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体重指数与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论文

体重指数与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论文

8

2024-12-20 16:20:22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半月板损伤并在本院以关节镜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测定的BMI差异分作三组:A组(BMI在18.5~23.9kg/m2)48例、B组(BMI在24.0~27.9kg/m2)30例、C组(BMI>28.0kg/m2)22例。患者均采取关节镜手术治疗方式。对各组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3个月、4个月随访,评价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对比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情况,分析BMI同半月

        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半月板损伤并在本院以关节镜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测定的BMI差异分作三组:A组(BMI在18.5~23.9kg/m2)48例、B组(BMI在24.0~27.9kg/m2)30例、C组(BMI>28.0kg/m2)22例。患者均采取关节镜手术治疗方式。对各组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3个月、4个月随访,评价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对比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情况,分析BMI同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相关性。结果针对各组患者的术后随访情况,术后随访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逐渐提高,术后1个月、3个月及4个月的HSS评分,A组评分高于B组,B组评分高于C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比B组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比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BMI同术后并发症及复发均呈正相关关系(r=0.415,0.488,P<0.05)。结论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手术,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可以得到改善,且BMI水平低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BMI同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的预后呈正相关。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体重指数;关节镜术;并发症;复发;相关性

  0引言

  半月板损伤在膝关节损伤中较为常见,常会造成疼痛以及关节的障碍表现。对此疾病一般以关节镜的手术予以治疗,而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也一直都困扰着医护人员,成为关注焦点内容。体重指数(BMI)往往反映身体状况,并且可作为区分正常及肥胖者的依据,研究显示BMI也与关节或xx损伤有很大关联。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BMI同半月板损伤行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后续复发有直接关联,而也有部分研究表明相互间并不存在关联性。同时,在国内外关于BMI同半月板损伤类型及严重度的研究报道较少,相对比较浅显,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基于现有研究局限的问题,本研究选择半月板损伤手术者,探析BMI同并发症、复发关联,希望改善预后,具体研究统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半月板损伤并在本院以关节镜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BMI分成A组(BMI在18.5~23.9kg/m2)48例、B组(BMI在24.0~27.9kg/m2)30例、C组(BMI>28.0kg/m2)22例。A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为20~55岁,平均(38.41±2.48)岁。B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38.28±2.52)岁。C组:男14例,女8例;年龄21~55岁,平均(39.01±2.41)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相关检查确诊半月板损伤;②年龄为17~55岁,未接受任何治疗;③同意接受治疗且无手术禁忌证;④患者知情并在同意书签字。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治疗、病历资料不完整及术后无法随访者;②严重骨性关节炎或交叉韧带损伤未经修复者;③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者;④精神疾病及手术禁忌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采取经关节镜下手术方式治疗半月板损伤。基本操作为:经由膝关节的前内侧以及外侧方向进入,手术麻醉后将患肢抬高,止血带充气后设定压力大小在40kPa。然后将生理盐水注入关节腔,用探头检查关节腔内的组织结构,包括髌上囊、髌骨和胫骨关节面,以及股骨内外侧髁和关节间隙。发现撕裂的半月板游离部分,用蓝钳夹取出。如有夹取不到的部分使用电烧清除。同时,使用刨削刀修整半月板的边缘,并吸取夹除的组织,以及松解关节内粘连组织。手术结束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关节腔,检查关节的弹响和绞锁表现。然后在腔内放置负压引流管,进行双侧伤口的缝合,并覆盖无菌敷料。最后,用弹性加压带包裹患膝并固定下肢伸直位调整护具。术后的24~48h,自行对患膝进行冷敷。

  在术后48h内,根据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决定是否拔除引流管。术后24h,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以及踝关节的活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并减轻肿胀。术后第2d,进行直腿抬高锻炼、踝关节的伸屈以及踝关节背伸,并可以拄拐下地负重行走。术后1周左右,摆脱拐杖开始正常步行,但不要负重,2~3周后可以恢复日常生活和轻度工作,但仍不能负重。术后3周,开始进行耐力训练,但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术后6~8周,可以独立行走和进行跑步。对于进行半月板缝合的患者,需要外固定膝关节2周,并逐渐增加肌肉力量锻炼,直到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1.3观察指标

