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RGS1在不同反应性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及影响论文

RGS1在不同反应性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及影响论文

9

2024-12-13 14:06:4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究G蛋白信号转导调控因子1(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ling1,RGS1)在不同反应性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及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12月于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90例不孕症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研究。根据卵巢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刺激性做出的卵巢不同反应性分为卵巢低反应组(n=30)、高反应组(n=30)、正常反应组(n=30)。比较3组RGS1的表达水平,分析RGS1的表达水平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结果高反

  [摘要]目的探究G蛋白信号转导调控因子1(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ling1,RGS1)在不同反应性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及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12月于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90例不孕症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研究。根据卵巢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刺激性做出的卵巢不同反应性分为卵巢低反应组(n=30)、高反应组(n=30)、正常反应组(n=30)。比较3组RGS1的表达水平,分析RGS1的表达水平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结果高反应组RGS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反应组与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GS1表达水平越高,卵巢反应性越高,二者呈正相关(r=0.49,P<0.001)。结论RGS1在不同反应性卵巢颗粒细胞中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关键词]G蛋白信号转导调控因子1;卵巢反应性;卵巢颗粒细胞

  卵巢颗粒细胞从卵子产生开始,通过细胞之间的基质形成缝隙连接,和卵子产生联系,输送营养促进卵子的生长、成熟及排卵。颗粒细胞对卵子的作用包括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和调节、生长因子,特别是围绕着卵子的颗粒细胞,能有效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发育。颗粒细胞上的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受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regulated G pro⁃tein signal,RGS)的调控。RGS能对细胞分化、生长、凋亡、迁移以及肿瘤生长等生理功能的调节。研究发现G蛋白信号转导调控因子1(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ling 1,RGS1)对哺乳动物卵巢表面的受体具有调节作用,能促进排卵和黄体细胞退化,对促进卵母细胞成熟意义重大,但RGS在人卵泡颗粒细胞中的具体调节机制没有确切报道,其在卵巢中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都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RGS1在不同反应性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为辅助生殖治疗中改善卵巢反应性,制订个性化促排卵方案提供研究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2年3—12月于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90例不孕症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根据卵巢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的刺激性做出的卵巢不同反应性分为卵巢低反应组(n=30)、高反应组(n=30)、正常反应组(n=30)。RGS1基因表达载体或RGS1抑制剂、培养基、酶标仪及配套软件、显微镜和显微镜拍照系统、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试剂、抗体、细胞计数试剂盒、转染试剂、抑制剂。本研究经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03060014)。

  1.2引物设计

  高反应引物序列:上游引物:5'-CTTCTGCTTGTCTCTTGTCT-3',下游引物:5'-CCATTTTCTTCTCTCCACCT-3'。低反应引物序列:上游引物:5'-GCTTTTATCGATGCTCTTC-3',下游引物:5'-GATCCAGTAGTCATAGCTCC-3'。正常反应引物序列:上游引物:5'-GGTAGGGAAAAGGAAAAGG-3'下游引物:5'-CCACATTTCTTTTTCTTCCT-3'。

  1.3方法

  细胞培养:将冷冻保存的细胞从液氮中取出后,进行水浴,温度设置为37℃,用吸管将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轻轻旋转以使细胞均匀分布,将细胞悬液于培养瓶或培养板中接种,调整接种密度后将培养瓶或培养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提供营养和排除废物,定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检测细胞的功能及表达等。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提取待检测样本的DNA或RNA,在PCR管中配置反应液,包括模板、引物、DNA聚合酶等,将PCR管放入PCR仪中,通过预变性、变性、退火和延伸设置进行扩增,在PCR扩增过程中,使用荧光探针或染料进行实时检测,记录荧光信号的变化,根据荧光信号的变化验证RGS1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

  Western blot分析:收集不同卵巢反应组患者取卵手术过程中废弃卵泡液,获取较纯净的颗粒细胞,卵巢颗粒细胞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将蛋白质样品与凝胶混合,在电场的作用下进行分离,蛋白质充分分离之后将其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使用特异性抗体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之后将未结合的抗体通过洗涤去除,使用显色剂,与抗体结合形成有色产物,通过显色反应检测蛋白质的表达,对显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计算RGS1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RGS1表达水平等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卵巢反应性与RGS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组RGS1表达水平对比

