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评价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评价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

7

2025-02-08 11:40:0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分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系统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实验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心理境况分值降低,自护与睡眠质量逐渐提高,观察组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分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系统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实验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患者心理境况分值降低,自护与睡眠质量逐渐提高,观察组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此护理方式不仅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有助于逐步控制病情,并有效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健康教育;睡眠质量;自护能力

  0引言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患者在出现该病症初期时,关节内的滑膜会出现炎症,随着病情不断发展,髋关节功能受到阻碍,同时还会引发相应疼痛,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睡眠可能受到身体疼痛的干扰,进而对康复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部分患者对其疾病状况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导致在治疗中未能充分重视治疗工作,从而对治疗效果构成了一定的阻碍。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将健康知识普及得更为系统化和标准化,使患者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疾病知识。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的逐渐康复,还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提高其对健康管理的意识。基于此,本研究针对60例患者展开研究,采用不同干预措施对比临床护理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26±1.26)岁。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03±1.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纳入标准:经检验符合疾病的特征;无骨癌等疾病影响;对实验熟知并主动参与。排除标准:患者身体存在脏器疾病;身体中存在肿瘤;认知异常并不能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

  1.2方法

  1.2.1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1)当患者进入医院后,护理人员应向其普及相关疾病的知识,采用患者易于理解的语言简明扼要地阐述疾病情况,旨在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进而促进患者与治疗人员的积极配合,确保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2)在患者饮食中,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饮食含有纤维以及维生素,保证饮食的营养,避免因饮食刺激患者病痛。

  (3)在患者治疗期间,将患者患病的关节保持在正常体位,处于功能位,避免出现屈曲挛缩问题,使其病症加重。

  (4)对患者要建立良好沟通,对患者所产生的疼痛情况要进行关注,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缓解患者疼痛,保证患者身体的舒适度。

  1.2.2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系统性健康教育

  (1)患者在进入医院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后了解患者的认知以及学历情况,针对性为患者规划护理工作。并通过相应沟通能够使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让其充分信任护理人员,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对患者应通过言语与肢体给予鼓励,然后运用温和以及柔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谈,让患者能够信任护理人员。

  (2)护理人员应基于患者的具体状况,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同时,考虑到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教育背景,护理人员应采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患者传达病情的发展状况。通过发放手册、播放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使患者能够深入了解疾病的起因、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预后情况,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配合度。同时对患者在治疗期间,所产生的负面问题也要进行探究,其中包含药物所产生的负面反应,也应告知患者。使患者能够提高对疾病,以及治疗工作的认知和配合度,并且能够严格地按照医生嘱咐进行服药。

  (3)患者在受到病情的影响后,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反应,因此会影响到对治疗工作的配合程度,对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学历等综合考虑,然后针对患者心理存在的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为有效应对患者的心理焦虑问题,倡导患者积极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护理人员将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逐步消除患者心中的困惑,助其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从而顺利推进治疗工作。

  (4)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要辅助患者完成功能训练等工作,由于病情在发展期间属于急性期,对此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完成正确体位,保证患者能够卧床休息。在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改善后,需要引导患者的四肢进行运动,在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可以引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在进行训练期间要根据患者身体耐受程度为主,让患者的疼痛得到减轻,同时在患者运动后能够感受到身体舒适,并能够提高运动量。

  (5)对患者在出院之后,应进行实时跟踪回访,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出院后,依旧对其进行科学性的指导工作,引导患者定期能够回到医院进行检查。然后通过微信等形式,对于患者的饮食要进行管控,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同时对患者的生活也要管控,保证患者在生活中避免劳累,避免对关节产生一定的损害,在用药期间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添加或减少药量。定期也要进行功能训练,从而使患者的肢体能够逐渐恢复,护理人员也要定时进行电话随访,然后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并且对于患者在恢复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对于患者存在的疑惑也可以进行解决。

  1.3观察指标

  实验期间运用POM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心境状态进行评估;然后通过自护量表,对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行评估分析;通过睡眠评估标准,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的形式描述资料,(x—±s)的形式表示文中分值,t的形式对样本检测,则P&lt;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OMS分值比较

  干预前,心理境况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POMS分值降低,且观察组分值偏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分值比较

  干预后,患者自护能力分值逐渐提高,且观察组分值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分值比较

  干预后,患者的睡眠分值明显得到提高,且观察组数值偏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3。

image.png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关节类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患者滑膜发生炎症,进而逐渐演化为关节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此病症引发的疼痛往往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无法获得充分的休息,并可能引发多种负面心理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双重损害。由于患者对病症知识的了解程度还是偏低,因此影响患者的治疗配合。因此在实施护理期间,应对患者普及更为有效的健康知识。

  在系统性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会对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教育背景进行全面评估,随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接受程度,精心设计并开展健康普及工作,旨在确保患者能够更有效地吸收相关知识,并深化其理解层次。此外,在健康教育期间,护理人员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促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并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健康教育工作还涵盖了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指导,旨在逐步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同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饮食习惯也进行科学管理,以期实现患者的全面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境分值、自护能力、睡眠质量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境分值、自护能力、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lt;0.05)。说明通过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的心境逐渐稳定,更好地参与到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并且通过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的自护能力提高,对自身的疾病能够更好地管控,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患者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此护理方式不仅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有助于逐步控制病情,并有效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姗姗.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评价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7):1199-1200.

  [2]袁春琴,王玲.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3):94-95.

  [3]章璐,黄婷婷,孟璐.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流程单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2):252-257.

  [4]李鑫,刘娜娜,杨晓,等.健康教育联合疼痛专项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养生保健,2022,40(5):104-107.

  [5]王俊梅.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8,4(29):117-118.

  [6]孙金玉.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应用[J].健康忠告,2022,16(1):158-160,163.

  [7]董秋菊.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5):135.

  [8]宋媛媛,刘美玲.多元化、多学科团队式延续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1):173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