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TRUST与TP-ELISA对梅毒患者的诊断价值论文

2025-01-06 13:39:17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eponema pallidum-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P-ELISA)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eponema pallidum-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P-ELISA)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完成TRUST与TP-ELISA检测,并将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检测作为金标准,分析TRUST与TP-ELISA的诊断价值。结果86例疑诊梅毒患者中,61例患者确诊为梅毒,患病率为70.93%(61/86)。TRUST检查的阳性率为59.30%(51/86),阴性率为40.70%(35/86);TP-ELISA检查的阳性率为67.44%(58/86),阳性率为32.56%(28/86)。TP-ELISA的敏感度为93.44%(57/61),高于TRUST检查的80.33%(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4,P=0.032);且TP-ELISA准确度为94.19%(81/86),高于TRUST的83.72%(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29)。结论在梅毒诊断中,TP-ELISA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TRUST,但筛查过程仍存在假阴性风险,临床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危险因素筛查结果与其他临床指标。
[关键词]梅毒;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检测;诊断效能
梅毒是可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等方式传播[1]。由于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强化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并规范相关诊疗服务[2-4]。在疾病诊断方面,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是既往梅毒筛查的重要方法,甲苯胺红指示剂能够快速、高效地判断梅毒活动性,对疗效的动态观察也有一定提示作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eponema pallidum-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P-ELISA)主要使用双抗原夹心法,具有检测过程简单、可多份样本检测、结果客观准确等特点,且溶血、纤维蛋白等因素对结果准确度的影响较小,常作为血清学诊断的首选;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将超声裂解的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致敏颗粒与样本中其抗体结合后,可产生凝集反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准确的结果,但检测费用相对昂贵。本研究旨在探究TRUST、TP-LISA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27~53岁,平均(40.29±6.14)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4伦理35号),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完成TRUST与TP-ELISA及TPPA检测,参考最新指南[5]进行筛查与诊断;年龄18~75岁;临床资料基本完整。
排除标准:伴急性感染者;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者。
1.3方法
TRUST检测:①检测前30 min,将试剂盒置于室温环境,吸取约50µl检测样本,置入卡圈内并均匀涂布,操作时注意避免样本外溢;②提前摇匀抗原,采用专用滴管,每个卡圈内加入1滴抗原;③借助水平旋转仪旋转8 min后取出,肉眼观察是否存在红色絮状物。检测所用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阳性的判断标准为液体清亮,出现红色絮状物。
TP-ELISA检测:获得血清样本后,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盒由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阳性的判断标准为样本吸光度≥临界值。
TPPA检测:①检测开始前30 min进行试剂准备,待基本恢复至室温后,开始后续操作;②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加入血清稀释液→样本稀释→加入对照液→混合→反应。试剂由日本富士瑞必欧公司提供。TPPA阳性标准为未致敏粒子孔不凝集,加致敏粒子孔凝集。
1.4观察指标
以TPPA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TRUST、TP-ELISA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包括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诊断效能)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检测方法诊断结果比较
86例疑诊梅毒患者中,61例确诊为梅毒,患病率为70.93%。TRUST检查的阳性率为59.30%(51/86),阴性率为40.70%(35/86);TP-ELISA检查的阳性率为67.44%(58/86),阳性率为32.56%(28/86),见表1。
2.2不同检测方法诊断效能比较
TRUST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低于TP-ELIS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讨论
梅毒存在漫长的隐性梅毒阶段,患者的神经系统、骨骼等均可受到严重损害,且此种风险还可经胎盘传递给下一代。潜伏梅毒的诊治仍面临较重负担,加强筛查、诊断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6]。
TRUST筛查疑诊患者的基本原理是检测样本中的反应素,未接受梅毒相关治疗的患者体内的反应素可长期存在,为高危人群的快速筛查提供了重要支持[7-8]。但TRUST诊断也存在自身短板,如滴度不足1:8时容易漏诊,检查结果的准确度可能受到麻风、结核等其他疾病的影响。田晓波等[9]在调查时也发现,年龄偏大(50岁以上)、同时患有肝炎等因素可能导致假阳性,且TRUST检查的假阳性率偏高。TP-ELIS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时间相对较长,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标准化管理等,既往常作为大量样本筛查的首选[10]。该诊断方法能够减少溶血等因素造成的干扰,在低危人群的筛查与诊断中也有较好的表现。但TP-ELISA检测获得的结果仍然不能作为最终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多提示患者曾出现或正在被梅毒螺旋体感染。而TPPA检测具有自身优势,能够作为初筛阳性标本的重要参考[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梅毒的患病率为70.93%,这与既往文献报道的阳性率水平有所不同[7,12-13]。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病例选取的标准、筛查程序的差异性、地区差异等有关。本研究中,TRUST检查的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59.30%(51/86)、40.70%(35/86),TP-ELISA检查依次为67.44%(58/86)、(28/86)。TP-ELISA检查的敏感度为93.44%,高于TRUST检查的80.33%(P<0.05),且前者的准确度也高于TRUST。赵英等[14]对340份血清样本进行比较,将TPPA作为对照,结果发现,TRUST的敏感度为69.4%,而TP-ELISA的敏感度达到99.2%,这与本文结论一致。曹伟胜等[15]指出,对于性病门诊筛查的高危人群,可先通过TRUST进行初筛,再根据筛查结果与其他联合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有必要通过TPPA复核确认。
综上所述,在梅毒诊断中,TRUST、TP-ELISA两种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优劣势,TP-ELISA的敏感度、准确度稍高于TRUST,TPPA诊断能够弥补前两种方式的不足,临床应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筛查、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Zondag HCA,Nieuwenburg SA,Himschoot M,et al.Treponema pallidum subspecies pallidum intrapatient ho⁃mogeneity at various body locations in men with infec⁃tious syphilis[J].Microbiol Spectr,2022,10(4):e0248221.
[2]冯玉婷,许玉军,朱考考,等.海口市某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3,32(1):144-147.
[3]虞宝磊,周栋.145567例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3,32(6):136-139.
[4]韩佩佩,杨春,王玉珍,等.2019年—2021年西安市西咸新区婚前检查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3,32(4):135-138.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20年)[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3):168-179.
[6]刘继峰,叶瑜剑,章一近,等.杭州地区潜伏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19(6):528-532.
[7]支张卓玛,尼玛顿珠,扎西央宗,等.CMIA、TPPA与TRUST检测梅毒的临床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3,30(7):1217-1219.
[8]彭彦卿,周岚,胡晓,等.4种检测方法在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2,45(3):232-234.
[9]田晓波,金静,文江平,等.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的影响因素[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1,39(4):224-227.
[10]张畅,梁丽,李东冬.三种方法学检测不同标本在梅毒患者诊疗中的价值[J].中国性科学,2020,29(10):136-138.
[11]景文博,姚秀.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定量检测在神经梅毒诊疗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贵州医药,2021,45(5):802-803.
[12]杨筠,胡宏章,胡凤姣.成都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梅毒血清流行病学、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合并HIV感染情况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1,32(5):112-115.
[13]肖霞,滕春燕,马慧,等.三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2):286-289.
[14]赵英,徐红星.梅毒非特异性抗体与特异性抗体血清学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1,14(4):211-213.
[15]曹伟胜,陈少南,陈伟华,等.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性病门诊中的应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3,34(8):12-1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