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曲泊帕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分析论文

2025-01-11 14:32:4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讨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使用海曲泊帕治疗的效果。方法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莘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50例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参照组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研究组行海曲泊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计数为(117.82±9.63)×109/L,高于参照组的(108.31±5.60)
[摘要]目的探讨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使用海曲泊帕治疗的效果。方法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莘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50例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参照组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研究组行海曲泊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计数为(117.82±9.63)×109/L,高于参照组的(108.31±5.6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8,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曲泊帕可以对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起到积极作用,可提升血小板计数水平,稳定病患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影响较少,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实体瘤化疗;血小板减少症;海曲泊帕
对于实体瘤化疗患者来说,血小板减少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一种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多为化疗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来解决血小板减少症问题。目前针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可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药物进行输血或促进血小板的生长。海曲泊帕是一种新型药物,能增加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对输血的依赖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在实体瘤化疗过程中,尤其是肿瘤晚期患者,可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以及神经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海曲泊帕作为促血小板活性药物,可有效增加血小板数量,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海曲泊帕应用于实体瘤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莘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50例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参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4~75岁,平均(64.35±4.27)岁。研究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5~74岁,平均(64.14±4.3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莘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2-04-XT)。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自觉配合临床工作;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有重要脏器出血迹象者;中途放弃者;认知障碍者。
1.3方法
参照组给予患者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国药准字S20030016;规格:1.5 mg×4支)治疗。1次/d,持续用药7 d。方法:按50µg/kg的剂量将药物溶入1 mL生理盐水中,行皮下注射。
研究组给予患者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国药准字H20210021;规格:2.5 mg×14片)治疗。开始1次/d,2.5 mg/次,然后根据血小板的数量进行调整,每天不超过7.5 mg,并确保血小板计数保持在100×109/L以上,持续用药7 d。
1.4观察指标
疗效:分为显效(血小板计数>100×109/L,出血倾向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血小板计数30~<100×109/L,出血倾向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无效(血小板计数、临床症状未达到以上水平),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血小板计数: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乏力、肌肉酸痛、发热、恶心呕吐、皮疹,计算总发生率。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血小板计数)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计数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化疗是实体瘤治疗最常用的手段,其不良反应多,90%以上的化疗药物可导致骨髓抑制,尤其是粒细胞减少,其次是血小板减少。不同的化疗药物导致的血小板减少表现各不相同。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表现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降低。临床上常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但这些治疗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医学认为,血小板减少由免疫紊乱和骨髓抑制等多种原因引起,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严重的骨髓抑制可使治疗周期延迟或中断,不仅会延长治疗时间,而且会影响患者的预后。血小板减少症作为最棘手的化疗不良反应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期待疗法或输注血小板悬液等方法,但其存在着易感染、血液代谢过快等缺点,长期疗效不理想,且血资源稀缺,仅靠输血小板维持血小板数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白细胞介素11是一种由骨髓巨核细胞分泌的细胞浆小体,可刺激巨核细胞的合成,活化后可增加血小板的数目。此外,还可通过与Mpl特异性的受体作用,与外源性分泌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1结合,调节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分裂等过程,从而提高血小板的生成能力。但实际上,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且易出现肌肉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
有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类药物能明显增加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出血风险,患者易于接受。海曲泊帕是一种新型的促血小板活性药物,能作用于骨髓造血细胞诱导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可通过激活STAT、ERK1/2、AKT等信号途径,促进人造血干细胞的分化与增殖,进而促进血小板的形成。海曲泊帕除能提高血小板活性外,还能增加Tregs和Breg细胞的数目,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在用药的过程中,一般都能改善血小板水平,还能预防严重的贫血等不良危害性,有助于病情的逐步恢复。陈茜等对海曲泊帕治疗肠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发现研究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112.36±8.29)×109/L高于对照组(109.45±7.86)×109/L(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更佳,治疗后血小板计数(117.82±9.63)×109/L高于参照组(108.31±5.60)×109/L,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均<0.05),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可见,针对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基于海曲泊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海曲泊帕对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增加血小板数量,不良反应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样本量少,研究结果有待临床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钟欢,叶伟.阿伐曲泊帕治疗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3):440-442.
[2]伍静,李为,刘华,等.扶正口服液联合rhTPO治疗含铂双药方案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3(4):638-642.
[3]张美玲,潘家东,张东伟.阿伐曲泊帕联合升血饮、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4):104-107,112.
[4]郭星,赵丹,左金曼.海曲泊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23,34(23):2910-2914.
[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肿瘤药物治疗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海曲泊帕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白血病·淋巴瘤,2022,31(10):577-582.
[6]张安梁,施海斌.晚期实体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TPO二级预防研究[J].吉林医学,2021,42(11):2719-2721.
[7]张玄.rhTPO与rhIL-11治疗实体瘤化疗后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6):14-17.
[8]马明瑛,王军旗,张治业.海曲泊帕乙醇胺片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实体肿瘤治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血清TPO、IL-6、TNF-α水平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23,46(4):843-849.
[9]秦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3):123-124.
[10]黄月华,张苗苗,李利红,等.艾曲泊帕在实体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应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20,32(9):652-654.
[11]韩菲菲,丁可,张瑞,等.温阳补肾汤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7):891-892.
[12]董方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脓毒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1.
[13]王少怡,余自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20,43(2):122-128.
[14]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合并肝损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肿瘤防治研究,2023,50(3):211-223.
[15]刘恩伊,方鹏,信红亚,等.阿伐曲泊帕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与安全性的14例真实世界数据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8(3):376-385.
[16]王君萍,黄玲玲,张梅,等.海曲泊帕合理应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3,23(9):1127-1130.
[17]莫峥,于飞,李利红,等.海曲泊帕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效果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23,35(9):703-705.
[18]瞿文君,张吉刚,张铭健,等.海曲泊帕对瑞舒伐他汀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22):2751-2755.
[19]陈茜,马闻.海曲泊帕治疗肠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5):783-7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