量评价等。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指通过识别和强调护理过程,制定执行过程的程序,严格职责并关注过程管理,对实施效果进行质量评价,不足之处予以改进,以便不断提高实施效果[4]。本文将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应用于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的皮肤护理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53.9±2.6)岁。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为31~77岁,平均年龄为(54.4±3.2)岁。
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接受冠脉搭桥术治疗;③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④能配合研究,沟通能力良好;⑤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心脏手术史者;②患有其他可能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疾病;③患有不宜参加康复训练的疾病;④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⑤不能配合研究或沟通困难;⑥中途退出研究。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疾病诊断、手术方式等基线资料基本一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得到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每班观察患者全身皮肤情况,做好交接和记录;建立床头翻身卡,每1~2h予以翻身或体位变换,可使用体位垫等对长期受压部位进行保护。
观察组实施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1)建立三级质控体系。建立护理部、伤口造口护理专业组、神经外科病区三级质控体系,神经外科病区负责对本病区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患者进行评估和皮肤护理,伤口造口护理专业组负责制定疑难皮肤、高危患者皮肤护理方案,并予以相应的技术指导;护理部负责对病区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进行信息汇总,协助病区分析相关因素,制定预防和护理流程,进行质量控制。(2)实施风险评估。对入院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对于评分≤14分的患者,即压力性损伤中高风险的患者,应予以有效的风险管理。掌握患者的病史和既往史,检查患者全身皮肤情况,尤其关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隆突处皮肤及管道下方受压部位皮肤的完整性;评估患者的全身水肿和潮湿情况,需要注意的是,皮肤水肿、硬结、局部皮温过高等均属高危患者[5]。对于存在压疮或问题皮肤的患者,应立即汇报护理组长或护士长,必要时邀请院内伤口造口专业组进行护理会诊。(3)改进预防措施。强化基础护理,保持患者床单位平整,拉平患者的衣服,避免患者卧床期间,其衣服褶皱或纽扣等压于患者身体下方。选择气垫床等合适的支撑面,以减少压力并促进压力重新分布。改良翻身方法,尽可能采用“双人分步翻身法”或“三人同时翻身法”,护士之间配合默契,掌握翻身技巧,避免拖、拉、拽等对患者皮肤造成的损伤。对于消瘦患者,可使用翻身垫、软枕等来减轻局部压力;可将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等剪裁成大小合适的形状粘贴于受压皮肤表面,以减轻局部皮肤压力。抬高床头时应先摇高床尾,再摇高床头,以减轻身体下滑趋势,从而减少皮肤剪切力。将一定厚度的软枕放置于患者的小腿下方,以避免足跟和床尾、床面接触,从而预防足跟处发生压力性损伤[6]。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应保持其皮肤清洁干燥,及时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和床单等物品,积极查找失禁原因,汇报医生并采取对症处理,以改善失禁情况。强化营养支持,即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予以有效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策略,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皮肤抵抗力。(4)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由本病区质控组不定期抽查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评分情况和皮肤护理措施执行情况,重点关注评分是否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符,评分时机是否及时,护理记录是否准确;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护理措施的执行是否合理、科学。对于执行情况较好者,应予以肯定,并继续执行;对于存在问题者,应予以指出和改正;对于环节存在疏漏和不合理之处,应通过讨论进行优化,以促进质量的不断提高。
1.3观察指标
评价并比较两组护士对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
1.3.1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掌握程度
采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测评问卷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压力性损伤发生原因、高危人群、预防措施、Braden风险评估方法、常用减压工具等,共25题,答对得1分,答错不得分,总分0~25分,评分与护士掌握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的情况呈正相关。
1.3.2皮肤护理质量
由病区质控人员进行皮肤护理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评估时机及时、压力性损伤评分相符、护理记录准确、皮肤预防措施到位等,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皮肤护理质量越好。
1.3.3压力性损伤
参照2019年国际版《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7],以皮肤发红且压之不褪色、水疱、皮肤破损、深层组织坏死作为诊断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及皮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压力性损伤是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也是重要的护理敏感指标,不仅关系到住院患者的身心恢复,也反映了护理安全性和护理质量。神经外科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部分患者长期卧床,加上营养不良、失禁等因素,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较高[8]。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发展及管理防治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常规压力性损伤护理多仅在患者住院期间予以皮肤观察和适当的皮肤保护,缺乏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9]。
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突出了“以预防为主”的压力性损伤防控理念,通过分析过程,建立考核标准和管理目标,不断对环节进行优化和完善,最终实现质量的提高[10]。本文通过建立医院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从护理部、伤口造口护理专业组、神经外科病区进行三级压力性损伤质量管控,病区首先进行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护理预防,疑难皮肤或难免压疮则邀请专业组进行护理会诊,制定个体化的皮肤管理方案;护理部则进行压力性损伤不良事件分析和流程优化,确保了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专业化。此外,对神经外科患者均予以充分、全面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根据其风险分级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预防管理措施。根据循证护理改进皮肤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体位管理、翻身护理、营养支持等,从而全面、
有效地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同时,对病区存在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患者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检查风险评估和护理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不断对皮肤护理方案予以改进。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能够提高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其责任心和防控意识,自觉在工作中采取有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随着压力性损伤管理质量的提高,病区内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本文将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应用于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中,有效提高了护士对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和执行力度,对提高皮肤护理质量、预防并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1]刘莹.我国综合医院住院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2]陈红丽.PDCA循环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4):152-154
[3]张婷,李朵朵,李豹,等.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病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20,24(9):1783-1786.
[4]江丕菊,陈坤,刘玉.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9-13.
[5]秦爱喜,邓爱英.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6):50-53.
[6]刘小芹.神经外科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J].全科护理,2018,16(32):4007-4009
[7]杨龙飞,宋冰,倪翠萍,等.2019版《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12):1849-1854.
[8]崔国雨,张海.精细化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19,5(19):67-71.
[9]刘捷,丁福.降低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方案的制订及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12):1765-1769.
[10]JAMESR.EVANS,WILLIAMM.LINDSAY.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第7版)[M].焦叔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6-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