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的影响论文

2024-12-31 16:56:0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无创呼吸机治疗。统计对比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相比较对照组,各项研究数值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更优,且能积极地改善患者临
摘要: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无创呼吸机治疗。统计对比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相比较对照组,各项研究数值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更优,且能积极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效果明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血气指标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吸入性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引起,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吸烟。研究显示,我国COPD患病人数约为1亿,其中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达13.7%。COPD患者易发生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采取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无创呼吸机治疗是一种通过面罩或鼻罩等装置将空气输送到患者肺部来改善通气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呼吸困难的疾病,如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研究表明,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具体效果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对此,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肺功能、血气分析进行分析,探讨无创呼吸机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意义,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49~78(63.51±0.43)岁;实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50~79(63.57±0.2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
纳入标准:①对于护理过程配合良好;②精神状况良好;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肺部疾病、感染性疾病患者;②自愿退出研究;③正在参与其他研究患者。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采取抗感染、祛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针对性治疗。
实验组采用常规+无创呼吸机治疗:首先,医生评估患者是否适合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再选择合适的无创呼吸机设备和口鼻面罩。将管道等装置与呼吸机连接,帮助患者佩戴,并观察直至耐受。同时,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无创呼吸机的参数,包括吸气压力(10~20cmH2O,一般从8cmH2O开始,逐渐升高)、呼气压力(4~8cmH2O)、呼吸频率(10~18次/min)、吸氧时间等。治疗开始时,通气频率2~4h/次,并适应正压通气的感觉。逐渐增加使用时间,从几个小时到整晚使用。患者在开始使用无创呼吸机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对无创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1.3观察指标
(1)肺功能指标:观察患者此前稳定期最近的一次和治疗稳定后第一次来院随访的肺功能[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静息心率和6MWT。
(2)血气分析指标:观察患者急诊血气分析和病情稳定后复查的最佳血气分析指标(主要为PaCO2、PaO2)。
(3)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从开始治疗到相关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的时间。
(4)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过程中出现常见不良事件的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6.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和n(%)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FVC、FEV1、FEV1/FVC和6MWT高于对照组,而静息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aCO2小于对照组,而PaO2和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实验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气促和哮鸣音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2.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2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3讨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功能受限,可导致气道狭窄和肺组织破坏。患者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2)氧合不足。呼吸衰竭意味着肺部无法充分提供氧气给身体组织,从而导致氧合不足。长期缺氧会对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3)频繁急性加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容易发生急性加重。急性加重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加剧、痰液量增加等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4)生活质量下降。由于呼吸功能受限和频繁急性加重的影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会明显下降。患者可能无法进行日常活动、社交和工作,对精神和心理健康也会带来负面影响[3]。(5)死亡率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急性加重期间,患者的生命威胁更大。因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说,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管理病情非常重要,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研究数据分析,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研究指标有进一步的优化效果。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改善通气功能。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提供辅助呼吸支持,通过正压通气的方式帮助患者更有效地排出二氧化碳,改善通气功能。这对于COPD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其常常存在气道狭窄和肺组织破坏,导致呼吸困难和通气不畅。(2)减轻呼吸肌疲劳。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肌常常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容易疲劳。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减轻呼吸肌的负担,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呼吸过程,减少呼吸肌的疲劳程度。(3)提高氧合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通过增加气道内的正压,改善肺泡的通气和氧气的吸入,提高患者的氧合水平。(4)减少急性加重。COPD患者容易发生急性加重,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加剧等症状。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在急性加重期间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减轻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和严重程度。(5)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呼吸肌疲劳、提高氧合水平和减少急性加重,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以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社交和工作,减少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改善通气功能,减轻症状,提高氧合水平和生活质量,并减少急性症状加重的发生。然而,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制定。
参考文献:
[1]成玮,陈平.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点及治疗现状[J].中南药学,2022,20(10):2228-2230.
[2]韩秀青.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38例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J].智慧健康,2020,6(14):179-180.
[3]夏勇.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8):142-144.
[4]黄冠宇,伍尚光,邓洁.无创呼吸机联合速尿雾化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2,40(6):679-682.
[5]赵雪林,张秀荣,陈利玲,等.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22):153-155.
[6]王永,刘亚玲,刘大凤,等.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4):31-34.
[7]萧瑞琼,罗细玲,黄建花.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J].康颐,2022(9):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