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患者的效果论文

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患者的效果论文

9

2025-01-20 12:01:17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观察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寒热错杂型痤疮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

  【摘要】目的:观察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寒热错杂型痤疮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积分、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1α(IL-1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生命质量[痤疮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Acne-QO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43/50),高于对照组的62.0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皮损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α、SIL-2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cne-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皮损积分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关键词】痤疮;寒热错杂;封髓丹;附子理中丸;皮损;生命质量

  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患者表现为颜面部和胸背部粉刺、结节、囊肿等。西医常采用西环素、夫西地酸等抗感染药物治疗,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减少痤疮的发生[1-2]。中医学将痤疮归属于“粉刺”范畴,因脾胃阳气不足,水湿不化,聚而生痰,郁于肌表,闭阻皮肤经络而生痤疮,应以温中散寒、纳气归肾为治则[3]。封髓丹具有补肾固精、补血养阴的功效。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散寒、补脾健胃的功效[4]。本文观察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3—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寒热错杂型痤疮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西医符合痤疮诊断标准[5];中医符合寒热错杂型诊断标准[6],主症为丘疹、粉刺、脓包,次症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腻、脉细弱。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合并精神异常;妊娠或哺乳期;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合并其他皮肤疾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L20230101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5~24岁,平均(21.22±1.98)岁;病程1~3年,平均(2.21±0.25)年;Pillsburg分级:Ⅱ级15例,Ⅲ级25例,Ⅳ级10例。研究组男

  26例,女24例;年龄15~25岁,平均(22.30±1.87)岁;病程1~3年,平均(2.20±0.23)年;Pillsburg分级:Ⅱ级16例,Ⅲ级24例,Ⅳ级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盐酸多西环素胶囊(广州柏赛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375,0.1 g),0.1 g/次,1次/d;取适量夫西地酸乳膏(福元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43096,15 g∶0.3 g)涂抹于患处,2~3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治疗。组方:山楂、薏苡仁、砂仁各20 g,党参、白花蛇舌草、白术各15 g,黄柏、皂角刺各10 g,炙甘草、制附子、干姜各6 g。加水煎至400 mL,1剂/d,分早晚2次服用。

  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皮损总数较治疗前减少>70%;有效:治疗后,皮损总数较治疗前减少50%~7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将皮损类型、数量、颜色、自觉症状、皮脂溢出按照无、轻、中、重度分别计0、2、4、6分,总分0~30分。(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000 r/min,离心半径15 cm,离心10 min,留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α(IL-1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痤疮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Acne-QOL)评估,包括痤疮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自我感知4个维度,总分114分,评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高。(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43/50),高于对照组的62.0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皮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1α、SIL-2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α、SIL-2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cne-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cne-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痤疮发病与性激素水平异常、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等有关。西医治疗痤疮以抗生素、抗雄激素等药物为主,但部分患者停药后易复发,且存在耐药性、安全性等问题[7]。

  中医学认为,痤疮的病机为寒热错杂,其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温中散寒、纳气归肾[8]。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中的山楂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散瘀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止泻、化湿止痛的功效,砂仁具有暖脾化湿、纳气归肾的功效,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白术具有燥湿利水的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皂角刺具有排毒排脓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的功效,干姜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制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功效[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Acne-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皮损积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命质量。

  IL-1α为促炎因子;sIL-2R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其水平升高可加剧痤疮发展[11]。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IL-1α、SIL-2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制附子中的乌头生物碱和甘草中的甘草酸均具有抗炎作用;白术中的白术多糖可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薏苡仁可调节T辅助细胞(Th)1/Th2失衡,减轻机体炎症反应[12-13]。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联合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封髓丹合附子理中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皮损积分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施琦,赵志祥,谢红付,等.玫瑰痤疮患者阵发性潮红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5):340-344.

  [2]周芳,邢倩倩,俞文娟.异维A酸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Nesfatin-1、TLR2水平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2,39(9):1421-1424.

  [3]罗莎,陈嘉琪,庄明月,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J].现代中医临床,2022,29(6):59-63.

  [4]田黎明,柯丹,彭圆,等.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虚阳上浮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2):773-775.

  [5]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288-1289.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

  [7]高启发.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痤疮的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18,27(12):41.

  [8]杨皓瑜,牛晓雨.白彦萍对痤疮的中医辨识体会[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8):4735-4738.

  [9]马烊烊,方玉甫.方玉甫教授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6):57-59.

  [10]董育强.黄祥武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头面部皮肤病经验总结[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4):18-20.

  [11]王雪雯,荣勋,鲍身涛.消痤汤加减联合背俞穴刺络放血对迟发型(阴虚内热)痤疮患者皮脂腺分泌功能、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及体液免疫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报,2022,24(11):166-170.

  [12]徐俊涛,方玉甫,王莹,等.基于Th1/Th2失衡及炎症反应探讨封髓丹加味对痤疮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3):427-431.

  [13]邓晓红,黄建华,董竞成.附子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0(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