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清胃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论文

清胃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论文

4

2025-02-14 13:46:44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目的:分析清胃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4月浦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中西医组与单西医组,各60例。单西医组采用四联疗法,中西医组采用四联疗法联合清胃泻心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黏膜指标、胃黏膜情况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单西医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摘要】目的:分析清胃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4月浦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中西医组与单西医组,各60例。单西医组采用四联疗法,中西医组采用四联疗法联合清胃泻心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黏膜指标、胃黏膜情况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单西医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均升高,中西医组EGF和EGFR水平均高于单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后,两组嗳气、反酸、胃脘胀满评分均降低,中西医组嗳气、反酸、胃脘胀满评分均低于单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后,两组腺体形态、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腺体密度、黏膜厚度变化评分均降低,中西医组腺体形态、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腺体密度、黏膜厚度变化评分均低于单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清胃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能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并改善胃黏膜功能。

  【关键词】清胃泻心汤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

  胃溃疡(GU)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涉及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损伤、胃黏膜防御机制的衰弱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因素。尽管四联疗法作为目前Hp根除的首选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胃溃疡的治疗,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包括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患者对治疗方案的耐受性差及副作用等问题[1]。在此背景下,中药治疗因其独特的疗效、较好的耐受性和较少的副作用,被提出作为四联疗法的补充或替代方案[2]。中药在调节胃酸分泌、增强胃黏膜屏障、抑制Hp及修复受损胃黏膜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并且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机制,可有效避免或降低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为胃溃疡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3]。因此,中药治疗在胃溃疡中的应用,不仅有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也为Hp的根除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基于这些考虑,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清胃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有效性及其潜在机制,以期为Hp阳性胃溃疡的综合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4月浦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Hp阳性GU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经胃镜检查确诊,且14C-尿素呼气试验Hp阳性;本次治疗前2周未进行相关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治疗期间遵医嘱用药,未服用影响疗效的药物或食物;单发病灶。排除标准:复发性溃疡或恶性溃疡;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禁忌证;存在胃肠部外科手术;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近期应用过激素类药物;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中西医组与单西医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晓本研究并自愿参与。

image.png

  1.2方法

  1.2.1单西医组

  采用四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济南明鑫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393,规格:20 mg),口服,20 m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石家庄市华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3021036,规格:0.25 g),口服,1.0 g/次,2次/d;克拉霉素片(以岭万洲国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01,规格:0.25 g),口服,0.5 g/次,2次/d;枸橼酸铋钾颗粒(宁夏启元国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4020209,规格:每袋1.0 g︰含铋110 mg),口服,2.0 g/次,2次/d。连续服药14 d后,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停用,连续治疗8周。

  1.2.2中西医组

  采用四联疗法联合清胃泻心汤。四联用法同上,清胃泻心汤方剂组成如下:黄连、茯苓、黄芪、生地黄、薏苡仁各15 g,藿香、半夏、茵陈、白及、牡丹皮、黄芩、大黄、延胡索、木香、苍术、陈皮各10 g(江西省樟树市庆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水煎2次,每剂煮至600 mL,每日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临床疗效

  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估,显效:各类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且Hp检测阴性;有效:各类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且采用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50%,可见胃黏膜充血;无效:上述情况以外,均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胃黏膜指标

  对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测定比较。在应用胃镜检查时采取溃疡边缘的胃黏膜组织,随后分别进行固定、脱水等步骤处理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EGF、EGFR。

  1.3.3中医症候积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两组嗳气、反酸、胃脘胀满的中医症候积分进行评估测定。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评价标准,嗳气、反酸、胃脘胀满均进行0~3分评分,按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

  1.3.4胃黏膜情况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情况。利用ELUXEO 7000型胃镜收集患者胃溃疡周边的黏膜组织样本。这些样本经过4%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及染色处理,随后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6-7]。(1)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评分:以直观模拟评分法评价,将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分为4个等级:重度(3分)、中度(2分)、轻度(1分)、无炎症细胞浸润(0分)。(2)黏膜厚度变化评分:根据黏膜厚度的减少程度进行评分。黏膜厚度减少超过2/3的为重度变化(3分),1/2~2/3为中度(2分),&lt;1/2为轻度(1分),接近正常视为无(0分)。(3)腺体密度评分:分为正常、轻、中、重,分别记0~3分。(4)腺体形态评分:腺体明显扩张,管腔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为重度(3分),介于轻度至重度评为中度(2分);轻度扩张、腺体形态轻*不规则和部分不均匀排列的情况为轻度(1分),腺体排列均匀、形态正常视为无变化(0分)。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单西医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image.png

  2.2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EGF、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两组EGF、EGFR水平均升高,中西医组EGF、EGFR水平均高于单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image.png

