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14

2024-12-28 15:32:3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估量表(JO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

  【摘要】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估量表(JO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60/63),高于对照组的80.95%(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腰椎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a水平高于对照组,ALP、P、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骨密度、JOA评分和BI评分,改善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治疗。

  【关键词】骨质疏松;低频脉冲电磁场;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骨密度;骨代谢;疼痛程度

  骨质疏松为中老年人群常见骨疾病,多由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量减少引起,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髋部、脊柱骨折,严重者甚至无法站立、行走,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药物等进行治疗,但费用昂贵且患者依从性较差。适量xx可有效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结构和力学性能。低频脉冲电磁场通过电磁场刺激受损肌肉、组织,可在患者体内生成磁场效应,从而改善骨骼、肌肉的病理状态。本文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6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存在脊柱畸形、腰背部疼痛,并结合双能X线检查确诊;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案。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既往有腰椎手术史;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精神障碍;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文号:2021—03—106)。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男43例,女20例;年龄56~75岁,平均(63.82±2.37)岁;体质量指数20.3~26.5 kg/m2,平均(23.27±1.24)kg/m2;病程2~6年,平均(3.96±0.75)年。对照组:男40例,女23例;年龄54~74岁,平均(xx.13±2.54)岁;体质量指数20.6~26.8 kg/m2,平均(23.35±1.18)kg/m2;病程1~6年,平均(3.82±0.6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治疗。采用MONARK 894E功率车(瑞典MONARK公司),男、女患者起始负荷分别为100、80 W,可通过1 min递增法、3 min递增法、线性递增法进行训练。其中1 min递增法男、女患者分别每1 min增加25、20 W,3 min递增法分别每3 min增加50、40 W,线性递增法每30 s增加10 W,自行车车速控制在60 m/min,直至患者力竭停止,1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采用低频脉冲电磁治疗仪(四川佐诚科技有限公司,RH-DC-D型),患者取仰卧位,将2个环状磁头放置于腰背部,N极磁头朝向患者,以8、12 Hz变频方式,6和8档交变磁场强度,40 min/次,3次/周。

  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骨密度改善率≥2%;有效:患者腰背部疼痛有所改善,骨密度改善率<2%;无效:患者腰背部疼痛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估量表(JOA)、Barthel指数(BI)评分。VAS总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JOA总分0~29分,评分越低,腰痛程度越严重;BI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采用超声骨质分析仪[宏扬(河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翼械注准20172230293,型号:BMD-1000 C]测定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及腰椎骨密度。(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水平。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经3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持续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Ca)水平,采用磷钼酸法测定血磷(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60/63),高于对照组的80.95%(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治疗前后VAS、JOA和B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JOA和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JOA和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腰椎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a、ALP、P、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ALP、P、PT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骨质疏松症可引起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加,临床多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脊柱易压缩变形、脊椎前倾,随年龄增长及病情加重,可引起膝关节挛拘,发展为肢体功能障碍。目前临床多采用降钙素、钙剂等常规西药治疗,但疗程较长,治疗效果有限。适当xx可提高患者骨密度,且能改善骨吸收、骨形成,而不同xx方式、强度、频率对患者的骨密度的影响不同。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通过合适强度的有氧xx增加肌肉力量及强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逐渐增加患者骨密度,且随患者病情改善,可逐渐加大训练强度,患者xx频率越高、时间越长,对骨应力的刺激越大,可促进骨细胞生成和代谢,刺激骨细胞释放有助于骨组织再生的生长因子,从而改善骨密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JOA、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通过电磁场对患者神经肌肉产生刺激,促进脊髓周围组织释放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促使局部血管扩张,从而缓解腰部组织与神经纤维间的局部张力和水肿症状,同时有助于减轻脊髓内炎性物质刺激,进而发挥止痛作用。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腰椎骨密度和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LP、P、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低频脉冲电磁治疗仪产生的电磁场可刺激多种骨细胞生长因子的生成,参与骨代谢重建进程,从而改善骨密度。

  综上所述,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骨密度、JOA评分和BI评分,改善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治疗。

       参考文献:

  [1]付海宁,丁晓明,李新宇,等.骨质疏松患者Th17/Treg细胞平衡状况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23,34(11):1590-1593.

  [2]赵波,许丙义,徐海斌,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R61、caveolin-1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J].广东医学,2023,44(2):224-228.

  [3]朱蕊,眭文洁,杨静,等.骨质疏松症病人xx行为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J].护理研究,2023,37(11):1886-1891.

  [4]汤昱暄,梁小芹,于明明.抗阻xx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健康结局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10):1238-1244.

  [5]齐夏丽,郭晴晴,雷珍艳.低频脉冲电磁场、xx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3):274-276.

  [6]姜俊良,梁邱,杨浩伦,等.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2):192-194.

  [7]余自层,郭杨,马勇,等.蒙药那仁满都拉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3,29(1):58-63.

  [8]刘树华,王世浩,温刘莹,等.绝经后妇女血清中IL-6、TNF-α、IL-27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3,29(4):477-482.

  [9]李伟清,彭立娟,熊刚,等.骨化三醇、碳酸钙D3联合低频脉冲电磁治疗老年OVCF患者的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8):927-928.

  [10]朱晓峰,姜玲玲,周梦佳,等.量化监控下xx康复治疗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7):2538-2541.

  [11]刘方涛,闫巧珍.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xx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4):456-458.

  [12]胡咏新,孙利,曹雯,等.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腰背肌训练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IL-6及TNF-α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9,40(12):1686-1689.

  [13]黄慧,陈健,林小梅,等.温针灸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1,13(5):321-323.

  [14]Lang S,Ma J,Gong S,et al.Pulse electromagnetic field for treating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Bioelectromagnetics,2022,43(6):381-393.

  [15]Chen Y,Braun BJ,Menger MM,et al.Intermittent exposure to a 16 Hz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promotes osteogenesis in vitro through activating piezo 1-induced Ca2+influx in osteoprogenitor cells[J].J Funct Biomater,2023,14(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