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半夏泻心汤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分析论文

半夏泻心汤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分析论文

9

2024-12-13 15:06:3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应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78例作为课题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不同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均等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选用西药(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为西医组(39例),另外一组选用中药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为中医组(39例)。记录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比较相关指标数据。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烧心、嗳气、反酸、胸痛)均

  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应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78例作为课题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不同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均等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选用西药(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为西医组(39例),另外一组选用中药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为中医组(39例)。记录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比较相关指标数据。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中医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烧心、嗳气、反酸、胸痛)均明显低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中医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将半夏泻心汤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临床效果

  0引言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胃容物反流到食管、口腔为主要病理特征。发病后,患者多会出现烧心、嗳气、腹部胀痛等明显症状。胃食管反流病的诱发因素繁多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精神压力过大、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作息不规律以及xx量过少或过多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近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比率也在不断提升,尤其老年患者的人数增长较为迅速,以60~75岁的患者为主要发病群体。由于胃食管反流病早期的症状不甚明显,很容易被患者忽略,再加上老年患者的机体各项机能均在逐步衰退,若未能及时接受治疗,随着病情加重,极易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癌等。目前,在临床治疗中,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方案通常为药物疗法。常用药物包括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等,但临床实践显示,上述药物尽管能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但若长时间应用不仅会诱发多种不良反应,且停药后很容易复发,增加患者的痛苦与不适。因此,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现如今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半夏泻心汤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中的治疗效果展开探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78例作为课题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不同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均等分成两组,即西医组(39例)与中医组(39例)。西医组:女18例,男21例,年龄为62~83岁,平均(70.27±3.46)岁,患病时间为0.5~2.5年,平均(1.23±0.42)年。中医组:女17例,性22例,年龄为63~82岁,平均(69.85±3.75)岁,患病时间为0.5~2.0年,平均(1.18±0.3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胃食管反流相关诊断标准;②符合胃食管反流中医症状标准。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损伤;②药物过敏史;③患者及家属不愿配合。

  1.2方法

  西医组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湖南方盛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103295,规格:20mg/片)进行治疗,单次服用剂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每天用药1次即可,连续药物治疗4周后,对疗效展开评价。

  中医组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法进行治疗,基础方剂如下:甘草、大枣、黄连各6g,干姜9g,黄芩9g,半夏12g、人参10g。若患者伴有肝胃气滞,则需添加香附与郁金各10g;若患者伴有寒邪犯胃,则需添加香附、吴茱萸、高良姜各10g,并将基础方中的黄连与黄芩去除;若患者伴有胃阴亏虚,则需添加石斛、北沙参、麦冬各10g;若患者伴有胃热炽盛,则需添加蒲公英与炒山栀各10g;若患者伴有胃肠食滞,则需添加神曲、山楂各10g,鸡内金30g;若患者伴有胃络淤阻,则需添加降香、赤芍、丹参各10g;若患者伴有脾胃虚寒,则需先将基础方中的黄芩与黄连去除后,再添加桂枝与饴糖各10g。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处方后,将所有药材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熬煮,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连续药物治疗4周后,对疗效展开评价。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用药后,与疾病相关症状,体征完全消退;显效:用药后,与疾病相关症状,体征基本消退;有效:用药后,与疾病相关症状,体征正在逐步消退;无效:未达到上述效果。

  (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烧心、嗳气、反酸、胸痛的单项评分最高均为3分,分值随着症状的加重而增加。

  (3)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本次研究为依据,设置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展开调查,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分值超过85分),基本满意(分值超过60分,未达到85分),不满意(分值未满60分)。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课题研究情况作为基础,设置相应的数据库,总结分析结果,并通过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1.0对研究数据进行对比,(x—±s)代表方差值,[n(%)]代表概率值,χ2值及t值进行检验。如对比结果符合(P&lt;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医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1。

image.png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

  中医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2。

image.png

  2.3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中医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3。

image.png

  3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胃及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乃至口腔,伤及食管黏膜,增加食管炎、食管糜烂、溃疡等不良症状的发生。大量的实践研究证实,我国近年临床接收的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且以老年患者居多,严重干扰了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食管结构异常改变、清除功能下降、抗反流作用降低以及食管黏膜受损等因素均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病在发病早期通常不会出现典型症状,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略。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逐渐出现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由于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身体机能也在逐渐衰退,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程随之加长,不适症状尤为显著。究其原因多是老年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较低,早期发现腹痛、嗳气等不良反应不会联想到疾病的发生,多会自行购买其他治疗药物,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既往临床针对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多会选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等西药进行治疗,但西药疗法不仅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一旦病情好转停药还极易导致病情再次发作。因此,相关研究一直在致力于研发一种更加有效,安全,且不容易复发的治疗方法。随着中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中医药治疗给予了高度关注。中药疗法以效果理想,不良反应低等优势被临床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本次研究中,为中医组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法进行治疗后组间比较,中医组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西医组(71.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中医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烧心:0.xx±0.07、嗳气:0.71±0.08、反酸:0.70±0.17、胸痛:0.71±0.15)均明显低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中医组患者的满意度(97.44%)明显高于西医组(82.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提示半夏泻心汤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半夏泻心汤是由多种中药材组成的中药方剂,其中所含的半夏具有化痰降逆除痞作用,黄连、黄芩具有清热除湿作用,人参、红枣具有补脾益气作用,干姜温中散寒,甘草调和诸药,整方使寒去热清,升降复常,不仅有助于胃酸分泌的调节与胃肠动力的改善,还能对胃黏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达到消除食物反流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应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麦芳雄,张香兰,马贞,等.半夏泻心汤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0):4983-4985.

  [2]卢清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长期行质子泵抑制剂干预治疗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肠道菌群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6):122-124.

  [3]岳建华,李娜,季锋,等.循证护理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157-160.

  [4]郭凡菱,黄红英,陈晋超,等.双歧杆菌治疗质子泵抑制剂致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的效果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6):815-819.

  [5]张国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0,35(5):319-321.

  [6]张雅菲,方立峰.食管测压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及相关特点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7):811-813.

  [7]王阳,赵燕颖,徐涛,等.兰索拉唑口崩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4):98-99.

  [8]王华.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J].智慧健康,2019,5(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