  2.3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嗳气、反酸、胃脘胀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两组嗳气、反酸、胃脘胀满评分均降低,中西医组嗳气、反酸、胃脘胀满评分均低于单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4。

image.png

  2.4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腺体形态、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腺体密度、黏膜厚度变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两组腺体形态、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腺体密度、黏膜厚度变化评分均降低,中西医组腺体形态、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腺体密度、黏膜厚度变化评分均低于单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5。

image.png

  3讨论

  胃溃疡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异常分泌、胃黏膜防御机制的失衡、Hp感染及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胃黏膜通过产生黏液和碳酸氢盐、调节血流等机制进行自我保护,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损伤[7]。然而,当胃酸分泌过量或黏膜防御力降低,如黏液分泌不足、碳酸氢盐生成减少、血流改变,以及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等情况发生时,胃黏膜易受到侵蚀,形成溃疡。此外,Hp能够通过分泌尿素酶产生氨,直接损害黏膜并激活炎症反应,进一步促进溃疡形成。吸烟、酗酒、精神压力等因素也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8-9]。因此,胃溃疡的形成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过度活性、胃黏膜自我保护能力下降、*生物感染及环境和生活*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胃溃疡的治疗策略在过去数十年间经历了显著的进化,主要得益于对其病理机制的深入理解与治疗方法的创新。目前,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手段包括药物疗法、Hp的根除、生活方式的优化调整及在特定情况下的外科干预[10]。

  在中医理论中,胃溃疡被归属于“胃脘痛”“胃痈”“吐酸”与“反胃”等病证范畴,其发生机制本质上被视为脾胃气机失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的源泉。健康状态下,脾胃气机和畅,能保证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和气血的生成,维持升降功能的协调平衡,然而,当外邪侵袭或内伤情绪等因素干扰时,可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脾胃运化功能受损,进而引发胃溃疡[11]。清胃泻心汤基于中医对胃溃疡病因的理解,旨在通过调和脾胃、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来治疗胃溃疡。方中药材的选配精妙,黄连、黄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生肌的作用,而黄芪、生地黄通过补气养血、调和营卫,增强机体正气,促进胃黏膜的修复。藿香、半夏则分别用于化湿醒脾、燥湿化痰,改善脾胃湿滞情况。牡丹皮、大黄、延胡索、木香的加入,既能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也能理气止痛、温中化湿,而陈皮轻升理气、苍术燥湿化浊,诸药协同调整脾胃气机的正常运行,此外,茵陈清热利湿、茯苓利水渗湿、薏苡仁益气除湿、白及收敛止血。全方诸药联合,能和降胃气、促使脾升胃降[12-13]。故通过运用清胃泻心汤,不仅能针对性地清除病理因素,还能通过补益正气、调和脾胃,增强机体自身恢复能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中医症候积分[14]。

  本研究中,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单西医组的76.67%。治疗后,两组EGF、EGFR水平均升高,中西医组EGF、EGFR水平均高于单西医组。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中西医组低于单西医组。治疗后,两组胃黏膜情况评分均降低,中西医组低于单西医组。分析其机制可能是,特定中药成分能激活胃黏膜细胞*号传导途径,增加EGF及EGFR的表达,促进受损黏膜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加速胃黏膜修复。其次,中药促进胃黏膜腺体细胞的增殖和胃腺再生,改善腺体密度评分,同时增强胃黏膜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加黏膜厚度,从而综合强化胃黏膜屏障,提升胃黏膜对损伤的抵抗力,显著促进胃溃疡的愈合[15]。

  综上所述,对于Hp阳性胃溃疡患者,在常规四联疗法的基础上,通过联合清胃泻心汤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胃黏膜功能。

  [1]韩芳,张利娟,杜勇.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溃疡愈合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23,40(5):346-347.

  [2]李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奥美拉唑四联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血清胃动素、胃泌素、黏膜厚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7):67-70.

  [3]谢伟军,王慧俊,邱鑫山.胃苏颗粒联合改良四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2):1774-1776,1820.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7-39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5.

  [6]ZHANG H,ZHONG S,YU P,et al.Telocytes in gastric lamina propria of th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Andrias davidianus[J].Sci Rep,2016,6:33554.

  [7]STEPAN ISH CHEVA L A,SARSEN BA EVA A S,FATTAKHOVA N V.Influence of the comorbidity diseases and risk factors on development of the combined peptic ulcer of the stomach and the duodenum[J].Eksp Klin Gastroenterol,2013,4(8):34-40.

  [8]刘婷婷,陈锦锋,韩宇斌,等.四联疗法联合柴胡舒肝散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科,2022,17(2):198-200.

  [9]宋秀菊,韩兵,刘春晓,等.清胃泻心汤对急性胃溃疡模型大鼠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4):657-661.

  [10]蒙晓冰,薛皓方,刘锐,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溃疡肝气犯胃证的疗效及对患者黏膜攻击和保护因子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3):624-627.

  [11]罗敏怡,潘华山,郑嘉怡,等.半夏泻心汤对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大鼠相关因子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4):1325-1331.

  [12]李警卓,赵唯含,张选国,等.甘草泻心汤治疗脾胃气虚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86-88.

  [13]赵鑫.中医古方半夏泻心汤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0):193-194.

  [14]王芳,秦燕鸿,王婧.芪连清胃方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9):1854-1858.

  [15]张振山,姚天宇,许迪.清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1,42(2):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