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论文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论文

3

2025-02-14 15:45:4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尤瑞克林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尤瑞克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全血低切黏度(LBV)]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9%(73/78),高于对照组的83.33%(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V、FIB、LB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尤瑞克林治疗。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尤瑞克林;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脑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表现为四肢麻木、失语、头晕等症状,治疗后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目前,临床多采用尤瑞克林等药物治疗,可舒张脑血管,减轻神经功能损伤[1],但单用该药治疗整体效果有限。银杏叶提取物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脑血管,增加缺血区域血流灌注,还可清除自由基,保护神经功能[2-3]。本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西医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4];中医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5];经脑部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等确诊;年龄≤70岁。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合并肝、肾功能异常;合并颅内恶性肿瘤、颅内活动性出血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2A71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研究组男42例,女36例;年龄58~70岁,平均(64.20±3.8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10 h,平均(7.05±0.93)h;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9例,顶叶22例,脑干17例。对照组男41例,女37例;年龄57~70岁,平均(64.40±3.7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5~10 h,平均(7.07±0.94)h;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8例,顶叶21例,脑干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予以降颅内压、降血脂、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尤瑞克林(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065,0.15PNA U)治疗,取0.15PNA U本品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均匀,静脉滴注30 min,1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226,5 mL∶17.5 mg)治疗,取10 mL本品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均匀,静脉滴注,2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8周后评估,显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85%;有效:35%≤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85%;无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NIHSS评估,其中MRS总分0~5分,NIHSS总分0~42分,二者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越差。(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和全血低切黏度(LBV)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9%(73/78),高于对照组的83.33%(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PV、FIB、LBV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V、FIB、LB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NO、ET-1、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ET-1、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64cd205ffc967ea985ab347bbb9badb.png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目前,临床多采用尤瑞克林治疗该病,以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预后。


  中医学将急性脑梗死归属于“中风病”范畴,认为其病机为劳倦内伤、饮食不节等引起脏腑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脑络痹阻,故应以活血化瘀、醒脑通络为治则。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属于中成药,用于脑梗死、冠心病等疾病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IHSS、MRS评分和PV、FIB、LB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尤瑞克林具有扩张脑血管、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管再通的作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不仅能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可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脑神经的损伤;此外还可诱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合成,加速侧支循环建立,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7-8]。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可有效增加梗死区域血流灌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内皮功能[9-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原因为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灌注[10];法半夏、石菖蒲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11]。因此,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TC、LDL-C、TG、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橘红中的橙皮苷成分可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调节血脂水平;炙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可减轻炎症反应[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脂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孙赫楠,朱曼迪,张威.针灸联合通窍化痰熄风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IF-1α及HSP70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8,24(7):84-86.


  [2]项广宇.化痰通络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和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9,40(7):864-866.


  [3]王守运,杨言府,鲍远程.加味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血清脑损伤标志物表达及临床疗效影响[J].四川中医,2020,39(1):129-132.


  [4]刘蕊,马力,江礼焰,等.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2,27(2):396-400.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6]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04-315.


  [7]张守菊,李德成.祛瘀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NSE、S-100β、MBP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95-98.


  [8]胡建琴,何健.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熄风化痰通络扶正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的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9(8):89-94.


  [9]柳淑青,原晨,吕艳萍,等.自拟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痰瘀互阻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9,12(12):1881-1885.


  [10]阮丹丹.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9,27(4):449-452.


  [11]龚翠兰,杨仁义,傅馨莹,等.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1,28(6):94-99.


  [12]李浪,李承芬.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6):97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