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铺灸疗法应用于寒湿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论文

2025-02-21 15:57:4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针刺联合铺灸疗法可提高寒湿型KOA治疗效果,减轻患者膝部疼痛,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铺灸疗法应用于寒湿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贵阳市花溪区中医院收治的82例寒湿型KOA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铺灸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日常生活、疼痛、关节僵硬、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巴氏指数量表(BI)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铺灸疗法可提高寒湿型KOA治疗效果,减轻患者膝部疼痛,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寒湿型,针刺,铺灸疗法,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膝骨关节炎(KOA)为常见膝部病变,其特征在于软骨退变、骨质增生,早期可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在病情不断进展下,可逐渐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出现关节内外翻或旋转畸形,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2]。既往,西医对于该病多以抗炎镇痛治疗为主,可缓解疾病症状[3-4]。但常规治疗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药物长期使用会增加肝肾负担。中医将KOA归为“骨痹”等范畴,认为其病因在于正气虚于内,外邪干于外,肾虚为本,寒湿痹阻为标,需注重病因病机清除。针刺为经典外治之法,通过毫针刺入特定穴位,即可激发穴位作用,产生调整脏腑气血、通经活络等多种功效,适用于多系统疾病[5]。铺灸疗法是将中药与灸结合使用的疗法,其具有透皮面广泛、灸治效果强、见效快等特点,在艾灸的热力作用下可帮助药效更好渗透进入经络腧穴,以产生活血行气、通经活络等功效,且可振奋人体阳气,促进体内寒湿之气排出[6]。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针刺联合铺灸疗法在寒湿型KO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贵阳市花溪区中医院收治的82例寒湿型KOA患者。纳入标准:符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7]中KOA诊断标准;存在典型X线特征及膝部活动障碍体征;认知良好。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晕针;存在其他躯体严重病变;合并癌症;近期存在膝关节外伤史。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对照组给予针刺。选取患侧风池、风市、内外膝眼、鹤顶、梁丘、血海、膝关、阴陵泉、足三里、悬钟等穴位,其中风池、风市以捻转泻法,足三里、阴陵泉以捻转补法,其他穴位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20 min,1次/d,5次/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铺灸疗法。针刺治疗后加用铺灸疗法,将肉桂、伸筋草、威灵仙、延胡索、牛膝、海风藤、制附子各15 g研磨成细末,再加入凡士林等调制备用,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暴露后,在膝关节部位先放置铺灸材料,之后于铺灸器内放置艾绒并点燃,5~10 min/次,熄灭后重新放置艾绒点燃,艾绒共燃烧15~30 min,以皮肤潮红为宜,敷料在1~2 d后自行取下,2次/周。
两组均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显效为KOA症状消失,活动功能复常;有效为KOA症状减轻,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对生活影响小;无效为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2)膝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膝关节功能。采用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表(WOMAC)评价膝关节功能,包括日常生活(170分)、疼痛(50分)和关节僵硬(20分)3个维度,总分240分,分低则佳。(3)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0~10分,分低则疼痛轻。(4)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巴氏指数量表(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分高则佳。(5)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易量表(WHOQOL-BREF)评价,共4个领域(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各100分,分高则佳。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膝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8周后,观察组日常生活、疼痛、关节僵硬、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8周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8周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KOA的病因复杂,年龄为其主要病因,年龄增长会引起肌肉、外周神经系统功能减退,易出现神经肌肉不协调运动现象,造成肌肉损伤。且随着年龄增长软骨血供逐渐减少,从而影响关节部位正常代谢[8-10]。在此基础上一旦患者再受到创伤、过度劳累等因素影响,又可加速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大幅减少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合成,并使得破坏性酶活性异常升高,易激活溶酶体酶和超氧化物自由基,进一步加剧软骨组织损伤,最终产生局部无菌性炎症,诱发疼痛等多种症状[11-13]。而膝关节功能在下肢活动中至关重要,一旦膝关节功能障碍,则可降低下肢活动能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长期如此还易滋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增加心理疾病风险。
