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汤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寒凝气滞型胃痛的临床效果论文

2024-12-20 11:53:2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三合汤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寒凝气滞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寒凝气滞型胃痛患者。根据抛硬币法将其均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55例。西药组给予铝碳酸镁片,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三合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西药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腹疼痛、反酸、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嗳气评分均降
【摘要】目的:观察三合汤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寒凝气滞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寒凝气滞型胃痛患者。根据抛硬币法将其均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55例。西药组给予铝碳酸镁片,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三合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西药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腹疼痛、反酸、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嗳气评分均降低,联合组上腹疼痛、反酸、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嗳气评分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4周后,两组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降低,联合组NRS评分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降低,联合组IL-6、TNF-α、PCT水平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凝气滞型胃痛患者应用三合汤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效果显著,明显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三合汤铝碳酸镁片胃痛炎症因子
胃痛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包括寒凝气滞、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其中寒凝气滞证型胃痛尤为常见,其主要症状包括胃脘冷痛、遇寒加重、口淡不渴等。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该病,铝碳酸镁片是抗酸、抗胆汁的胃黏膜保护剂,能够迅速缓解胃部疾病,但是有一定的药物副作用,且效果欠佳。中医认为,寒凝气滞证型胃痛是由于寒邪侵袭导致气机阻滞,影响胃气通降功能,故胃脘部出现胀满疼痛。三合汤具有调和营卫、解肌散邪的作用,并且研究发现,其能够通过综合调理身体内部环境,改善胃肠功能。鉴于此,本文为观察三合汤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寒凝气滞型胃痛的临床效果,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寒凝气滞型胃痛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寒凝气滞型胃痛患者。纳入标准:参照《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的标准确诊;经钡餐、纤维胃镜等检查可见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病变。排除标准:伴有神经类疾病;消化道肿瘤或溃疡胃穿孔;未完成规定疗程治疗。根据抛硬币法将其均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55例。西药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34~55岁,平均年龄(45.10±9.23)岁;病程10~25 d,平均病程(17.12±5.07)d;体重指数(BMI)19~24 kg/m2,平均体重指数(22.06±1.92)kg/m2。联合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34~56岁,平均年龄(45.15±9.27)岁;病程10~25 d,平均病程(17.21±5.10)d;BMI 19~24 kg/m2,平均病程(22.03±1.9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认证,患者知晓并同意此研究。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40,规格:10 mg]治疗,口服,10 mg/次,1次/d,连续治疗4周。
西药组给予铝碳酸镁片(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189,规格:0.5 g)治疗,餐后1 h口服,1.0 g/次,3次/d,连续治疗4周。
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三合汤治疗。三合汤组方:取丹参、百合各30 g,茯苓15 g,乌药、黄芪各12 g,香附、白术各10 g,高良姜、檀香各9 g,砂仁5 g,用水煎至400 mL,早晚各服用1次,1次/d,连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根据《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的标准,治疗4周后,患者疼痛、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基本消失,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指数≥95%为痊愈;患者疼痛、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显著改善,70%≤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指数<95%为显效;患者疼痛、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均好转,30%≤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指数<70%为好转;未达上述标准,甚至病情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从上腹疼痛、反酸、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嗳气等方面评估中医症候,每项评分0~6分,评分越高,中医症候越严重。(3)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后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估疼痛程度,总分10分,评分高,疼痛严重。