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烟壶桡动脉冠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临床研究论文

2025-01-11 15:20:1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研究经鼻烟壶桡动脉冠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4年3月安顺市平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CI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4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行经鼻烟壶桡动脉穿刺为观察组(n=36),常规桡动脉穿刺为对照Ⅰ组(n=61),股动脉穿刺为对照Ⅱ组(n=49)。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后感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压迫止血时间、住院时
[摘要]目的研究经鼻烟壶桡动脉冠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4年3月安顺市平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CI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4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行经鼻烟壶桡动脉穿刺为观察组(n=36),常规桡动脉穿刺为对照Ⅰ组(n=61),股动脉穿刺为对照Ⅱ组(n=49)。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后感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压迫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为(89.14±9.48)分,低于对照Ⅰ组的(58.42±8.19)分与对照Ⅱ组的(71.42±1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41,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烟壶桡动脉冠脉PCI术可以显著减少手术时长,提高患者术后体验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鼻烟壶桡动脉;临床效果
冠状动脉介入术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诊治,传统的经股动脉路径在术后需要较长的制动时间,且并发症较多。经桡动脉路径逐渐取代了经股动脉路径,成为了主流路径。经桡动脉路径术后无需长期卧床休息,但由于患者手心向上放置于腹部的体位、距离较远等问题,手术难度加大,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经桡动脉远端(鼻烟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避免损伤桡动脉方面表现出色,即使鼻烟壶区动脉闭塞,手掌仍可持续得到血液供应,能够有效预防手部缺血并发症。本文探究不同途径对冠脉PCI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4年3月安顺市平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行经鼻烟壶桡动脉穿刺为观察组(n=36),常规桡动脉穿刺为对照Ⅰ组(n=61),股动脉穿刺为对照Ⅱ组(n=49)。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安顺市平坝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40430),患者及其家属清楚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堵塞率>75%并进行PCI手术;穿刺点无外伤或感染迹象;伴发胸闷、胸痛以及心电图上ST段改变等症状;对照Ⅰ组Allen试验为阴性;观察组远端桡动脉脉搏正常;既往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肝脏、肾脏等器官病变者;处在活动性出血病程阶段者;无法感觉到远端桡动脉脉搏者;无法承受或配合进行冠脉造影术者。
1.3方法
对照Ⅰ组接受常规桡动脉穿刺。在患者的桡骨茎突内侧区域进行常规消毒处理(选取腕部横纹以上2~3 cm处),通过触诊桡动脉搏动来确认位置,随后遵循Seldinger法,采用日本Terumo公司生产的穿刺套装和20G带鞘穿刺针进行穿刺,钢针成功穿透血管前壁且遭遇血流回流后,立即将配套导丝(长度为80 cm,直径0.64 mm)送入血管中,退出钢针,而后沿着导丝插入6FTerumo动脉鞘管,向鞘管内注入肝素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2053;规格:1 000 U/2 mL)2 500 U和硝酸甘油注射液(国药准字H44020569;规格:5 mg/1 mL)200µg,再将5FTig造影导管(国产埃普特公司)输入,成功完成相关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后,取出动脉鞘中,并通过纱布对穿刺点实施局部的加压包扎。具体是在桡动脉穿刺口的上方使用无菌纱布卷(4 cm×2 cm),放置于桡动脉的水平位置上,再用弹力胶布进行相应的包扎,4 h后可以解除压迫。在此期间,需特别关注穿刺点周围是否出现出血、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并发症,以及患者手背及手腕是否产生肿胀、疼痛、手指感觉异常等情况。
对照Ⅱ组接受股动脉穿刺。在患者的股动脉区域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即将其左侧的中指横放于腹股沟韧带之上,在距离左手食指前端0.5 cm(即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2 cm),对区域施行穿刺,穿刺方式与对照Ⅰ组一致。术后,移除动脉鞘,并以高温灭菌纱布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对穿刺区域进行局部按压10~20 min,直到确认穿刺口无渗血现象,具体为将1卷绷带置于腹股沟韧带下面与股动脉成直角的位置上,然后覆盖几层纱布并利用弹性胶布对其进行稳妥包裹。通常情况下,6~8 h后即可解除对该区域的挤压压力,被注射的右下肢必须严格制动休息12~24 h。
观察组患者接受经鼻烟壶桡动脉穿刺。在患者的手臂前臂和手背部及手掌区域进行常规消毒处理,穿刺时患者需保持上臂与躯干呈平行状态或者适度外展至15°,右手轻微握拳,掌心中线朝身体内侧,操作人员于拇指长短伸肌腱之间找到手背侧部桡动脉的脉搏(上肢鼻烟壶区动脉搏动)最强位置进行穿刺,方法参照对照Ⅰ组,但选择Terumo钢针。术后,将无菌纱布对边折叠成大小适中(3 cm×3 cm)的方块,放置在穿刺口上方并使用弹性胶布进行封包,需经过2~4 h后解除压力。
以上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具有熟练冠脉造影技术的主刀医师完成。
