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

2025-02-08 15:51:4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分析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目的选取新泰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3年12月共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炎性因子、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β2-微球蛋白水平为(3.89±0.19)μg/mL,单克隆蛋白水平为(23.64±3.15)g/L,骨髓瘤细胞比例为(13.92±2.68)%,优于对照组的(6.25±0.25)μg
[摘要]目的分析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目的选取新泰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3年12月共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炎性因子、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β2-微球蛋白水平为(3.89±0.19)μg/mL,单克隆蛋白水平为(23.64±3.15)g/L,骨髓瘤细胞比例为(13.92±2.68)%,优于对照组的(6.25±0.25)μg/mL、(28.93±3.23)g/L、(17.38±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26、7.241、5.908,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免疫指标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事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硼替佐米治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能够改善生化指标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多发性骨髓瘤;生化指标;免疫功能;炎性反应
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肿瘤,伴随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产生。该病病程长,且病情常呈现进行性加重,尽管近年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手段不断增多,但如何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仍是医学界面临的重要难题。硼替佐米是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阻断肿瘤细胞内蛋白质降解过程,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来那度胺是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反应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近年来,硼替佐米与来那度胺联合治疗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疗效,被认为是该疾病有效治疗手段。除了直接针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外,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和进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血清炎性因子为炎症反应重要标志物,其水平变化不仅反映疾病严重程度,也可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硼替佐米与来那度胺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的选取2019年8月—2023年1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2~79岁,平均(62.35±5.91)岁。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43~80岁,平均(62.75±5.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通过新泰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4-T013)。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②预计生存期>6个月。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②中途退出者。
1.3方法
对照组以硼替佐米(国药准字H20203128,规格:3.5 mg)1.3 mg/m2皮下注射,连用2周后停药10 d,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44024618,规格:0.75 mg)0.75 mg/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来那度胺(国药准字H20170011,规格:10 mg)口服,25 mg/次,化疗1~21 d使用,1次/d。28 d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
1.4观察指标
生化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单克隆蛋白、骨髓瘤细胞比例。
免疫指标:治疗前后,检测CD8阳性T细胞(cluter of diffrentiation 8,CD8+)、CD4阳性T细胞(cluter of diffrentiation 4,CD4+)、CD3阳性T细胞(cluter of diffrentiation 3,CD3+)水平。
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脱发发生例数。
炎性因子:治疗前后,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leukin 6,IL-6)、C反应蛋白(C-reactve protein,CRP)、干扰素γ(interfronγ,IFN-γ)、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loid A,SAA)水平。
1.5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炎性因子)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事件)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生化指标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免疫指标较治疗前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症状包括肾功能损害及神经系统损害等。骨痛尤为常见,以腰骶部最多见,其次是胸背部、肋骨和下肢骨骼。感染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如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等。贫血在90%以上患者中出现,与骨髓瘤细胞浸润抑制造血、肾功能不全等相关。而高钙血症可导致呕吐、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该种疾病危害较为严重,因此临床中需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β2-微球蛋白水平为(3.89±0.19)μg/mL,单克隆蛋白水平为(23.64±3.15)g/L,骨髓瘤细胞比例为(13.92±2.68)%,较对照组优(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免疫指标较优(P均<0.05),两组不良事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较低(P均<0.05),究其原因,硼替佐米为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内蛋白酶体活性,从而阻断蛋白质降解过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一作用机制使该种药物能够直接针对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细胞,有效抑制其增殖和扩散。来那度胺是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反应来发挥治疗作用,能够增强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识别和清除,进一步抑制肿瘤发展。二者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效果。硼替佐米直接针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而来那度胺则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增强抗肿瘤作用,不仅可更有效地控制病情,还可降低单一药物使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此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伴有贫血、高钙血症等生化指标异常,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加重疾病进展。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能够改善生化指标,缓解患者症状。同时,患者体内常存炎性因子过度表达,这些炎性因子不仅促进肿瘤发展,还可加重患者症状,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在蔡亚云等研究中,研究组β2-微球蛋白水平为(3.08±0.55)μg/mL,单克隆蛋白水平为(22.05±3.96)g/L,骨髓瘤细胞比例为(14.08±2.89)%,各项生化指标较优(P均<0.05),该项结果与本文相符一致。
综上所述,硼替佐米治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能够改善生化指标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尹玲玲,沈洋灵,闵凤玲,等.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31(1):141-147.
[2]冯丽倩,王友君,李栋梁,等.多柔比星脂质体分别联合来那度胺、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药师,2022,25(9):1571-1575.
[3]许婧钰,严文强,樊慧守,等.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方案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30):2338-2344.
[4]李芸,李兵胜,袁珍,等.伊沙佐米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真实世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单组率meta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3,25(10):614-621.
[5]周巧林,许芳,文菁菁,等.硼替佐米单新药为主初始化疗序贯来那度胺持续治疗在未移植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估[J].西部医学,2023,35(9):1304-1309.
[6]杨扬,夏忠军,张文皓,等.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一项国内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1,42(8):628-634.
[7]乌云,严怀秀,樊迪,等.硼替佐米治疗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Scr、BUN和24h尿蛋白量的影响[J].中国病案,2021,22(12):109-113.
[8]谢艳梅,黄玉葵,黄彩献,等.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3,16(11):1142-1147.
[9]陈瑜,陶石,胡敏,等.低剂量来那度胺联合PCD、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与毒副反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0):4962-4965.
[10]刘蕊,范宁建,王英曼,等.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4):424-427.
[11]贺建林,梁晶晶,杨柳,等.纤维蛋白原、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J].临床血液学杂志,2023,36(5):332-337.
[12]刘熠晗,谢英华,韩曦瑶,等.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22,37(3):244-247.
[13]王辰辰,张倩倩,李静,等.化痰活血方治疗痰瘀痹阻型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2,43(5):588-591.
[14]王婧,商京晶,金松,等.伊沙佐米全口服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22,61(1):95-98.
[15]蔡亚云,丁琳琳,陈婷,等.研究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来那度胺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J].系统医学,2023,8(14):4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