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2025-01-20 13:56:45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目的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6例,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分别以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目的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6例,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分别以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44.23±4.85)min、(24.17±4.01)mL、(17.44±2.68)h、(6.24±1.10)d,优于对照组的(52.15±5.31)min、(30.94±5.26)mL、(22.17±3.15)h、(8.03±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8、6.309、7.050、6.143,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以腹腔镜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手术;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
急性胆囊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腹部疼痛等,且大部分患者合并胆囊结石,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1]。目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主要以手术切除方案治疗,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虽然能够有效切除病灶组织,但开腹操作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效果并不理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康复[2-3]。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理念在临床中的逐渐深入,腹腔镜辅助微创手术在各类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将腹腔镜辅助微创手术融入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实践作用,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4-5]。本文主要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的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6例,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60~78岁,平均(68.98±4.12)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68.56±4.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022),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个人资料完整;经腹部彩超检查确诊结石性胆囊炎;年龄不低于60岁。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膈疝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认知障碍等患者,如阿尔茨海默病。
1.3方法
观察组实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体位维持仰卧,常规气管插管后,麻醉选择全麻,选择三孔法术式治疗,选择脐孔上侧2 cm部位穿刺,建立气腹,将压强维持在12~14 mmHg,置入腹腔镜,对胆囊三角区进行定位然后实施探查,观察患者的胆囊、周边组织、腹腔粘连等情况,取肋骨下方与剑突下3 cm部位穿刺,置入分离钳与电离钩等器械;取腹腔镜对粘连部位进行分离,并在壶腹部附近打开胆囊浆膜,对Calot三角区进行分离操作时借助吸引头的辅助完成;操作中动作应精准快捷,防止损伤胆管;阻断胆囊管、胆囊动脉等,然后将胆囊取出,释放腹腔内气体,冲洗患者腹腔,留置引流管后,缝合切口,常规抗感染处理。
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体位维持仰卧,气管插管麻醉后,于上腹部边缘作10 cm斜切口,在直视条件下对粘连部位进行分离,并切除胆囊,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常规抗感染处理。
1.4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术后15 d进行复查,依据复查结果评定临床疗效,设定为3档:患者无出血、胆漏等不良情况,无术后并发症发生,记显效;患者存在轻微出血,无胆漏情况,术后并发症较少,记有效;出血严重,伴随胆漏表现,记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手术相关指标:包含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至复查时发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出血、胆道损伤、胆漏。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手术相关指标为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用时、出血量、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生后,可能引起胆囊管阻塞等症状,胆汁淤积于胆囊内部,进而引起胆囊压升高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6-8]。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病程较长,病情发展较快,易反复发作,并发症较多,如胆囊坏疽、穿孔等[9];老年患者的年龄较高,存在基础病影响,耐受度较差,手术风险较高。因此,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需尽早采取治疗,以控制病情,改善患者预后[10]。以往临床针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主要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但开腹术式对患者的身体创伤较大,容易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且伤口较大,暴露风险增加容易引起感染,不利于患者的机体恢复,因此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并不理想[1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理念逐渐受到临床重视,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治疗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借助腹腔镜辅助完成精准的手术操作,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影响,提升疗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12]。
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出血量、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44.23±4.85)min、(24.17±4.01)mL、(17.44±2.68)h、(6.24±1.10)d,优于对照组的(52.15±5.31)min、(30.94±5.26)mL、(22.17±3.15)h、(8.03±1.42)d(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10.52%)低于对照组(28.96%)(P均<0.05)。该结果说明,对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选择腹腔镜手术疗效较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分析原因:在腹腔镜的辅助下,患者的手术切口较小,因此术中出血量相对更低[13];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选用特殊材料对患者的胆囊管进行封闭操作,有效避免胆囊管遭受细菌、病毒的侵袭,更好地保证手术安全,促进患者的术后排气恢复[14];此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属于一次性消除操作,可预防传统开腹手术中复杂分离操作而引起的胆囊造瘘表现,避免二次手术,进而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腹腔镜微创手术凭借其切口小,在腹腔镜配合下切除胆囊操作时,仅需要作3~4个切口,每个切口的长度较低(一般在0.5~1 cm范围内),由于切口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异常反应较少,有效控制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符合患者的治疗需求[15]。在张付彦等[16]的研究中,引入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实施治疗,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用时、出血量、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45.62±4.79)min、(26.57±4.28)mL、(17.99±3.51)h、(6.75±1.34)d,优于对照组的(53.27±5.86)min、(31.67±5.76)mL、(22.87±4.22)h、(8.72±1.56)d;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8%,优于对照组的31.71%(P均<0.05)。结论与本研究类似。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案的疗效较好,有效性高,可降低手术操作对患者的创伤,手术快,利于机体康复,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文维升,李东方,蒋晓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4,37(1):172-173.
[2]谢纯.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炎性介质和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4):980-982.
[3]黄宇翔,黄熙斌,卓书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4,31(1):19-22.
[4]祝长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4,45(1):113-116.
[5]王昆,陈勇,刘瑞.不分离离断胆囊动脉主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3):52-55.
[6]万汉朝,彭华敏,曹冬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及术后炎症因子、血清淀粉酶变化分析[J].医学信息,2023,36(24):61-64.
[7]侯正雨.微创腹腔镜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11):1323-1325.
[8]樊正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3):128-130.
[9]杨贤杰,周伟洲,吴焕坤.不同手术时机行改良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51(5):47-50.
[10]辛国军,李宝定,田明国,等.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硬化的疗效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23,31(7):640-643.
[11]黄昱,王卓,任承纲,等.PTGD后不同时间行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疗效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4):568-571.
[12]王海平.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12):74-76.
[13]徐志伟.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3,36(3):683-685.
[14]林森海,钟俊伟,何洪兴.早期与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7):139-142.
[15]吴丹,刘栋.结石性急性胆囊炎不同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肝功能、炎症反应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23,28(5):949-952.
[16]张付彦,孙少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施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切口感染率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3,37(3):59-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