  在术后的4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在随访的1个月、3个月、4个月观察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膝关节功能的评估主要使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标准。评分结果:80~100分表示患者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被评价为优;70~89分表示患者膝关节功能基本上已经恢复,但存在轻度疼痛,被评价为良;60~69分表示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所恢复,但活动受限,被评价为中;分数低于60分表示患者膝关节功能没有得到恢复,且严重受限,被评价为差。除此之外统计各组术后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M(P25,P75)];而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了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计数资料使用了卡方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膝关节功能

  在术后所随访膝关节相应评分显示升高,其中不同随访时刻,得分以A组最高,C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

  随访发现,A组的并发症、复发率最低,C组最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相关性

  采用Pearson的相关性分析得知,BMI同发生并发症、复发都为正相关的关联(r=0.415、0.488,P<0.05)。

  3讨论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技术,通过关节镜的显微镜下进行操作,用以修复或治疗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半月板损伤关节镜具有微创性,手术只需小切口,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创伤和损伤,术后疼痛相对较轻,恢复时间更快。手术过程中,医生只移除或修复受损的部分组织,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健康组织,减少了后期关节活动度和稳定度的影响。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可以有效地修复或去除损伤的半月板组织,恢复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有助于减轻疼痛,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关节镜的手术针对BMI不同者半月板损伤,观察手术的预后情况,经随访膝关节的功能评分表现都提高,并且BMI处在正常值范围获得更明显的改善结局。分析原因是BMI的正常,说明身高以及体重处在合适状态,合理的体重能减轻局部关节损伤或者压力,这样使得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更快恢复,并发症以及复发也相应地下降。处在正常范围BMI值还可以使患者获得更早康复训练以及活动的支持,缓解疼痛以及助力功能改善。在本研究中,显示术后不同BMI者都有并发症以及复发的情况,但是A组最低,而相关性的研究反映BMI也与术后发生并发症、复发有直接联系。上述的结果主要是显示高BMI的半月板损伤者,具有组织脂肪沉积情况,发生创伤以及出血风险也会增加,而且高BMI的术后恢复也更加重康复的难度,肥胖的情况引起关节负荷增加,关节部位炎症以及疼痛的增加,引起康复延迟问题出现。高BMI的患者,因为身体灵活性的原因,在患病的情况下自主xx的意愿降低,错过功能恢复的合适时机,功能改善的可能性也下降。基于以上结果,说明对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者,BMI可影响手术的预后,对于高BMI的患者实施手术,需要做好术后并发症防范以及预防复发的处理,同时术后也保持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取得良好的预后。

  综上所述,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下手术,不同BMI水平会造成不同并发症及复发预后,较高水平的BMI预后表现不佳,正常水平BMI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更低。

     参考文献:

  [1]罗奋棋,林院,徐杰.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3):133-138.

  [2]邓翔天,胡宏志,张祎然,等.基于术前CT预测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外侧半月板撕裂的影像学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2):106-110.

  [3]黄亮达,李凌峰,张铁骑,等.不同Schatzker分型胫骨平台骨折与外侧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1):3018-3020.

  [4]Charles T,Tayrac R D,Campagne-Loiseau S,et al.Serious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s after pelvic organ prolapse surgery for 2,309 women in the VIGI-MESH registry[J].European Urology,2021,79:S541-S542.

  [5]罗美杰,董伟芹,董胜莲,等.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体重指数对关节症状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3):632-634.

  [6]李佳,赵峰,董威,等.对体质指数与牛津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疗效关系的探讨[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3,8(4):224-228.

  [7]徐兴全,刘玉宝,孙梓荧,等.股骨髁间窝宽度指数在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与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差异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2):122-126.

  [8]刘晖,宋清华,祝明慧.膝关节肌力与体重比指数对高龄老年人行走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3):3173-3175.

  [9]Malik N A,Khan J S,Rasheed G.Frequency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after extracapsular dissection of benign tumors of the parotid[J].The Professional Medical Journal,2021,28(7):983-986.

  [10]刘莉,谢国省,李鹏程,等.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术后疼痛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4):4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