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抑郁的改善作用论文

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抑郁的改善作用论文

5

2025-02-21 11:06:36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分析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9月山东省新泰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癫痫轻中度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抗癫痫治疗,观察组加用氟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抑郁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5)。观察组治疗4、6、8周的汉密顿抑郁

  [摘要]目的分析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9月山东省新泰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癫痫轻中度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抗癫痫治疗,观察组加用氟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抑郁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lt;0.05)。观察组治疗4、6、8周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采取氟西汀治疗有确切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氟西汀;老年癫痫;轻中度抑郁;抑郁评分

  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症,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好发,具有起病急的特点,在发病前并无先兆症状,故无法提前预知,疾病的预防难度较大,且发病后病症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2]。目前,癫痫并无特效根治方案,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进展的有效措施,但长期用药易导致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其中,抑郁是最为多见的负面情绪,故对于癫痫患者而言,多数伴随着抑郁症状。抑郁症状可促进病情进展,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癫痫伴抑郁患者主要采取抗癫痫干预和心理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案的疗程较长,起效缓慢,难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状,临床疗效不理想[4]。氟西汀能够调控5-羟色胺水平、进而缓解抑郁症状,在癫痫伴抑郁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优势[5]。本研究旨在分析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抑郁评分的改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9月山东省新泰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癫痫轻中度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gt;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山东省新泰市精神病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2JS003)。

image.png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癫痫,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处于轻中度抑郁;临床诊断、治疗等资料内容齐全;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存在精神疾病、听力障碍,无法准确进表达自身意愿者;对氟西汀存在过敏反应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癫痫治疗。口服卡马西平(国药准字H34023324;规格:0.1 g)、苯巴比妥片(国药准字H31022038;规格:30 mg×100片)治疗,用药剂量分别为600 mg/次、90 mg/次,用药频率分别为1~2次/d、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氟西汀片(国药准字H19980139;规格:10 mg×14片)治疗,口服,20 mg/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1.4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评估标准:治疗后癫痫症状消失且无发作为治愈;癫痫发作频率降低&gt;50%,发作时间和强度明显改善为显效;发作频率下降幅度≤50%,发作时间和强度好转为有效;癫痫症状未发生明显变化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抑郁评分。治疗前和治疗2、4、6、8周采用HAMD进行评估,得分&lt;8分、8~&lt;20分、20~35分、&gt;35分分别代表正常、可能存在抑郁、存在抑郁、重度抑郁。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用药期间恶心、乏力、头晕、便秘、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1.5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抑郁评分)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image.png

  2.2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4、6、8周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3。

image.png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据调查发现,癫痫伴抑郁患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占癫痫总人数的25%~50%,但是患者合并抑郁后并未出现明显症状,极易出现漏诊情况,耽误最佳治疗时机[6]。研究证实,癫痫发作与焦虑抑郁情绪存在着密切关联,在生物学基础方面,两者具有相似之处,均与神经递质分泌减少密切相关[7]。对于癫痫合并抑郁患者而言,若抑郁未得到有效治疗,患者长期处于消极状态,则会导致机体出现其他健康问题,致使原有病情持续进展[8]。因此,癫痫伴发抑郁及时治疗是关键,但是在实际治疗中,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且病情较为特殊,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传统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但是在抑郁症状的影响下,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不高,导致治疗效果受到负面影响。癫痫伴抑郁的治疗需要积极控制癫痫,同时还应当重视抑郁治疗[9-10]。氟西汀在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方面有着确切优势。于现庆[11]对高血压伴抑郁患者采取氟西汀联合心理治疗,两者在抑郁情绪改善方面均有着良好效果,且生活质量也较治疗前得到有效改善。由此证实,在合并抑郁疾病患者中,采取该药物治疗能够获取一定的效益,但是有关该药物在老年癫痫伴抑郁中的研究并不多见,具体疗效还需临床作进一步探究。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4、6、8周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lt;0.05)。与张秋玲[12]的研究结论相符合。氟西汀可使突触间5-羟色胺的含量增多,有效改善神经递质缺乏状况,进而起到控制抑郁的作用[13]。在何挺等[14]的研究中,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采取氟西汀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64%,对照组为9.09%,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与上述研究相符。这是由于氟西汀对除5-羟色胺以外的递质影响较小,尤其是乙酰胆碱,通常不会对其产生抑制作用;并且该药物能够与多种药物配伍,联合使用的安全性较好。因此,对癫痫伴抑郁患者而言,在氟西汀治疗的同时可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癫痫和抑郁症状进行有效控制,有着较高的适用性[15]。除此以外,配合心理干预,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其负面情绪得以改善,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有着确切优势,能够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1]钟寅燕,唐银杉,潘芳芳,等.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基础抗癫痫及氟西汀治疗癫痫后抑郁障碍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1):904-908.

  [2]陈建明,陶录岭,鹿滨麒.氟西汀对伴轻中度抑郁的老年癫痫患者的疗效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6):1046-1048,1062.

  [3]黄同旭,黄春梅,韩攸村,等.米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NF-α、IL-1β、IL-10水平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21,34(1):43-46.

  [4]闫玲玲.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86-87.

  [5]毛剑,张程赬,张嘉骥.氟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0):97-101.82,88.

  [6]朱秀容,谢晓华,蒋灿凤,等.社会关系质量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境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1):163-166.

  [7]孙鑫铭,沈鹏,李馨源,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药物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8):713-717.

  [8]薛树龙.情境式交往训练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2021,41(2):88-89.

  [9]刘慧,孔令彬.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7):81-84,160.

  [10]林壮国,宋珈莹,许佩娜.认知行为疗法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6):142-144.

  [11]张航雷.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8):46-47,52.

  [12]熊涛.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42例疗效观察[J].药品评价,2021,18(10):59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