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骨密度测量和分析方法评价腰椎骨密度的检测结果比较论文

2025-02-08 13:52:4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临床常用骨密度测量和分析方法评价腰椎骨密度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本院体检的60名年龄在40~70岁的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DXA和QCT检测,观察分析骨质疏松检出率以及骨密度正常检出率。结果DXA与QCT测量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分别为35.00%和36.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密度正常的检出率分别是31.67%和36.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骨密度测量和分析方法在检测腰椎骨密度方面具有较高的一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临床常用骨密度测量和分析方法评价腰椎骨密度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本院体检的60名年龄在40~70岁的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DXA和QCT检测,观察分析骨质疏松检出率以及骨密度正常检出率。结果DXA与QCT测量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分别为35.00%和36.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密度正常的检出率分别是31.67%和36.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骨密度测量和分析方法在检测腰椎骨密度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尽管两种软件在算法和测量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均能提供可靠且准确的测量结果。
关键词:QCT骨密度测量和分析;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
0引言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及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最终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最新的《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之一,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和绝经前妇女。根据IOF的数据,2018年全球有超过1.67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预计到2045年将达到7.83亿人。2018年我国卫健委发布的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已达到3亿以上,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0%,其中女性为51.6%。骨质疏松症为可防可控的疾病,尤其早期诊断是其防治的关键手段。目前有多种骨密度测量方法,其中包括双能X线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及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等。我院采用美国Mindways Image Analysis定量CT骨密度软件分析系统是一种基于CT的定量骨密度测量软件,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QCT骨密度测量软件。本研究对两种骨密度测量软件进行了比较,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腰椎骨密度检测方法和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本院体检的60名年龄在40~70岁的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身高在160~165cm,体质量(BMI)为18.5~24.9kg/m2,将所有患者分别用DXA和QCT进行检测,在3个月内接受不同的两种骨密度检查。
1.2方法
分别采用DXA设备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使用Mindways QCT软件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
用DXA设备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患者仰卧在检测床上,膝盖弯曲,双脚平放,背部和臀部贴紧检测床,将腰椎骨密度仪的探测器放在患者腰部;按下开始按钮,机器将自动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测量腰椎椎体3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以3个ROI中最低的T值进行判断,测量完成后,机器会自动打印出骨密度报告,包括面积骨密度值、T-score、Z-score等指标。DXA测量结果包括骨矿含量、面积和骨密度等参数,DXA测量的是面积骨密度,单位为g/cm2。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前,患者需要摘除金属物品,如腰带、金属扣等,以避免干扰测量结果。
使用Mindways QCT软件对腰椎骨密度进行测量的操作方法如下:患者行腰椎CT扫描后,发送原始扫描数据至QCT骨密度软件,进入测量界面,在测量界面上选择腰1~3三个椎体测量选项,并设置合适的参数,测量的是椎体中央松质骨的体积骨密度,单位mg/cm3,软件将自动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测量完成后,软件将显示体积骨密度值、T-score、Z-score等指标,并生成相应的报告。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前,患者需要摘除金属物品,如腰带、金属扣等,以避免干扰测量结果。
1.3观察指标
DXA仅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女。对儿童、青少年、绝经前妇女和50岁以下的男性,建议采用同一民族数据库中的Z值确定其骨密度水平,Z值≤-2.0SD(标准差)定义为“低于同龄人群预期范围”或骨量偏低。QCT骨密度与腰椎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为:根据腰椎QCT骨密度绝对值,选择3个腰椎(常用腰椎1~3个)的松质骨密度平均值。DXA的诊断标准为QCT骨密度及T值≥-2.5SD。根据以上的检测结果,对骨质疏松检出率和骨密度正常检出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DXA与QCT测量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分别为35.00%和36.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密度正常的检出率分别是31.67%和36.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3讨论
目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也不例外。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疾病,在我国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3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国际通用诊断标准》,该标准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如果出现骨质疏松或骨折等症状,可通过使用定量CT检查来检测骨密度值来判断是否患有骨质疏松。
