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

2024-12-20 16:08:0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差异对疗效的影响。方法目的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AECOPD患者,以给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取糖皮质激素口服用药的35例为口服组,采取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用药的35例为静滴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预后指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静滴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口服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差异对疗效的影响。方法目的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AECOPD患者,以给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取糖皮质激素口服用药的35例为口服组,采取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用药的35例为静滴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预后指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静滴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口服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预后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后,静滴组用力肺活量、最大呼吸峰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口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口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较静滴组的22.86%(8/35)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予以AE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口服及静脉滴注用药均可发挥良好作用,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预后,但二者相较,以静滴用药效果更佳,口服用药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糖皮质激素;口服用药;静脉滴注;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性持续气流受限,且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急性加重期COPD(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为病情急剧恶化阶段,可引发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若未能及时干预可引发严重肺功能损伤。肺组织异常炎症反应是AECOPD的主要发病机制,疾病发生后,可于短时间释放大量炎性介质,持续损害已病变肺组织,急速降低肺功能,使病情恶化。当前临床针对AECOPD的治疗以药物控制炎症反应、改善病情、提升肺功能为主要目的,并以糖皮质激素为常用治疗药物。但当前临床针对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的给药方式仍有一定争议。对此,为分析安全有效的糖皮质激素用药方式,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实施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的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AECOPD患者,以给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口服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2~77岁,平均(63.67±5.55)岁;COPD病程2~17年,平均(8.12±2.35)年;AECOPD病程4~12 h,平均(8.12±2.03)h。静滴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3~78岁,平均(63.70±5.61)岁;COPD病程2~18年,平均(8.15±2.42)年;AECOPD病程4~13 h,平均(8.15±2.07)h。两组上述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邳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核准(PZSZYY-LL-2023-05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6]中诊断标准一致,且处于急性加重期;②近期(1个月内)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经历;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对研究用药过敏者;②伴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或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者;③并严重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④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⑤并支气管哮喘者;⑥中途擅自停药或退出研究者。
1.3治疗方法
入院患者均行吸氧、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口服组糖皮质激素口服用药:予以甲泼尼龙片(国药准字H20020224;规格4 mg)口服治疗,单次用药剂量32 mg,1次/d。持续用药7 d。
静滴组滴注用糖皮质激素: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10098;规格0.5 g)静脉滴注,第1~3天剂量1 mg/(kg·d),第4~7天剂量0.45 mg/(kg·d)。持续用药7 d。
1.4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结合患者疗程结束后恢复情况评价,以体征、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等)显著改善,肺功能指标基本复常,或较治疗前改善幅度>80%为显效;以体征、症状好转,肺功能指标改善,或较治疗前改善50%~80%为有效;症状、体征无变化,肺功能指标改善<50%,或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预后指标:以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在治疗前后测定评价,MMRC:0~4分,0分为剧烈活动呼吸困难、1分为着急/走缓坡时呼吸困难、2分为正常走路呼吸困难、3分为步行几分钟便需停下休息、4分为因呼吸困难而难以离家(或难以脱机),评分越低越好。CAT:8~40分,涉及8项内容(咳嗽、咳痰、运动、胸闷、睡眠、情绪、精力、日常活动),每项1~5分,评分越低越好。
肺功能:以肺功能测定仪治疗前后测定如下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吸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胸痛、血压升高、血糖升高。
1.5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预后指标、肺功能)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取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静滴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口服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对比
治疗前后两组MMRC、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
治疗前后两组FVC、PEF、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口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1%)较静滴组(22.8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见表4。
3讨论
COPD为威胁中老年生命健康的常见呼吸系统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病死率。COPD发生早期阶段,由于肺部的代偿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病情表现并不明显。但如果发展成急性加重期,病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当AECOPD发作时,大量炎性物质会被释放,导致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肺部炎症,主要症状有气道阻塞、炎症反应。在临床上,针对AECOPD治疗中常使用糖皮质激素行辅助治疗。糖皮质激素的抗过敏、抗病毒和抗炎作用显著,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肺损伤、支气管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而目前糖皮质激素临床给药方式较多,涉及口服、雾化、静滴等多种形式,研究显示,口服糖皮质激素生物利用度较高,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可发挥较理想的作用。而相关研究也显示,糖皮质激素口服与静脉滴注治疗AECOPD效果相近,但相较静脉滴注,口服用药费用更低,不良反应更少,且可减少输液带来的不便。
本次研究显示,静滴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较口服组的88.57%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二者疗效相近,但静脉滴注用药药效更持久,故临床疗效略有提高。同时,治疗前后,两组MMRC评分、CAT评分、FVC、PEF、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两种用药方案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预后恢复。此外,口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较静滴组的22.86%更低(P<0.05);在廖向飞等研究中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较参照组的28%更低(P<0.05),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提示相较静脉滴注,口服用药不良反应更少,且相较静脉滴注,口服用药更简单、方便,可减少静脉输液引发的不便与机体不适感。具体分析可见,糖皮质激素用量与不良反应间紧密相关,即大剂量用药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而静脉给药剂量相对较大,药效持续时间较长,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更高。故需在用药期间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护,以保障用药安全性。另外,本次研究并未比较全身用药及局部用药,且研究例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后续还有待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予以AE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预后,但静脉用药疗效相对较好,而口服用药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张李,黄毅.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1):1326-1327.
[2]赵建,严婷,倪英.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2):161-163,167.
[3]罗诚,甄兆.不同给药方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5):41-43.
[4]莫赵芳,谢梦玲.糖皮质激素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指标的影响[J/CD].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8):58-60.
[5]韩海峰.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6):2577-2578.
[6]中华中医药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115-116.
[7]段治伟.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AECOPD对肺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7):771-773.
[8]陈晓飞,王华英,俞万钧.不同疗程及给药方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9):1042-1044.
[9]朱辉,何福,程宇晴,等.不同给药途径的糖皮质激素在南疆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20):55-57.
[10]肖文香,李静,刘红梅.三种给药方式的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9):50-53.
[11]侯平.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大医生,2019,4(13):139-140,153.
[12]范振镇.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9):35-37.
[13]范冠清.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3):162-163.
[14]韩金霞,钱瑜琳.糖皮质激素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相关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22,43(12):1561-1567.
[15]廖向飞,杨伟忠,李利平.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4):31-33.
[16]翟峰.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对照分析[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0):65.
[17]肖聪,龚享文,陈优梅,等.糖皮质激素配合特布他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9):2535-2539.
[18]杨广林.雾化吸入和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J].智慧健康,2019,5(24):155-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