中医认为,KOA为本虚标实之证,该病患者常伴肾精亏损、精髓不足,使得正气不固,易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外邪一旦注入经络,则可留于关节,致气血痹阻,日久则可发为痹痛。针刺则为中医疗法,具有简便易行、见效快、安全性高特点,在中医理论下选择特定的穴位针刺,则可产生防病治病之效[14-15]。本研究内针刺风池可疏风、通宫利窍;风市可祛风、舒筋活络;内外膝眼可活血通络、疏利关节、除湿祛邪;鹤顶能通利关节、祛风除湿;梁丘擅于通经活络;血海则可舒筋活络、调理气血;膝关能散风祛湿、通络止痛;阴陵泉能通经活络、祛湿;足三里可补中益气、温中散寒;悬钟利于舒筋活络[16-17]。诸穴合用,具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之效,可帮助患者清除体内寒湿之气,促进气血运行,以缓解病情。但单一疗法见效慢,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本研究中,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治疗后WOMAC评分低,治疗后BI评分高,VAS评分低,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提示针刺联合铺灸疗法可提高寒湿型KOA治疗效果,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VAS评分,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分析原因为,铺灸疗法是一种特殊灸法,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借助艾绒燃烧的热量,还可借助中药制备铺料产生的药效,以发挥中药与艾灸的双重作用,且具有价廉、易操作、无创特点[18-20]。本研究内,铺灸的药物选取肉桂、伸筋草、威灵仙、延胡索、牛膝、海风藤、制附子等,以散寒除湿、补肾活血类药物为主,将其制备后铺在膝关节周围,之后再以艾绒点燃后的热力熏蒸,可对局部皮肤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以激发肌表卫气,促进卫气在人体内的运行,从而产生温阳补虚、补肾活血、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等多种功效,利于消除寒湿侵入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灸治过程中可借助灸火加快药效深入膝关节内,放大药物作用,利于改善膝关节内部微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使得炎症等有害物质尽快排出,并促进受损的组织修复,更好恢复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等症状。在针刺基础上联用铺灸疗法又可产生协同作用,使得灸治、药效、穴位刺激三种作用相互融合,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更好清除体内寒湿之气,实现病情的更好恢复。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铺灸疗法可提高寒湿型KOA患者疗效,加快关节功能恢复,降低VAS评分,减轻生活受限,以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DENG R L,ZHANG H J,HUANG L,et al.MicroRNA-186 ameliorates knee osteoarthritis via regulation of P2X7-mediated cathepsin-K/Runx2/ADAMTS5 signalling axis in articular chondrocytes[J].Saudi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2021,28(8):4270-4275.
[2]卞雅莉,陈晓宏,季晶俊,等.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老年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7):1257-1261.
[3]刘敏洁,陆佳伟,王琛琳,等.经筋手法联合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对疼痛介质、炎症介质和关节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5):2812-2815.
[4]李超,邱峰,丁俊峰,等.火针留刺激痛点联合经筋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11):2157-2162.
[5]张为宝,邓清鹏,陈坤.自拟宣痹止痛汤联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10):1632-1633.
[6]卜彩芳,赖震,姚丽伟,等.红外线治疗仪配合隔物灸铺灸治疗肩关节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109-113.
[7]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2):705-715.
[8]刘渊,邓健,孙雪莲,等.足阳明经筋手法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力学性能及软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9):5504-5507.
[9]李阳,李国丽,张丽曼,等.骨痹汤熏蒸联合经筋推拿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信号传导通路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1):123-126.
[10]李亚,陈立早,祁芳,等.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探讨温针灸联合运动康复对膝骨关节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3(2):332-337.
[11]徐嘉路,缪红,胡静.药物中频导入辅助康复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9):976-979.
[12]宗华,王凡,邹嵩.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三联针关节注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复发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3,40(5):453-457.
[13]田爱平,匙磊,宋秋梅,等.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5):961-967.
[14]吕娜,程鹏,夏继秀,等.针刺联合艾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2,47(3):262-267.
[15]屠建锋,王丽琼,石广霞,等.针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1,41(1):27-30.
[16]唐利,曾鹏,胡再吉.针刺加隔姜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5):69-73.
[17]马锐,刘东辉.针刺联合拔罐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0,41(12):1813-1816.
[18]张数理,卜天生,徐莺.何氏药物铺灸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3,32(4):661-664.
[19]色佳鸿.药物铺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7):146-149.
[20]张星华,张广军,王金海,等.热补针法联合药物铺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7):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