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利妥昔单抗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疗效分析论文

利妥昔单抗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疗效分析论文

8

2025-01-11 16:33:4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疗效。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激素续贯疗法,观察组30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激素续贯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1

  [摘要]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疗效。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激素续贯疗法,观察组30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激素续贯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生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14%(2/28),低于对照组的34.7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2,P=0.034)。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微小病变性肾病;激素续贯疗法;利妥昔单抗;尿蛋白;复发率

  微小病变性肾病,又称类脂性肾病,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而在电子显微镜下肾小球足细胞足突融合、消失,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感染、药物、肿瘤及过敏等有关。临床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常突然起病,水肿较明显,也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大部分患者对激素敏感,故常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容易出现激素抵抗或依赖,导致复发率较高。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可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常用于治疗淋巴瘤。有研究表明,该药能降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复发率,对微小病变性肾病的疗效缺乏一定循证依据。本研究分析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gt;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浙江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ZJSBJYY-23-06)。

image.png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微小病变性肾病,其中24 h尿蛋白定量&gt;3.5 g,血清白蛋白&lt;30.0 g/L,伴或不伴有血肌酐升高(血肌酐&lt;178µmol/L);认知功能正常;年龄18~35岁;病程1~3年;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既往治疗已使用过利妥昔单抗者;有本研究药物过敏史者;合并其他肾小球病变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激素续贯疗法。第1~3天,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准字HJ20170197;规格:40 mg)静脉滴注,1.0 mg/(kg·d);第4天开始,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国药准字H33021207;规格:5 mg)口服,0.5 mg/(kg·d),治疗1个月。

  观察组采用激素续贯疗法联合利妥昔单抗。激素续贯疗法同对照组。给予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国药准字S20190021;规格:100 mg)375 mg/m2静脉滴注,滴速为50 mg/h,每2周1次,治疗2次。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复发率。(1)治疗效果:①完全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0.3 g,血清白蛋白&gt;35.0 g/L,血肌酐&lt;133µmol/L。②部分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3.5 g,或较基线值降低&gt;50%,血肌酐较基线值升降浮动&lt;15%。③不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gt;3.5 g,或较基线值降低&lt;50%,血肌酐较基线值升高&gt;50%。(2)生化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收集24 h尿液,采用双缩脲法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3)不良反应:记录治疗1个月内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伤、柯兴综合征、激素撤减综合征、感染等,并比较发生率。(4)复发率:记录并比较治疗结束后2个月内两组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患者的复发情况。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生化指标)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等)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image.png

  2.2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3。

image.png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4。

image.png

  2.4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复发率为7.14%(2/28),低于对照组的34.7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2,P=0.034)。

  3讨论

  微小病变型肾病的临床表现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严重者可并发肾功能损伤。目前仍以激素治疗为主,其中甲泼尼龙可通过细胞膜扩散,与特异受体及核内DNA结合进行mRNA转录,合成多种酶蛋白,从而发挥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醋酸泼尼松可抑制或预防细胞免疫反应、延迟性过敏反应等,减少免疫球蛋白结合细胞表面受体,从而减轻免疫反应。大约50%患者在激素治疗后可保持尿蛋白阴性至完全缓解,其余50%患者呈激素依赖性或经常复发,且常合并激素不良反应。近年来,利妥昔单抗在多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均取得效果良好,其应用于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可减少尿蛋白排泄。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P&lt;0.05)。这与姚风良等相关研究结果相近,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4.00%(P&lt;0.05)。由此可见,在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时,采取利妥昔单抗疗效更高。利妥昔单抗可与前B淋巴细胞、成熟B淋巴细胞的纵向-横向细胞膜中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这有利于引起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因为CD20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不会被内在化、从细胞膜分离、以游离抗原形式存在于血浆循环中、竞争性结合其他抗体。利妥昔单抗也可以保护足细胞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阻止SMPDL-3b下调、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塑,从而减少蛋白尿的产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优于对照组更低(P均&lt;0.05),说明应用利妥昔单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由于微小病变型肾病的B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导致患者出现免疫功能异常。而CD20抗原在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等各阶段均广泛存在并参与其中,利妥昔单抗可特异性结合CD20抗原,有效清除B细胞溶解,从而减少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而与对照组34.78%的复发率相比,观察组7.14%的复发率更低(P&lt;0.05),提示应用利妥昔单抗能够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与Gauckler P等研究结果一致。利妥昔单抗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可有效控制尿蛋白水平,从而控制复发率。

  综上所述,在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利妥昔单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良好,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徐玲玲,田汉,闻萍,等.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微小病变性肾病一例并文献复习[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3,17(5):617-621.

  [2]Kristensen T,Birn H,Ivarsen P.A randomised controlled unblinded multicentre non-inferiority trial with activated vitamin D and prednisolo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inimal change nephropathy(ADAPTinMCN)[J].Trials,2021,22(1):442.

  [3]Medjeral-Thomas NR,Lawrence C,Condon M,et al.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tacrolimus and predniso⁃lone monotherapy for adults with de novo minimal change disease:A 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Clin J Am Soc Nephrol,2020,15(2):209-218.

  [4]王杨,刘真真,秦丽莉,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功能、补体水平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2,7(12):42-45,53.

  [5]王美秋,王忍,夏正坤,等.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5):355-358.

  [6]Kamei K,Ishikura K,Sako M,et al.Rituximab therapy for refractory 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 in children[J].Pediatr Nephrol,2020,35(1):17-24.

  [7]姚华,朱增燕,王文娟,等.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严重药物不良事件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23,29(4):21-24.

  [8]黄荣贵,蒙兰芬.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0,5(9):147-149.

  [9]张金玲,江华,邵畅,等.利妥昔单抗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9,4(11):55-56,62.

  [10]Nakamura M,Kanda S,Yoshioka Y,et al.Rituximab-induced serum sickness in a 6-year-old boy with steroid-dependent nephrotic syndrome[J].CEN Case Rep,2020,9(2):173-176.

  [11]姚风良,邱君飞,颜思诗.利妥昔单抗联合激素续贯疗法治疗难治性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8):961-962.

  [12]Watts AJB,Keller KH,Lerner G,et al.Discovery of au⁃toantibodies targeting nephrin in minimal change dis⁃ease supports a novel autoimmune etiology[J].J Am Soc Nephrol,2022,33(1):238-252.

  [13]黄敏,王晓霞,王晓春,等.极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免疫球蛋白、Toll样受体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22,22(10):827-833.

  [14]朱国琴,张林,赵丽萍.分析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3,8(14):66-69.

  [15]Gauckler P,Shin JI,Alberici F,et al.Rituximab in adult minimal change disease and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What is known and what is still un⁃known?[J].Autoimmun Rev,2020,19(11):102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