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青少年正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5-02-05 14:23:32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青少年正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12月该院收治的62例青少年正畸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青少年正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12月该院收治的62例青少年正畸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牙周相关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SPD)、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水平、龈沟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矫治满意度。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GI、SBI、PLI评分及SP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龈沟液IL-6、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矫治满意度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于青少年正畸患儿中可提高矫治满意度,以及降低牙周相关指标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青少年;正畸;牙周;龈沟液;炎性因子;满意度
错牙合畸形可引发咀嚼功能障碍,造成口颌系统发育异常,还会影响患儿容貌的美观度[1-2]。临床针对错牙合畸形常采用正畸治疗,通过矫治工具使牙齿重新排列整齐以改善患儿外观及颌面,恢复口腔功能[3]。以往正畸治疗多选择固定矫治器矫治,由于患儿无法自己取戴,因此较难维持口腔卫生[4-5]。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将3D建模技术引入正畸治疗,可达到牙齿正畸的目的[6]。本文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青少年正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3年6—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青少年正畸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口腔状态符合安氏Ⅰ类或Ⅱ类错牙合畸形的诊断标准[7],牙列完整且未接受过正畸治疗;无牙体、牙髓疾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沟通障碍,不配合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9~17岁,平均(13.45±2.05)岁。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10~17岁,平均(13.82±1.8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在佩戴矫治器前1周均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及牙周清洁。
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器(上海埃蒙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沪械注准20232170048,型号:ActMIM X)治疗,根据患儿牙齿的畸形状况及模型制订正畸方案,使用粘接剂将金属托槽压紧在牙面上,刮除多余的粘接剂并调整托槽位置,进行光固化完成托槽粘接并置入弓丝,根据患儿牙齿移动及咬合情况调整矫正力量并定期更换弓丝,嘱咐患儿每个月复诊1次。
观察组采用隐适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由同一组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对所有患儿进行口腔扫描,将数据上传至平台,并制作相应的矫治器,嘱咐患儿科学摘戴及清洁,每2周按顺序更换1次矫正器,每日佩戴20 h以上,并定期进行复诊。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牙周相关指标水平,包括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SPD)、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其中GI评分0~3分,评分越高表明牙龈炎症反应越严重;SBI评分0~3分,评分越高表明牙周组织炎症反应越严重;PLI评分0~3分,评分越高表明牙齿表面菌斑堆积量越大。(2)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采集患儿龈沟液加入磷酸缓冲盐溶液中,3000 r/min,离心半径8 c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比较两组矫治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法评估,包括矫治期间舒适度及美观度、矫治后咬合功能及咀嚼功能共4个项目,总分0~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70~84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牙周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GI、SBI、PLI评分及SP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GI、SBI、PLI评分及SP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龈沟液IL-6、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龈沟液IL-6、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矫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矫治满意度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易出现牙齿错牙合畸形问题,而为青少年正畸患儿选择更为合适有效的正畸方案,对于改善患儿口腔功能、保护牙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8]。固定矫治器的托槽、弓丝等附件易刺激口腔黏膜及牙周组织,引起牙周炎、牙龈炎,且弓丝和托槽对牙齿施加一种持续作用力,可能会导致牙根吸收[9]。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随时摘戴,施加的是一种间断力,可随着牙齿的移动减小矫治力度,能有效减少牙根吸收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具有良好的隐形视觉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GI、SBI、PLI评分及SP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随时摘取,便于患儿进行口腔清洁,从而减轻牙菌斑对牙龈的刺激,更好地维护牙周健康[11]。
已知龈沟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越高,患儿牙周炎症反应越严重[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龈沟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固定矫治器的弓丝、凹槽等附件容易对牙齿和牙龈产生刺激,引发牙周炎症反应;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高分子材料表面光滑,对牙周组织氧化应激损伤较轻,从而有助于改善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13]。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矫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固定矫治器治疗期间需要将矫治器固定在牙齿上,有很强的口腔异物感,甚至影响患儿的面部美观和发音,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体积小,隐秘性高,疼痛感低,舒适程度较高,为患儿提供了便利,因此具有更高的满意度[14]。
综上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于青少年正畸患儿可提高矫治满意度,以及降低牙周相关指标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
参考文献
[1]岳梦娅,刘涛.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24,31(5):515-516.
[2]唐俊,何杨,汪玲.不同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对患者牙周指数及美观度的影响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24,33(5):133-136.
[3]苏敬媛,肖天,雷婕,等.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24,44(4):297-302.
[4]罗志强,杨莉苹,程磊.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种植修复治疗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4,33(4):124-128.
[5]黄彩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的临床进展及疗效评价[J].现代临床医学,2024,50(2):157-160.
[6]赵梦丽,陈精诚,程志恒,等.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患者颌骨变化及垂直向控制[J].安徽医学,2024,45(3):295-299.
[7]王小琴.口腔常见错畸形的预防与矫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44-148.
[8]骆厚卓,方世殊,刘倩,等.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与固定矫治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变化的对比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2,40(3):293-296.
[9]Gao M,Liu S,Zhang C,et al.Application of bracketless invisible orthodontic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rest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esthetics[J].Biotechnol GenetEng Rev,2023,20:1-11.
[10]张莹莹,王斌.隐形矫治器设计上切牙压低量对牙根吸收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24,14(2):70-73.
[11]王楠,席锦.3D打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1):107-110.
[12]张丽,邓海花,赵子义.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口腔正畸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及牙周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32):6-10.
[13]谢思洪,蒋倩,陈虹,等.错(牙合)畸形不同矫治器患者菌斑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3(2):250-255.
[14]霍美玲,辛欣,张颖,等.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对比分析[J].医学综述,2022,28(5):1014-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