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丹参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论文

丹参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论文

6

2024-12-28 15:08:5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压、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心肌重构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压、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心肌重构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损伤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及治疗后1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IVST、CRP、Hcy、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压、心肌重构指标和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贝那普利;厄贝沙坦;高血压伴心力衰竭;血管内皮功能;血压

  高血压是较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极易导致心功能受损,进而引起心力衰竭,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临床常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主要包括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等,通过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释放,发挥降血压作用。但该方案单一应用对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和延缓心室重构的效果不够显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由丹参和盐酸川芎嗪组成的中成药制剂,可扩张冠状动脉,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心肌充盈功能。本文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和《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7-8];年龄≤70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传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有心脏手术史;合并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脏疾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依从性差;在本研究未结束之前退出或不配合研究;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文号:2022A117)。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53~70岁,平均(62.23±0.66)岁;高血压病程2~4年,平均(3.06±0.34)年。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54~70岁,平均(61.21±0.62)岁;高血压病程2~4年,平均(3.01±0.3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糖降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心电监护等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92,5 mg)口服,10 mg/次,1次/d;厄贝沙坦片(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996,0.15 g)口服,0.15 g/次,1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448,5 mL)治疗,取5 mL本品与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

  两组均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胸闷气短、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血压处于正常范围或下降>10mmHg(1 mmHg=0.133 kPa),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9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血压下降≤10 mmHg,且20%≤LVEF提高<90%;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血压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3 d,采用彩色超声系统(深圳华声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92061257,Labat SE型)检测LVEF,采用汞柱式袖带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3 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经3000 r/min,半径8 cm,离心15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重构指标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3 d,采用彩色超声系统检测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3 d,取离心后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F、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ET-1、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重构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SD、LVEDD、IV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SD、LVEDD、IV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2.5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Hcy、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Hcy、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image.png

  2.6两组治疗后1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image.png

  3讨论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以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病因复杂,病程较长,患者长期血压过高,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脏舒缩功能和泵血能力受损,心排血量减少,心肌收缩力下降,引发心力衰竭,还会过度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刺激心肌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合成,出现心室重构。因此,临床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应减轻心脏前后负荷,调节血管紧张素分泌,改善心肌细胞损伤和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心室重构。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减少醛固酮的生成,降低外周循环阻力,发挥降压作用。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抑制血管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进而降低血压水平。但该联合用药方案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的效果不够显著。

  ET-1与NO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主要活性物质,前者可收缩血管,后者可舒张血管,二者均可通过调节血管舒张和收缩来维持血管功能正常。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LVESD、LVEDD、IV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丹参川芎嗪是从丹参和川芎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的作用。联合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能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肌损伤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CRP、NT-proBNP、Hcy和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丹参酮能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心肌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心功能;丹参素可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川芎嗪可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排血量,增强心肌抗缺氧能力,进而增强心功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丹参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压、心肌重构指标和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

       参考文献:

  [1]时彬,卢运,魏晶晶.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2,50(1):93-97.

  [2]李博,聂晓冬,陈鑫.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心脏重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3):385-388.

  [3]冯秋玲,鲁桓,张奕威,等.贝那普利联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脂及炎性因子指标变化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7):1-2.

  [4]赵红利,耿锋.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血清hs-CRP和BNP水平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1):33-34.

  [5]沙翔,李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6):67-68.

  [6]陈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对心功能、TGF-β1及胶原蛋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6):3845-3848.

  [7]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3):209-220.

  [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5):340-347.

  [9]程德均,王科程,汤祥瑞.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9):1660-1663.

  [10]张新磊,陈晨,徐兢,等.缬沙坦氢氯噻嗪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AngⅡ、NT-ProBNP及CTGF的作用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2):269-273.

  [11]董春放,郑帅军,徐好杰.厄贝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对比[J].哈尔滨医药,2021,41(1):39-41.

  [12]周平,周长文.益气泄肺养血方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5):645-647.

  [13]崔俊霞,冯玲玲,马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高血压引起的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疗效及对血清hs-CRP、IL-6、ET-1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5):1647-1650.

  [14]张慕儿,郭岱年,许彦冰,等.丹参川芎嗪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特别健康,2021(6):100.

  [15]杨倩,吕莉莉,孙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作用机制分析[J].中草药,2018,49(11):2606-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