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分布宽度、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

2025-01-23 17:03:1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分布宽度(monocyte distribution width,MDW)、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PR)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4年2月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2例,根据病情程度分轻度组26例、重度组26例,另选取同期2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检者上述指标水
[摘要]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分布宽度(monocyte distribution width,MDW)、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PR)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4年2月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2例,根据病情程度分轻度组26例、重度组26例,另选取同期2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检者上述指标水平,并分析指标单一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PCT、IL-6、hs-CPR、MDW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4.23%(49/52)、准确度为94.87%(74/78),高于PCT、IL-6、hs-CPR、MDW单一检测的71.15%(37/52)、76.92%(60/78)、69.23%(36/52)、74.36%(58/78)、67.31%(35/52)、74.36%(58/78)、65.38%(34/52)、70.51%(5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5、16.169,P均<0.05)。结论单核细胞分布宽度、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中诊断效能较高。
[关键词]脓毒症;单核细胞分布宽度;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脓毒症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疾病,能损害器官功能,其发病原因和感染存在密切关联性。该病进展迅速、发病凶险、预后不良,若治疗不及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全身炎症反应常见指标,能有效反映细菌感染,其水平的高低与脓毒症预后存在密切联系。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PR)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可在机体出现炎症或受到感染时出现升高。单核细胞分布宽度(monocyte distribution width,MDW)是一个有效的生物标志物,能够区分脓毒症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且MDW的增加与炎症的严重程度及器官功能损伤的程度成正比关系。但研究发现,若采用上述指标进行单一检测,其结果受到明显限制,采用联合检测的方式,能有效评估患者的预后和病情,以此促进患者的预后及康复。本文探究MDW、PCT、hs-CPR、IL-6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4年2月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2例,根据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6例)和重度组(2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6名作为对照组。轻度组中男19例,女7例;年龄32~76岁,平均(54.02±2.85)岁。重度组中男20例,女6例;年龄33~76岁,平均(54.63±2.78)岁。对照组中男21名,女5名;年龄34~77岁,年龄(54.99±2.01)岁。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东海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014),所有参与者均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轻度组和重度组符合美国感染病学会的脓毒症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伴有精神方面异常者;近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患有恶性肿瘤者。
1.3方法
所有参与者均在空腹状态下采集3 mL的EDTA-K2抗凝全血和3 mL的凝血促进剂处理的血液样本。采用的离心条件为3 000 r/min,持续5 min,分离得到血清,并将其在指定条件下冷藏备用。采用单克隆夹心法测定PCT和IL-6,均使用贝克曼公司的DxI 800化学发光分析系统进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量hs-CPR,使用迈瑞BC-7500血液分析仪及相应试剂进行。使用迈瑞BC-75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MDW,该分析基于光电检测技术,通过分析每个细胞通过光路时的光电参数来获取。
1.4观察指标
①比较3组的MDW、PCT、hs-CPR和IL-6水平的差异。②评估PCT、IL-6、hs-CPR、MDW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在诊断脓毒症中的诊断效能。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PCT、IL-6、hs-CPR、MDW水平)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诊断效能)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组PCT、IL-6、hs-CPR、MDW水平对比
3组PCT、IL-6、hs-CPR、MDW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指标单一和联合检测诊断效能对比
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显著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表3。
3讨论
脓毒血症是外部感染和局部创伤致使周遭环境的微生物细菌入侵人体,与免疫系统反应,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引起脏器受损的临床综合征。脓毒血症的临床治疗难度非常大,临床上格外重视和关注。相关数据表明,目前临床上因脓毒血症而死亡的患者越来越多,病死率居高不下。
本研究结果中,重度组PCT(15.22±1.79)ng/mL、IL-6(27.22±2.13)ng/L、hs-CPR(90.85±3.14)mg/L、MDW(23.52±2.55)fl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均<0.05),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优于单一检测(P均<0.05)。MDW作为白细胞分类的参数,数值的高低能反映人体循环单核细胞大小的不均匀性,在脓毒症的发病早期阶段,MDW具有关键作用,机体出现急性细菌感染会急剧升高,且该指标水平的升高不仅对感染具有一定提示作用,并且能反映感染严重程度。PCT作为降钙素的前体,在人体中该指标水平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当机体受到感染或创伤时,该指标水平会出现上升的趋势,并且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其水平存在直接关联性。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PR)作为炎性反应的重要标志物,其能与微生物的多聚糖结合,以此将补体系统激活,对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进行诱导,以此将对机体有刺激的物质清除。CPR来源于人体肝实质细胞中,在健康人群中,该指标水平较低,当机体处于创伤或感染急性期时,其会出现明显升高趋势,当感染消退、创伤恢复后,CPR水平会逐渐下降,而hs-CPR则能反映低水平的CPR,提高诊断灵敏度,对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具有辅助作用,还可反映疾病的进展状况。IL-6作为一种促炎介质,对于炎症反应具有放大和催化的作用,由于其在人体血液中代谢缓慢,故IL-6容易被检出,当水平升高时,则提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存在密切关联性。相关研究发现,采用PCT、CPR、白细胞联合检测,能对脓毒症的病情进行评估,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MDW、PCT、hs-CPR和IL-6联合检测,可以更精确地诊断脓毒症患者。
[参考文献]:
[1]Garofalo MA,Lorente-Ros M,Goncalvez G,et al.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organ dysfunction in sepsis[J].In⁃tensive Care Medicine Experimental,2019,7(S1):1-15.
[2]陈凤凤,洪开听.肝素结合蛋白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8):1421-1425.
[3]彭细娟,姚立农,刘睿,等.血清LXA4联合MMP-9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24):4655-4659.
[4]杨瑞,张雨.血清Lac和NT-proBNP联合检测对ICU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价值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12):94-96.
[5]Mohamed AG,Elrahman AZM,Bahriz R,et al.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plasma C-reactive protein response to ketoacidosis in adults with type 1 diabetes:Egyptian multicenter study[J].The Egypti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20,32:1-8.
[6]张峥,程彦博.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降钙素原水平变化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20):2996-2999.
[7]李静,唐娜,王长远,等.肝素结合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降钙素原在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4):518-521.
[8]Singer M,Deutschman SC,Seymour WC,et al.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Sepsis-3)[J].JAMA,2016,315(8):801-810.
[9]Kok C,Jahmunah V,Oh SL,et al.Automated prediction of sepsis using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J].Comput Biol Med,2020,127:103957.
[10]常晨阳,胡绍雯,邓国平,等.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在儿童脓毒症预后中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23,39(22):2958-2963.
[11]Wei T,Wen M.Associations of homocysteine,procalci⁃tonin,and D-dimer levels with severit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uma[J].Clinical laboratory,2022,68(3)::481-488.
[12]Chen D.Changes of serum procalciton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ul⁃tiple organ failure[J].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2020,27:448-451.
[13]McFadyen JD,Zeller J,Potempa LA,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its structural isoforms:an evolutionary con⁃served marker and central player in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beyond[J].Subcell Biochem,2020,94:499-520.
[14]张赟,陈娟,黄尧米.血浆Th1/Th2细胞、ET、PTA、降钙素原与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关系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2,43(12):1449-1453.
[15]刘长波,陈锡娴,宋永康,等.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J].武警医学,2022,33(11):968-971,975.
[16]刘庆玲.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检测对早期脓毒症的诊断价值[J/CD].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1):10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