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4-12-28 15:21:0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氨甲蝶呤注射液给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小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实验室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素(INH-A)、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性激素指标(β-HC
【摘要】目的:观察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氨甲蝶呤注射液给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小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实验室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素(INH-A)、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性激素指标(β-HCG、雌二醇、孕酮)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INH-A、PAPP-A等实验室指标和β-HCG、雌二醇、孕酮等性激素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复潮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可缩短β-HCG转阴时间和包块消失时间,降低实验室指标和性激素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多次小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
【关键词】异位妊娠;氨甲蝶呤;米非司酮;性激素;不良反应
异位妊娠若不及时干预可出现孕囊破裂,引发大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可采用手术、药物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其中氨甲蝶呤为常见药物之一,而氨甲蝶呤不同给药方案的疗效存在一定差异。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常用于治疗异位妊娠。本文观察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异位妊娠诊断标准;年龄≥20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存在阴道炎症;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肝、肾、肺等器官功能异常;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氨甲蝶呤不同给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年龄21~41岁,平均(28.43±4.18)岁。对照组:年龄20~43岁,平均(28.37±4.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多次小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氨甲蝶呤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443,0.1 g)肌内注射,注射剂量为0.4 mg/(kg·次),1次/d,连续用药5 d。米非司酮胶囊(武汉九珑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35,12.5 mg)口服,25 mg/次,1次/d,连续用药3 d。
观察组采用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氨甲蝶呤注射液单次肌内注射,注射剂量为1.0 mg/kg。米非司酮胶囊(武汉九珑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35,12.5 mg)口服,25 mg/次,1次/d,连续用药3 d。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指β-HCG水平达到0~5 U/L的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月经复潮时间。(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 d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半径为3 cm,离心速度为3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素A(INH-A)、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 d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半径为3 cm,离心速度为3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β-HCG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雌二醇、孕酮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
观察组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INH-A、PAPP-A等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INH-A、PAPP-A等实验室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等性激素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等性激素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异位妊娠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米非司酮与氨甲蝶呤均为临床常用的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其中氨甲蝶呤为抗代谢药物,能够有效作用于S期细胞而抑制细胞增生,引起胚胎组织坏死、脱落。氨甲蝶呤不同给药方案对异位妊娠的疗效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清VEGF、INH-A、PAPP-A等实验室指标和β-HCG、雌二醇、孕酮等性激素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氨甲蝶呤作为一种叶酸拮抗剂,能有效与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部位相结合,诱导二氢叶酸还原酶失去活性,抑制胚胎滋养细胞增生,致使胚胎发生坏死、脱落。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给药能快速达到药物高峰浓度,有效抑制β-HCG水平,促进β-HCG转阴及包块消失。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给药方案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可缩短β-HCG转阴时间和包块消失时间,降低实验室指标和性激素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多次小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
参考文献:
[1]刘翌,杨志勇,王齐尔,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中国药房,2023,34(4):471-475.
[2]杨丽青,喻静敏.自拟活血消癥方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期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30(5):906-908.
[3]段凤鸽,刘航娟,董香玉.不同方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5):82-85.
[4]李彩霞.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患者β-hCG水平及生殖状态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4):2217-2219.
[5]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797.
[6]郭玉格,张海琴.甲氨蝶呤单次与多次给药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4):604-606.
[7]李文静.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PAPP-A水平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3,45(8):1388-1391.
[8]梁娟,赵博.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8):73-76.
[9]戴秋香,杨舒盈,余丽金,等.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高值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3):83-86.
[10]冯汧,邢燕.不同甲氨蝶呤用药方案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患者血β-hCG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10):1357-1358.
[11]刘启宏,胡金军.甲氨蝶呤注射液单次与分次注射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22,29(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