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用于孤独症患儿镇静的效果分析论文

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用于孤独症患儿镇静的效果分析论文

18

2025-02-21 15:18:3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用于孤独症患儿的镇静效果好,用药后入睡快,心率、SpO2稳定,检查中无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用于孤独症患儿镇静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3月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镇静中心拟在镇静下行磁共振检查的72例确诊为孤独症的患儿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右美托咪定滴鼻)、观察组(36例,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比较两组患儿的用药至入睡时间、入睡至苏醒时间、用药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不良反应发生率、出院时斯图亚特术后评估评分(Steward postoperative assessment scale,简称Steward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至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入睡至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儿SpO2、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Stewar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用于孤独症患儿的镇静效果好,用药后入睡快,心率、SpO2稳定,检查中无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孤独症,镇静效果


  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性表现为社会关系异常和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以及智力发育的不平衡[1]。这种症状通常开始于儿童早期,并且尽管有证据表明基因遗传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大多数儿童的具体病因仍不清楚[2]。孤独症儿童本身可能较为激动,环境不适宜可能导致孤独症儿童情绪不稳定,进而出现焦虑、冲动或其他挑战性行为[3]。这些行为问题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甚至可能导致交往困难[4]。孤独症的诊断依然主要基于儿童的发展及行为特征,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的神经精神检查评估。医生也会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室检查,以进一步辅助诊断或者排除其他疾病,头颅磁共振是这些患儿经常需要做的一项检查,为了帮助这些儿童做好辅助检查,医生会建议使用镇静药物。目前儿童镇静中心常用的镇静药物主要包括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5-6]。右美托咪定为美托咪定的活性右旋异构体,具有抗交感、镇静和镇痛的作用,与美托咪定相比,本品对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的选择性更强,对α2肾上腺素受体是可乐定的8倍。咪达唑仑具有典型的苯二氮䓬类药理活性,可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及肌肉松弛作用。孤独症儿童使用镇静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焦虑、冲动等行为,使其安静入睡以便顺利地进行各项辅助检查。本观察将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用于孤独症患儿镇静的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3月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镇静中心拟在镇静下行磁共振检查的72例确诊为孤独症的患儿为观察对象。(1)纳入标准:①年龄2~10岁;②确诊为孤独症;③体重9~26 kg。(2)排除标准:①肺炎;②心脏疾病;③镇静药物过敏;④血液类疾病,骨髓抑制等;⑤肾、肝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⑥失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右美托咪定滴鼻)、观察组(36例,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家属自愿签署本研究同意书。

  1.2方法


  磁共振检查前患儿禁食4 h,禁饮2 h。


  1.2.1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右美托咪定滴鼻。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533,规格:2 mL︰200μg)2μg/kg滴鼻进行麻醉诱导。具体步骤:(1)用药前准备,准备一支1 mL的一次性注射器,按照2μg/kg的剂量将右美托咪定原液抽取在注射器中,全程保证无菌操作。(2)用药实施,清洁患儿鼻孔,患儿平卧、头后仰,麻醉医师、护理人员配合将右美托咪定原液平均滴入两侧鼻孔,用指腹轻揉鼻翼,促进药物吸收。(3)用药过程护理,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儿的反应,包括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4)用药后护理,用药后,患儿可能会有短暂的嗜睡、头晕等症状,因此需要有家属陪伴在旁,确保安全,用药后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防止感染等。


  1.2.2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咪达唑仑口服溶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213321,规格:0.2%;10 mL∶20 mg)口服,用量为1 mg/kg。具体步骤:


  (1)用药前准备,准备一支1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按照1 mg/kg的剂量将咪达唑仑口服液原液抽在注射器中,全程无菌操作。(2)麻醉医师、护理人员和家属配合给孩子服用咪达唑仑,服药前后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3)咪达唑仑口服溶液服用顺利后,进行右美托咪定滴鼻,方法步骤及药物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患儿用药至入睡时间、入睡至苏醒时间。(2)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3)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对比患儿用药后是否出现检查时躁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低血压、头晕、精神症状(自言自语、幻听、哭笑无常、精神低落)等症状。(4)对比两组患儿出院时斯图亚特术后评估评分(Steward postoperative assessment scale,简称Steward评分)[7],其用于评估患者麻醉后苏醒程度,包括患者的清醒程度、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及肢体的活动能力。具体的评分标准如下:①完全清醒2分,对声音等有反应1分,对外部刺激无反应0分;②咳嗽反射有力2分,呼吸顺畅1分,需要药物支持0分;③肢体可以受控活动2分,肢体不受控活动得1分,肢体僵直0分。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1.0为工具,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两组对比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内治疗前后对比,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用药至入睡时间、入睡至苏醒时间对比


  观察组用药至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入睡至苏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儿用药前后SpO2、心率对比