(4)炎症因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采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静脉血5 mL,利用高速离心机(湖南凯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KH19A),以4 000 r/min的速度离心3 min后取上清液,并利用酶标分析仪(德朗公司,型号:DR-200B),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试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5)药物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便秘、恶心呕吐、头痛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上腹疼痛、反酸、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嗳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腹疼痛、反酸、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嗳气评分均降低,联合组上腹疼痛、反酸、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嗳气评分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4周后,两组NRS评分降低,联合组NRS评分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IL-6、TNF-α、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PCT水平均降低,联合组IL-6、TNF-α、PCT水平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联合组便秘、恶心呕吐、头痛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西药组恶心呕吐、头痛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647)。
3讨论
寒凝气滞型胃痛主要症状包括胃脘冷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水、口淡不渴等,患者通常存在寒凝和气滞两种病理变化,寒凝是指寒邪凝滞,导致胃部气血运行不畅,而气滞则是指胃部气机不畅,导致疼痛。西医临床上常用口服药物治疗,其中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能够抑制胃酸分泌,铝碳酸镁片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两者联合被广泛应用于胃痛患者治疗中。但是近来临床研究发现,西药治疗胃痛仅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停药后易复发,且长期服药存在不良反应,患者易出现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寒凝气滞型胃痛是由于胃部寒凝、肝郁气滞造成的,常伴随有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弦紧等症状,应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治疗为主。三和汤是《圣济总录》中的一个方子,具有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本次研究显示,联合组(98.18%)较西药组(83.64%)的总有效率高;治疗4周后两组上腹疼痛、反酸、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嗳气积分均降低明显,联合组较西药组更低;治疗1周、2周、4周后NRS评分逐渐降低,联合组较西药组更低。提示说明寒凝气滞型胃痛患者应用三合汤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效果显著,明显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和疼痛程度。分析原因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铝碳酸镁片能够中和胃酸,与胆酸结合,持续阻止胃蛋白酶损伤胃黏膜,缓解损伤胃组织,减轻疼痛。加上三合汤以丹参、百合、黄芪为君药,起到补气固表、活血化瘀的作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为臣药;乌药和香附主要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白术则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作用;高良姜和檀香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砂仁则具有温脾祛湿、开胃止呕等作用;多药共奏补气活血、行气止痛、温胃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降低中症候候积分。
另外,IL-6是重要炎症因子,TNF-α能够诱导多种炎症因子释放,PCT与机体感染程度相关。本次研究显示,治疗4周后两组IL-6、TNF-α、PCT水平均降低明显,联合组较西药组更低。提示说明寒凝气滞型胃痛患者应用三合汤联合铝碳酸镁片可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原因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与铝碳酸镁片协同降低胃酸水平,修复胃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加上三合汤补气活血、行气止痛、温胃散寒,进一步修复胃损伤,促进胃功能恢复,同时现代药理学分析,丹参、百合、黄芪、乌药、香附、砂仁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且黄芪、乌药能够促进身体白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进一步降低炎症反应。更为重要的是,联合组(便秘、恶心呕吐、头痛各1例)和西药组(恶心呕吐、头痛各1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和3.64%,两组相近。提示说明三合汤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寒凝气滞型胃痛患者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寒凝气滞型胃痛患者应用三合汤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效果显著,明显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吴千言,章莹,王飞,等.国医大师伍炳彩治疗胃脘痛用药规律分析[J].中医药导报,2023,29(9):91-95.
[2]杨林辉,郭志娟,向姝.聚普瑞锌颗粒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肠化生的临床疗效[J].武警医学,2021,32(5):389-392.
[3]何仕平,谢家强.柴胡舒肝散联合针灸治疗肝郁气滞型胃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3,38(15):2989-2992.
[4]张蕾.药灸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76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6):44-46.
[5]张声生,周强.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医杂志,2017,58(13):1166-1170.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8-129.
[7]李燕兰,费梅香,周莹,等.改良隔盐灸盒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6):45-48.
[8]王娟,黄惠芬,王凤玲.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6):752-754.
[9]兰文,王皖,刘雁鸣,等.铝碳酸镁咀嚼片及铝碳酸镁颗粒动态抑酸曲线研究[J].中南药学,2023,21(10):2602-2605.
[10]勾圣乐,李永成.通阳泄浊化瘀通路方联合西药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21,39(12):112-115.
[11]姚玉玺,齐宝云,董荣芬.基于黄元御脾升胃降学说探讨胃痛证治[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2,44(12):1448-1450.
[12]黄亚彬,陈恳,李锋,等.新加三合汤辅助瑞巴派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对中医症候,溃疡愈合与消化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11):115-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