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4-12-13 16:00:4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RSwNP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观察组给予鼻内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鼻腔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RSwNP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观察组给予鼻内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鼻腔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纤毛输送率(MTR)升高,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均降低,观察组MTR高于对照组,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鼻窦炎相关症状、鼻部症状、情感障碍、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均降低,观察组鼻窦炎相关症状、鼻部症状、情感障碍、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wNP患者应用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可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鼻腔气流、嗅觉功能、纤毛传输功能,促进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微创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嗅觉功能鼻腔气流纤毛传输功能安全性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属于一种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其伴有多种临床表现(鼻塞、流涕等),且病程长、反复发作,可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现阶段,传统手术是临床治疗CRSwNP常采用的方案之一,其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其在应用中属于半盲目操作,故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鼻内镜微创手术属于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其是在鼻内镜指导下清除病变组织,具有创伤低、手术视野大等优势,可对症治疗CRSwNP,但目前关于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CRSwNP的可行性及对患者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CRSwNP的可行性及对患者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RSwNP患者。纳入标准:与《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内容一致;经影像学检查等诊断确诊,并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有明确的手术指征;首次接受手术等。排除标准:近期接受相关治疗;鼻部手术史;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肝肾、造血系统等);合并其他鼻部疾病等。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30.58±6.67)岁;男42例,女18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1.86±0.39)年;体重指数(BMI)19~26 kg/m2,平均BMI(21.58±1.76)kg/m2。观察组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30.63±6.72)岁;男41例,女19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1.85±0.31)年;BMI 18~26 kg/m2,平均BMI(21.66±1.73)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专业的审核后准许实施,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的相关内容均详细了解,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术前准备:术前7 d,予以两组患者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Glaxo Wellcome,S.A.,国药准字HJ20140117,规格:50μg×60喷),早晨用药,200μg/d,每个鼻孔各2喷。并于术前3 d,予以糖皮质激素药物、负压洗鼻处理。
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在麻醉后,将中鼻甲的后半部进行切除,并将蝶窦口充分暴露,而后进行切除蝶窦前壁,开放前筛窦、筛窦与额窦口,并将上颌窦口扩大后,去除鼻息肉、病变组织、脓液,术毕,覆盖术口(使用止血纱布),并填塞医用海绵,同时予以患者常规预防感染干预。
观察组给予鼻内镜微创手术。在麻醉后,取仰卧位,先使用鼻内镜(浙江天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B0112)将鼻息肉切除,再做弧形切口(于钩突下),并将钩突切除,筛泡打开后,并显示野口,使得上颌窦、蝶窦开放,扩大上颌窦口后,将病变组织、脓液去除,术后处理同对照组。
两组均随访6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依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评价临床疗效。治愈为窦口经检查完全开放,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脓性分泌物;有效为窦口经检查开放良好,疾病症状显著改善,脓性分泌物显著减少;无效为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2)围手术期指标:统计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3)鼻腔功能: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鼻腔功能。术前及术后6个月,使用T&T嗅觉功能检查法检测两组患者的嗅觉功能,其评定标准为正常(-1.0~1.0分)、轻度损伤(1.1~2.5分)、中度损伤(2.6~4.0分)、重度损伤(4.1~5.5分)、完全丧失(>5.5分);使用鼻阻力仪(ATMOS Medizintechnik,型号:Diagnostic Cube)检测两组患者的鼻气道总阻力,以评估其鼻腔气流状况;使用糖精试验检测两组患者的纤毛输送率(MTR)。(4)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价,其包括4个方面:鼻窦炎相关症状(0~12分)、鼻部症状(0~18分)、情感障碍(0~18分)及睡眠障碍(0~12分),总分0~60分,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得分越高。(5)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情况。包括鼻腔粘连、感染、出血、鼻中隔穿孔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鼻腔功能比较
术后6个月,两组MTR升高,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均降低,观察组MTR高于对照组,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比较
术后6个月,两组鼻窦炎相关症状、鼻部症状、情感障碍、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均降低,观察组鼻窦炎相关症状、鼻部症状、情感障碍、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CRSwNP主要是由多种因素(感染、呼吸道变态反应等)影响所致,若未给予及时对症治疗,则易引发嗅觉、呼吸道病变等,从而对患者生活、社交等造成严重影响。传统手术属于一种开放性手术,其虽可对CRSwNP的病灶予以针对性切除,以控制病情,但其在应用中术中视野不清晰与不准确,可导致部分患者发生并发生症及疾病复发。
鼻内镜微创手术是在内镜指导下,对鼻部组织结构进行详细解剖观察,以有利于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鼻腔黏膜,促进内环境稳定,缩短恢复时间,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以尽可能减轻手术损伤,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两组鼻窦炎相关症状、鼻部症状、情感障碍、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均降低,观察组鼻窦炎相关症状、鼻部症状、情感障碍、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CRSwNP患者,可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与杨立祝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嗅区黏膜分布于上鼻甲及部分中鼻甲内侧面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当机体发生CRSwNP时,炎症反应可对嗅区黏膜造成炎性刺激,从而使得嗅觉功能出现退行性改变;鼻黏膜具有过滤吸入气体颗粒的作用,也能调节吸入气体温度与湿度的效果,纤毛传输功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与患者应激反应、鼻黏膜炎症症状密切相关,也是评价CRSwNP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CRSwNP患者多伴有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可使得鼻腔气流受限,并表现为鼻气道总阻力增大。鼻内镜微创手术可通过清晰观察CRSwNP病变情况,以在直视下将病灶组织清除,并减轻手术对鼻部造成的损伤,促进通气功能、纤毛功能恢复,进而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鼻腔气流、嗅觉功能、纤毛传输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两组MTR升高,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均降低,观察组MTR高于对照组,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CRSwNP患者可有助于改善其鼻腔气流、嗅觉功能、纤毛传输功能,与白晓明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本研究有一些不足之处(样本量少、中心单一等),基于此临床可纳入更多的样本量,进行更为深入的、多中心的研究,进而为临床上CRSwNP患者应用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CRSwNP患者,可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鼻腔气流、嗅觉功能、纤毛传输功能,促进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朱谦,马婕,石崧.鼻内镜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浸润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远期疗效及鼻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3,47(2):213-214.
[2]王雅堂,杨见明,许海艳.鼻内镜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浸润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远期疗效及鼻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0):87-91.
[3]李建玲,冯小宝.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及对患者鼻腔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11):1548-1551.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92-94.
[5]王占江,刘飞.内镜下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7):1172-1175.
[6]张丽川,孙敬武,李希平,等.内镜鼻窦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转归的影响[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33(8):713-717.
[7]刘蓉蓉.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并鼻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2):3895-3897.
[8]谭浠.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对鼻腔气流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3):336-338.
[9]杨立祝,林张楠.鼻内窥镜下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5):220-222.
[10]张莹,王建波,陈建东,等.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手术前后VEGF、Eotaxin、黏蛋白MUC5AC表达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7):90-93.
[11]田秋实,初腾,逄明杰.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对嗅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1,25(2):341-344.
[12]白晓明.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应激反应及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25(10):569-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