  用药前两组患儿SpO2、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两组患儿出院时Steward评分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时Steward评分均为6分,两组无差异。


  3讨论


  孤独症儿童可能会表现出一些行为问题,比如多动、冲动、自伤行为或伴有抽动症状等[8]。镇静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孤独症儿童的一些行为问题,这些药物通过改变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活动,帮助儿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9]。有研究表示,右美托咪定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会导致血压下降,尤其是在用药的初期或剂量较大时,减缓心率,导致心动过缓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对右美托咪定过敏,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10]。本研究将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联合使用,以探究其在孤独症患儿核磁共振检查中的麻醉效果。


  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镇静,使患儿入睡快、躁动少,SpO2升高、不良反应率降低,患儿出院Steward评分正常。(1)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对比对照组用药至入睡时间短,同时睡眠至苏醒时间差异不显著。分析原因,咪达唑仑增强大脑皮质下γ-氨基丁酸(gama 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的活性,起效快、半衰期短,右美托咪定是α2受体激动剂,可维持和引导睡眠,使患者自然状态下睡眠,易于唤醒[11-13]。二药联合使用,可使患儿更快进入睡眠状态,且易于唤醒。有研究表示,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联合用药能够达到理想的镇静深度,浅镇静比例高[14]。(2)观察组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比单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的呼吸抑制作用较小。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二者镇静机制的不同,右美托咪定主要通过激动蓝斑核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发挥镇静作用,而咪达唑仑则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来产生镇静效果,二者联合使用减少了单一药物可能引起的呼吸抑制等副作用,从而保持了较高的SpO2水平。(3)两组患儿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表明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不会对患儿心率产生较大的影响。有研究显示,相对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会引起更低心率,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这可能是患儿个体情况差异或选取的样本量存在差异的原因[15]。(4)右美托咪定是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咪达唑仑则是苯二氮䓬类药物,两者作用通道不同,两者合用,有效增强镇静效果。同时有研究表示,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使用较单独应用咪达唑仑镇静效果好[16]。(5)观察组用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躁动14例、呼吸抑制1例、低血压1例,用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可能会导致异常的兴奋、攻击性行为等[17-18],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二药联合对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一定的减缓作用,与既往研究不符,研究样本有限,具体药物使用需结合患儿情况判断。(6)两组出院时Steward评分均为6分,说明患儿出院时清醒程度、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及肢体的活动能力都已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咪达唑仑口服用于孤独症患儿的镇静效果好,用药后入睡快,心率、SpO2稳定,检查中无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出院Steward评分正常。

 参考文献


  [1]高*,陈图农,徐成,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和变化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1,31(1):42-46.


  [2]李丹,周晶芝,刘贝贝.严肃游戏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3(3):56-63.


  [3]王怡欣,耿柳娜.孤独症儿童自然教育的实践、效果与反思[J].中国特殊教育,2023(7):53-60.


  [4]左娟娟,贺荟中.美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研究综述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23(4):51-58.


  [5]CRUICKSHANK M,HENDERSON L,MACLENNAN G,et al.Alpha-2 agonists for sedation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adul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a systematic review[J].Health Technol Assess,2016,20(25):v-xx,1-117.


  [6]张*凤,孙剑.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患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前镇静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3,39(1):29-33.


  [7]曹雁,陈雪,刘胡青,等.Aldrete评分、Steward评分、OAA/S评分在日间胸腔镜手术全麻术后苏醒的应用价值对比[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2,43(9):944-949.


  [8]张静,杨福义,孙庆洲.双加工理论视角下孤独症儿童的分配平等性[J].应用心理学,2023,29(1):60-70.


  [9]杨格,常惠惠,陈婵婵,等.3种镇静方案用于孤独症患儿口腔治疗的效果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22,38(7):682-686.


  [10]向波,卢李雄,俞瑾.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6):18-22,35.


  [11]朱艳,路芳.喜炎平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4):837-841.


  [12]丰红梅,赵梦.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家庭教育对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3):5454-5458.


  [13]刘芳.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喘憋型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5):577-579.


  [14]李强,朱曦,么改琦.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在ICU短时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6):534-537.


  [15]CHENH,LI F.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with different anesthetic dosage on neurocogni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model[J].World Neurosurg,2020,138(25):688-695.


  [16]刘娜,周冰,孟繁峥,等.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镇静效果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2,26(10):1518-1520.


  [17]SHAILESH B,DEEPAL P,THAJU L,et al.Comparison between Dexmedetomidine and Midazolam premedica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undergoing ophthalmic day-care surgeries[J].Anesthesia,Essays and Researches,2013,7(2):248-256.


  [18]VLAJKOVIC G P,SINDJELIC R P.Emergence delirium in children:many questions,few answers[J].Anesthesia and Analgesia,2007,104(1):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