女性腰椎骨质疏松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激素水平变化、饮食因素、运动不足、疾病和药物以及家族遗传等多个方面。针对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女性腰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键。
腰椎骨密度测量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以下是其发展情况的主要内容。
(1)传统X线骨密度测量:早期骨密度测量技术主要采用X线平片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这种技术存在辐射剂量大、测量精度低、重复性差等缺点。
(2)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EXA):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技术采用了高低两种能量的X线,可以精确测量腰椎骨密度。这种技术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重复性好,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骨密度测量技术之一。
(3)超声波骨密度测量:超声波骨密度测量技术采用超声波在骨骼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测量声波在骨骼中的传播速度和幅度等参数,评估腰椎骨密度。这种技术无辐射、操作简便,适合用于大规模筛查和随访监测。
(4)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以精确测量腰椎骨密度,同时还可以提供三维图像信息。这种技术精度高、无辐射,但价格较高,不适合大规模普及应用。
(5)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以对腰椎骨密度进行精确测量,同时还可以提供骨骼的三维结构和形态信息。这种技术精度高、可重复性强,适合用于科研和临床诊断。腰椎骨密度测量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不断向着无创、精准、快速、可重复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腰椎骨密度测量技术将更加成熟和普及,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DX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测试方法,它使用X射线源产生两种不同能量级别的X射线,这些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通过对这些X射线的吸收程度进行测量,并使用双能技术来分离出骨量和脂肪量。QCT是一种以临床CT为基础,通过其质量控制与分析体系,对患者进行骨质疏松、骨密度等方面的检测。但因各型号CT机所得到的骨骼CT数值有很大差别,故不宜采用CT数值来测定BMD。QCT是一种能对人体各部分进行全面、准确、全面的检测方法,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在脊柱方面,QCT是以mg/cm3为标准,它不会受到诸如脊柱退变、侧弯、重量等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QCT的检测应该与CT检查相结合,并建议采用小剂量的检测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DXA和QCT两种骨密度测量方法均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QCT的准确性优于DXA,DXA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在腰椎部位,此外,DXA的重复性也较差。QCT骨密度测量方法对腰椎部位的测量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为临床选择QCT骨密度测量软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中未进行性别差异分析;②未对两种骨密度测量方法的其他部位进行比较;③未对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因此,还需进一步对两种骨密度测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改善其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中,DXA骨密度测量方法存在测量不准确的问题。虽然目前很多研究认为其准确性高于QCT,但由于样本量较小,且本研究仅仅是对其进行了测量,因此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测量结果偏差。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QCT测量腰椎骨密度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以确定DXA测量腰椎骨密度的准确性是否优于QCT,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此外,需要进一步确定腰椎骨密度与年龄、性别、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综上所述,两种骨密度测量方法在检测腰椎骨密度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尽管两种软件在算法和测量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均能提供可靠且准确的测量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QCT骨密度测量时,应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患者体位正确、扫描参数同质化,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同时,对于存在腰椎病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参考文献:
[1]杨洁,温磊,张玉巧,等.非同步校准QCT测量腰椎骨密度的长期体内可重复性评估[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2,28(7):1018-1023.
[2]郭培栋,吴炯林,丁悦.骨质疏松症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39(4):372-376.
[3]程晓光,袁慧书,程敬亮,等.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0,54(8):745-752.
[4]高冰,张源,黄世豪,等.低剂量定量CT测量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腰椎骨密度的准确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1,37(9):1401-1404.
[5]张源,高冰,黄世豪,等.优化扫描参数宝石能谱CT测量腰椎骨密度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1,27(3):333-336.
[6]贾鹏,李娜,程晓光,等.南京和北京地区健康人群QCT测量腰椎骨密度丢失率的对比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8,33(11):1198-1201.
[7]李想,张晓斌,叶飞,等.定量CT测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腰椎骨密度的重复性[J].现代医学,2017,45(8):1146-1148.
[8]张望,彭松林,镇万新,等.无体模法定量CT测量腰椎骨密度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研究[J].骨科,2016,7(6):390-393.
[9]夏聪,顾晓岚.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的骨密度和血尿酸的相关性研究[J].智慧健康,2023,9(6):209-212.
[10]于爱红,冯强强,蔡韦,等.定量CT测量女性颈椎与腰椎骨密度[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10):1457-1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