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在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5-02-10 13:52:13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的效果及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信号转导分子3(SMAD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3年9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的效果及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信号转导分子3(SMAD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3年9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炎症因子、神经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较对照组的80.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AC3、SMAD3、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式Fugl-Meyer(FMA)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可有效降低神经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及躯干控制能力,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温针灸栝楼桂枝汤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发病的局灶性血管源性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相关资料显示,至少一半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躯体功能障碍,会对其生活质量甚至预后造成严重影响[1]。中医学认为,脑卒中患者常表现为气血亏虚、经络阻滞、脏腑功能失调等症状,通常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衡所致[2]。中医辨证论治可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以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3]。温针灸是中医的一种针、灸并用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行气活血的功效[4]。栝楼桂枝汤是一种经典方剂,具有解肌发表、生津舒筋的功用[5]。关于两者联合应用的研究证据尚且不足。有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信号转导分子3(SMAD3)表达水平呈异常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一定关系[6]。基于此,本研究将在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中联合应用栝楼桂枝汤与温针灸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对HDAC3、SMAD3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9月—2023年9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为脑卒中[7];(2)伴有躯干控制能力障碍;(3)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1)既往有器质性脑病史;(2)存在凝血功能障碍;(3)合并严重感染。按照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武夷山市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调脂、稳定斑块和抗血小板聚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生产厂家: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J20171237,规格:75 mg/片]口服,75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片]口服,20 mg/次,1次/d;治疗28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1)温针灸。取患侧足三里、伏兔、丰隆、三阴交、阳陵泉、外关、合谷、肩髃、手三里、曲池、手五里,选取0.30 mm×40 mm毫针经消毒后,针刺上述穴位,得气后,点燃艾条(长约1.5 cm)并套在针柄上,注意保护患处皮肤,防止艾条灰烬烫伤皮肤,每次留针时间为20~30 min。(2)栝楼桂枝汤。组方:栝楼根30 g,赤芍15 g,桂枝、生姜9 g,甘草6 g,大枣12枚,每日一剂,水煎煮,取汁400 mL,早晚各服用一次。治疗28 d。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8]评分下降>90%,临床症状消失;有效:NIHSS评分下降18%~90%,临床症状改善;无效:NIHSS评分下降<18%,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2)神经炎症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DAC3、SMAD3、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3)神经功能:采用NIHS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总分0~42分,评分与神经功能呈负相关。(4)躯干控制能力:使用简式Fugl-Meyer(FMA)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躯干控制能力,①FMA评分:总分0~14分,评分与平衡能力呈正相关;②Sheikh躯干控制评分量表:总分0~100分,分数与躯干控制能力呈正相关[9]。(5)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高[1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HDAC3、SMAD3、IL-1β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AC3、SMAD3、IL-1β水平及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治疗前后躯干控制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FMA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及M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属“中风”范畴,风邪痰湿、外虚火旺、气逆血瘀为主要病机,而躯干控制能力障碍为中风常见的并发症,其因气血不畅、筋脉失养、经络阻滞而致肢体痿废、偏瘫等[11]。栝楼桂枝汤具有敛阴养血、疏经通络、清热解毒的功效,且能抑制脑组织的炎性浸润,阻止神经元凋亡,营养和保护患者神经组织,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12]。温针灸是针刺和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艾灸与针刺强有力的渗透,直接影响病变部位,可温通经脉、行气活血,从而促进功能恢复[13]。
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应用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栝楼桂枝汤中的枯楼根可养阴柔筋、清热生津;赤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解毒;甘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缓和药性、缓急止痛;桂枝调和营卫、发汗解表;大枣养血安神、补中益气,诸药配伍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损伤[14]。温针灸通过温热刺激与针刺效应的结合,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经络和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有助于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15]。当温针灸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时,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温针灸的刺激效应可以促进中药成分的吸收和利用,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同时,中药汤剂也可以增强温针灸的效果,共同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脑卒中后神经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而炎症反应所致脑血管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HDAC3介导脱乙酰组蛋白或非组蛋白,参与增强脑灌注不足和缺血/再灌注的耐受性,并上调受损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SMAD3参与调节血管疾病相关的基本过程,其表达水平会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加而升高[17];IL-1β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的促炎细胞因子[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DAC3、SMAD3、IL-1β水平明显更低。表明应用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治疗,可有效降低神经炎症反应。栝楼桂枝汤与温针灸联合应用,促进药物吸收利用,增强疗效,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减轻神经炎症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MA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及MBI评分明显更高。提示应用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能改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栝楼桂枝汤中的药材配伍应用,具有清热生津、养阴柔筋、解表散寒、活血祛瘀、解肌止痉、缓急止痛等功效。温针灸能刺激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温热效应和针刺作用,促进脑部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有助于恢复受损的平衡中枢,增强患者对姿势和运动的感知和控制能力,还可以改善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两者联合可以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躯干控制能力的恢复。同时。温针灸的刺激作用可以促进中药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恢复,进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可有效降低神经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及躯干控制能力,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冰,陈秋菊.温针灸联合栝楼桂枝汤对脑卒中躯干控制能力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2(8):1341-1346.
[2]李雁翔,常虹,王延民,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DAC3和SMAD3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3,40(5):437-441.
[3]白永莉,王文君,焦海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IL-6表达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和近期预后的关系[J].海南医学,2024,35(1):18-23.
[4]陈亮,刘梅,陈洁,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钙黏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20,33(4):247-249.
[5]严贤亮,姚明智,朱文洪,等.栝楼桂枝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16(34):35-38.
[6]金海涛,李智杰,周芳,等.涤痰熄风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和相关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3,45(23):2831-2835.
[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9):710-715.
[8]贾莉子,李晓燕,杜宁.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定量脑电图参数与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161-164.
[9]冯兵,史静琴,杨斌,等.全身振动训练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22,44(20):2438-2441.
[10]王赛华,施加加,孙莹,等.简体版改良Barthel指数在脑卒中恢复期中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康复,2020,35(4):179-182.
[11]桑鹏,楼帅明.温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脑卒中软瘫期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30(3):520-522.
[12]康健,荆思琪,刘月红.温阳化痰通络汤联合温针灸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3,29(19):152-155.
[13]苗乐静.温针灸辅治脑卒中肢体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5):994-996.
[14]CAMPBELL R R,KRAMAR E A,PHAM L,et al.HDAC3 activity with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regulates cocaine-induced plasticity and behavior in a cell-type-specific manner[J].J Neurosci,2021,41(13):2814-2827.
[15]胡忠园,陈慧琴,李斌.毫火针针刺夹脊穴结合温针灸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6):93-96.
[16]韩静,蒋畅,张继州,等.从栝楼桂枝汤“异病同治”脑卒中和癫痫的网络靶标探讨其解痉作用机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22,56(3):204-212.
[17]吕凤立.栝楼桂枝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137-139.
[18]付斌,杨银凯,吴绪海.参芪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FMA评分、S100β蛋白、NGF水平的影响[J].中医研究,2023,36(3):3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