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在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在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4

2024-12-23 14:51:54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在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6例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8例。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在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6例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8例。参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递质水平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和多巴胺(DA)水平升高,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NE、Ach和DA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低于参照组的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0,P=0.047)。结论: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可改善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意识水平,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早期康复措施;温针灸;颅内血肿清除术;效果

  颅内血肿是指脑内血管破裂,血液在颅内腔隙蓄积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和病理生理变化[1]。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治疗颅内血肿的手术方式,目的是通过开颅手术的方式将颅内血肿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该手术适用于颅内血肿量较大,出现了明显的占位效应,且伴有脑组织受压的情况[2]。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3]。早期康复措施是指在疾病或损伤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早期阶段,为了预防或减轻残疾,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过程[4]。温针灸是一种结合了针刺和艾灸两种中医治疗方法的康复措施。它通常是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将艾绒或艾炷放置在针灸针的针柄上,然后点燃艾绒或艾炷,使热力通过针身传递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温经散寒、补益气血、化瘀止痛的治疗效果[5]。本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在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6例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6];②为首次入院治疗;③生命体征稳定。(2)排除标准:①合并脑部肿瘤;②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③存在癫痫病史;④有颅脑手术史。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image.png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常规健康教育、保护皮肤清洁干燥等。试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干预。(1)早期康复措施。①早期活动: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患者尽早进行床上被动或主动活动,如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进行坐位、站立和行走训练。②物理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电刺激、超声、激光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等,逐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③认知康复: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如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④语言康复:对于出现语言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从简单的发音开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⑤心理支持: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情绪问题,增强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康复。(2)温针灸。①确定穴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本研究选取百会、神庭、太阳。

  ②消毒:对所选穴位进行消毒,预防感染。③针刺:用针灸针刺入所选穴位,深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④艾灸:将艾炷点燃,插在针灸针的针柄上,对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一般每次选择2~3个穴位,每个穴位灸15~20 min。⑤拔针:艾灸完毕后,将针灸针拔出,并对穴位进行轻轻按压,避免出血。2~3次/周,持续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意识水平。于干预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意识水平,NIHSS评分0~46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MMSE评分0~3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意识水平越好。

  (2)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于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Fugl-Meyer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③神经递质水平。于干预前后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使用脑神经递质检测仪检测两组神经递质水平,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和多巴胺(DA)。

  (4)并发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压疮、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NIHSS评分和MMSE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MMSE评分升高,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3两组干预前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两组干预前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E、Ach和DA水平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2.4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创伤或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内或脑与颅骨间的血管破裂。当破裂发生时,血液会在脑内或脑与颅骨间集聚,并对脑组织产生压迫。这种压迫如果不及时解除,会对脑组织造成严重的损害。创伤,包括交通事故、跌落、外力打击等,是造成颅内血肿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头部受到外力作用时,脑内的血管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和血液集聚[7]。另外,一些疾病和病理过程也可能导致颅内血肿的发生,如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血管破裂,从而引发颅内血肿[8]。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治疗颅内血肿的手术方法,其机制是通过开颅手术或微创穿刺技术,将颅内的血肿彻底清除,从而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恢复脑部正常功能[9]。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措施是指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采取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创伤患者的身心康复[10]。早期康复措施在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早期康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早期康复措施包括呼吸训练、肢体被动活动、气压治疗等,可以帮助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2]。其次,早期康复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神经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如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早期康复措施包括物理治疗、针灸、认知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3]。最后,早期康复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颅内血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可能会面临长期的康复过程和后遗症。早期康复措施中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康复。

  温针灸是一种结合了针刺和灸法的中医治疗方法。它通常是指在将毫针刺入人体穴位后,在针柄上插入艾绒或艾炷,然后点燃艾绒或艾炷,使艾灸的热力通过针身传递到穴位和经络中,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3]。温针灸的优点在于它结合了针刺的精确刺激和艾灸的温热效应,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适用于治疗寒凝血瘀、气血虚弱、经络不通等多种疾病,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寒证、虚证、瘀血证等[14]。温针灸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疗法,在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可以体现出以下优势:(1)促进血液循环。温针灸通过在特定穴位施以温和的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这对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因为其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等[15]。(2)缓解疼痛。术后患者常会经历疼痛和不适,温针灸可以作为一种无副作用的方式来缓解这些症状,减少对镇痛药物的需求。(3)调节身体功能: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温针灸可以帮助调节患者的身体机能,包括神经功能的恢复,这对术后康复是非常有益的。(4)减少术后并发症:温针灸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如通过促进肺部功能来预防坠积性肺炎,或通过促进肠道蠕动来预防便秘。(5)提高患者舒适度。与现代医疗手段相比,温针灸更加人性化,可以提高舒适度,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术后恢复治疗。(6)辅助康复:术后康复阶段,温针灸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包括肢体功能恢复和认知功能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提示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可改善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意识水平。干预后,试验组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提示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后,试验组NE、Ach和DA水平高于参照组。提示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可改善患者神经递质水平。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提示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具有较高安全性,与师惠娟[16]研究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措施联合温针灸可改善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意识水平,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殷骏,吴高远,钱洪波.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后生活质量多因素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0,28(4):333-338.

  [2]李宝民,张清平,曹向宇,等.高血压性脑出血与脑微出血的相关影像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2):171-174.

  [3]于雪.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微创穿刺术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6):238-240.

  [4]陈小风.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5):56-58.

  [5]谢银光.中医针灸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7(2):92-94.

  [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6):435-444.

  [7]李延喜,郭世文.微创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脑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2):166-168.

  [8]张山,武一平,祁红辉,等.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的疗效比较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5):113-117,127.

  [9]张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脑功能促醒干预的临床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4):67-69.

  [10]胡蓉,邓凯文,陈青,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2(9):1530-1535.

  [11]肖世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9):222-225.

  [12]李晓芳.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4):705-706.

  [13]于洪江,刘洋,于长新,等.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及对患者肢体运动、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7):1340-1343.

  [14]于海州.温针灸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4):50-52.

  [15]马慧,程建斌.温针灸结合推拿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神经递质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3):149-153.

  [16]师惠娟.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