1.4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压迫止血时间、造影剂使用量、住院时间等。②术后感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受,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进行评估。GCQ总分112分,分值与舒适度成正比。③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穿刺点血肿、桡动脉出血、动静脉瘤等。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临床指标、GCQ评分为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3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压迫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2 3组患者GCQ评分比较
观察组GCQ评分低于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Ⅱ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经桡动脉路径已经逐渐替代经股动脉路径,成为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流路径。股动脉路径是传统经典的介入模式,穿刺成功率高,但由于股动脉解剖特性,需遵守制动措施。此外,由于穿刺部位止血较为困难,可能导致静脉血肿及迷走神经反射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加大动脉穿刺的风险及挑战。
相较于传统的经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路径的优势在于患者术后不需要长期卧床休息,降低了术后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被普遍采纳。然而,患者手心向上放置于腹部体位,难以长时间维持,手部与手术医师距离远,手术难度增加。多次手术会引发并发症,如桡动脉痉挛、内皮撕裂、血栓形成、夹层以及穿孔等。此外,桡动脉痉挛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可能直接影响到介入治疗的成功与否;且桡动脉穿刺后的加压包扎压迫止血可能导致手部肿胀、麻木、疼痛等不良反应,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早在1982年,一些学者就提出了经桡动脉远端(鼻烟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与传统经桡动脉途径相比,该疗法有显著优势,能避免损伤桡动脉,降低手术风险。手术时选择远端鼻烟壶区域桡动脉穿刺,即使鼻烟壶区动脉闭塞,远端手掌仍能得到血液供应,防止手部缺血引发各类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采用鼻烟壶路径进行穿刺操作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是鼻烟壶区域的桡动脉比标准的桡动脉血管细,故而导致鼻烟壶部位穿刺失败;此外,多年的实践经验使桡动脉穿刺和股动脉穿刺技术成熟,医生专业知识更加丰富。本研究发现,选择鼻烟壶路径执行冠状动脉介入时,手术时间(31.14±6.22)min、压迫止血时间(124.41±39.87)min、住院时间(3.54±0.87)d明显低于对照Ⅰ组的手术时间(43.24±7.41)min、压迫止血时间(174.94±43.14)min、住院时间(5.47±1.18)d,同时亦低于对照Ⅱ组的手术时间(36.23±8.16)min、压迫止血时间(246.59±40.28)min、住院时间(4.16±0.98)d(P均<0.05)。这主要是因为鼻烟壶远端的桡动脉路径使得术后压迫止血环节简单快捷,只需压迫1~2 h即可达到预期效果,且压迫力度不需要太大,一般无局部出血现象。此外,选择纱布压迫包扎方式,使压迫压力更均衡稳定。李仁敏等[12]的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手术时间(16.12±3.71)min、术后动脉压迫时间(3.21±0.43)min以及住院天数(3.98±1.03)d均优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7.91±4.38)min、术后动脉压迫时间(4.67±1.16)min与住院天数(4.37±1.12)d(P均<0.05)。相比之下,常规采用桡动脉穿刺的介入疗法,由于术后需较长时间压迫处理,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多次接受造影乃至介入治疗,导致桡动脉闭塞及压迫点处出现张力性水疱、桡动脉痉挛和局部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综上所述,经鼻烟壶桡动脉冠脉PCI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长,提高患者的术后体验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新超,于学忠,陈凤英,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J].临床急诊杂志,2019,20(4):253-262.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冠心病部分内容)[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2,41(12):1205-1211.
[3]曹俊雄,陈翔,吴丹宁,等.冠状动脉造影经鼻烟壶区动脉和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的对比研究[J].心电与循环,2019,38(3):197-199.
[4]佘振垒,李婷婷,王小虎,等.经远端桡动脉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可行性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6):351-353.
[5]Yu W,Hu P,Wang S,et al.Distal radial artery access in the anatomical snuffbox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Medicine(Balti⁃more),2020,99(3):e18330.
[6]马青变,郑亚安,朱继红,等.中国急性血栓性疾病抗栓治疗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6):501-531.
[7]Rigatelli G,Zuin M,Daggubati R,et al.Distal snuffbox versus conventional radial artery access: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Vasc Access,2022,23(4):653-659.
[8]乔梁,崔贝贝,郭晓丹,等.经鼻烟窝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临床解剖[J].解剖学杂志,2022,45(5):402-406.
[9]Korotkikh AV,Babunashvili AM,Kazantsev AN,et al.Distal radial artery access in noncoronary procedures[J].Curr Probl Cardiol,2023,48(8):101207.
[10]李峰,师干伟,肖建强,等.经桡动脉远端(鼻烟壶)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1):79-82.
[11]Banerjee S,Walker M.Distal radial artery access for coronary catheterization:A curated approach[J].JACC Cardiovasc Interv,2022,15(12):1216-1218.
[12]李仁敏,洪泽文,陆永光,等.经远端桡动脉路径(鼻烟壶区穿刺)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