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改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效果评价论文

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改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效果评价论文

8

2025-02-08 15:25:5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改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54.35%(25/46),高于对照组的30.43%(1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6,P<0.05)。观察组免疫指标水平、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摘要]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改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54.35%(25/46),高于对照组的30.43%(1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6,P&lt;0.05)。观察组免疫指标水平、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观察组治疗后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结论老年食管鳞癌患者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可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下调肿瘤标志物指标表达水平,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食管鳞癌;尼妥珠单抗;放射治疗;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

  食管鳞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其在发病初期多无显著症状、体征,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一些临床表现(如疼痛、反流、吞咽困难等),此时病情多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手术最佳治疗时期,只能采用放射治疗、化疗进行治疗。放射治疗能够缓解老年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但其疗效持续时间较短,临床整体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尼妥珠单抗是一种新兴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够有效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还可对肿瘤血管生成活性发挥抑制作用,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常用于神经胶质瘤、鼻咽癌等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现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目前关于其联合放射治疗改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效果尚未完全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60~85岁,平均(71.52±3.69)岁;肿瘤分期:Ⅲ期28例,Ⅳ期18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25 kg/m2,平均(21.41±0.53)kg/m2;肿瘤部位:食管颈及胸上段10例,胸中段24例,胸下段12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60~86岁,平均(71.48±3.74)岁;肿瘤分期:Ⅲ期26例,Ⅳ期20例;BMI 19~25 kg/m2,平均(21.37±0.58)kg/m2;肿瘤部位:食管颈及胸上段8例,胸中段27例,胸下段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4-伦理审查-19)。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文件。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且经病理诊断确诊者;临床分期在Ⅲ期及以上者;血常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均正常者;近2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抗肿瘤治疗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2分,预计生存期&gt;3个月;无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出现心、肝等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衰竭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存在精神障碍或明显意识障碍者;对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者;依从性较差者;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隔瘘者。

  1.3方法

  对照组开展放射治疗:①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热塑膜进行体位固定,于平静呼吸下使用128层螺旋CT(西门子公司)进行CT增强扫描,并对体表进行标记,设置层距3~5 mm。②靶区勾画。肿瘤体积:食管转移淋巴结、原发病灶,临床靶体积:原发病灶前后左右外放7 mm、上下3 cm,转移淋巴结外放3 mm,设置计划靶区:临床靶体积外放5 mm。③设置95%计划靶区60~70 Gy/30~35 f为处方剂量。④正常组织剂量:双肺V30、V5、V20分别≤18%、≤55%、≤28%,肺、脊髓平均剂量分别为≤15 Gy、≤10 Gy,心脏V30≤30%,脊髓最大剂量≤40 Gy。⑤治疗计划实施:使用直线加速器(美国Varian IX IGRT)进行6MVX线,为确保治疗精度可进行实时影像验证。1次/周,每周5次,共治疗5~6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尼妥珠单抗注射液(国药准字S20080001;规格:50 mg),200 mg/次,1次/周,治疗6周。

  两组均于治疗后随访2年。

  1.4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估患者临床疗效,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包括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疾病进展(disease progression,PD)、疾病稳定(disease stabil⁃ity,SD),标准依次为:患者经治疗后所有靶病灶均完全消失(维持时间&gt;4周);靶病灶直径减少程度≥30%(维持时间&gt;4周);靶病灶直径增加程度≥20%;SD则为PR、PD之间。肿瘤控制率=CR率+PR率。

  免疫指标。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流式细胞仪(型号:Attune NxT,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化簇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receptors,CD4+)、T淋巴细胞分化簇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 receptors,CD8+)水平,并计算CD4+/CD8+。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

  肿瘤标志物。采血方法同上,进行血清的分离,将分离出的上清液作为检测样本,分离标准为:10 min、3 000 r/min,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水平。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

  不良反应及治疗后1、2年生存率。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呕吐、放射性肺炎、血小板减少、皮疹、白细胞减少、放射性食管炎等)发生情况,同时统计患者治疗后1、2年生存情况。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率)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肿瘤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比治疗前高,CD8+水平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免疫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CEA、CA125、CA199、SCC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观察组治疗后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食管鳞癌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如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饮酒吸烟等)影响而使得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发生恶性增生的一种疾病。食管鳞癌发病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且老年患者比例较高,易被患者忽视,使得多数患者发现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导致预后不佳。放射治疗虽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成,杀灭肿瘤细胞,改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但其在应用中会损伤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反应,使治疗效果较为局限。

  尼妥珠单抗属于一种靶向药物(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可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进行高度选择性结合,以阻断其传导通路,进而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发挥抑制作用,同时还可加快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控制肿瘤生长,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此外,尼妥珠单抗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可增加放疗敏感性,提升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放射治疗时间,减轻放射治疗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且不易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郑玉洁[10]通过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远期效果,得出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86.67%(39/45),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P&lt;0.05),表明老年食管鳞癌患者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临床效果显著,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54.35%,高于对照组的30.43%(P&lt;0.05)。此外,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gt;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升高,外周血CD8+水平降低(P均&lt;0.05),表明老年食管鳞癌患者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少,且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源于恶性肿瘤细胞,在老年食管鳞癌的发生与病情进展中,其含量可表现为异常水平,如血清CEA、CA125、CA199、SCC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肿瘤标志物CEA、CA125、SCC、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lt;均0.05),表明老年食管鳞癌患者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可有助于下调肿瘤标志物指标表达水平,与蒋健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尼妥珠单抗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进而有助于阻断癌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的缩小甚至消失,同时尼妥珠单抗还可诱导细胞毒性机制,以抑制肿瘤细胞生物合成、生长、转移过程,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使得肿瘤标志物指标表达水平明显下调。

  综上所述,老年食管鳞癌患者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可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下调肿瘤标志物指标表达水平,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靳小倩,王澜,韩春.尼妥珠单抗在食管癌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21,30(7):739-743.

  [2]李路路,陈剑,张鼎儒,等.尼妥珠单抗联合IMRT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8):1298-1300.

  [3]吴小源,邢文群,李雪,等.尼妥珠单抗联合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初步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9,28(3):185-187.

  [4]安志玲,林宇.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颈部食管鳞癌近期疗效的观察[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2,44(1):23-25,30.

  [5]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542-545.

  [6]杨学宁,吴一龙.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J].循证医学,2004,4(2):85-90,111.

  [7]翟医蕊,惠周光,梁军,等.同步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9):1052-1055.

  [8]杨颂,孙光志,吴正东,等.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J].系统医学,2021,6(24):9-12,25.

  [9]张碧云,赵迪.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对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2021,49(5):511-514.

  [10]郑玉洁.尼妥珠单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远期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57-59.

  [11]蒋健,朱惠平.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的近期疗效及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21,40(30):17-20.

  [12]王旭,张洁,陈宏宏.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癌症进展,2020,18(17):1782-1785,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