  高反应组RGS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反应组与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卵巢反应性与RGS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经分析,RGS1表达水平越高,卵巢反应性越高,RGS1表达水平与卵巢反应性呈正相关(r=0.49,P<0.001),见图1。

image.png

  3讨论

  RGS1可能通过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相互作用,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影响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此外,RGS1还可能参与了卵巢颗粒细胞与其它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影响卵巢内部的分子调控网络,对卵巢功能产生影响。如果RGS1的表达水平过高或过低,会导致卵巢颗粒细胞的信号转导异常,影响卵巢的激素分泌和排卵过程,引发女性生殖系统的问题,如月经不调、不孕等。因此,进一步研究RGS1在不同反应性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对于深入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机制,为新的治疗措施的开发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在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作用下,颗粒细胞通过细胞上的FSHR将周围卵泡膜细胞所提供的雄激素经芳香化酶作用后合成雌二醇(estradiol,E2)和雌酮,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虽然都可以单独合成雌激素,但颗粒细胞与细胞一起培养,雌激素产量可大大提高。E2水平一旦达到300 pg/mL左右并持平一段时间,垂体的Gn分泌量增多,并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合成更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受体,分泌细胞对GnRH的敏感性也提高,直至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的峰值分泌,引起成熟卵泡破裂并排卵。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环节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RGS与GPCRs经cAMP整合进行结合,结合后将激素、神经递质、气味及光线等多种细胞外信号转导至细胞内从而引起细胞内相应信号通路的改变,FSHR是GPCRS成员,RGS1是RGS中成员之一,在G蛋白a亚基的结合之后,发挥GTP酶激活蛋白(GAPs)作用,从而调节GPCRs信号转导通路。

  近年来,经过临床对RGS1进行研究之后发现,mRNA及蛋白质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各组织中,研究发现RGS1参与动物卵泡颗粒细胞的调节过程。RGS1能够调节哺乳动物卵巢表面的受体,具有促进排卵和黄体细胞退化的作用。同时研究发现同家族成员RGS2在马和牛排卵前的卵泡中促性腺激素依赖性上调,在人的成熟卵母细胞中,RGS2基因表达量高于未成熟卵母细胞,可以作为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预测因子,但也有实验数据不支持这个推测。大量研究表明该基因在参与动物卵巢颗粒细胞的调节过程,但对于人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调节作用机制不明确。

  本研究显示,卵巢反应性越高,RGS1表达水平越高,二者呈正相关(r=0.49,P<0.001)。刘昱研究表示,RGS1基因与卵巢树突细胞细胞因子呈正相关,参与卵巢免疫调节及内分泌活动,与本研究结果吻合。卵巢功能为卵巢的生殖和内分泌功能,主要包括卵子的发育和成熟、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等,卵巢反应性则为在促排卵治疗时卵巢对促排药物的反应,是试管婴儿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RGS1参与了卵泡发育和类固醇激素的合成。此外,RGS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的反应性有关,可能影响试管婴儿治疗的成功率。具体来说,RGS1基因的表达水平越高,卵巢的反应性越好,卵子的质量和数量也越高,从而提高了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RGS1在不同反应性卵巢颗粒细胞中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且对卵巢功能具有一定影响。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但样本量较小,主要关注了RGS1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究RGS1与其他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等方式进一步验证和优化实验结果。将在后续研究中深入了解RGS1的具体作用机制和相关信号通路,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周丽,曲芃芃.卵巢颗粒细胞瘤诊治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2,49(6):630-634.

  [2]尹佳倩,许孝凤,张雅梦,等.血清25-(OH)D3水平对卵巢反应性及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0,55(4):644-646.

  [3]Bhagat PK,Sharma D,Verma D,et al.Arabidopsis MPK3 and MPK6 regulates D-glucose signaling and interacts with G-protein,RGS1[J].PlantSci,2022,325:111484.

  [4]张茹辉,林佩娜,洪江.早卵泡期抗苗勒氏管激素及基础卵泡刺激素联合检测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5):68-69,71.

  [5]Chan KYY,Zhang C,Wong YTS,et al.R4 RGS proteins suppress engraftment of human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 by modulating SDF-1/CXCR4 signaling[J].Blood advances,2021,5(21):4380-4392.

  [6]蒙萌,谢学渊,王坤,等.雌性哺乳动物卵泡刺激素的繁殖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23,59(10):93-102.

  [7]舒婧娴,陆瑶,蔡菁菁,等.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6对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0,36(4):519-526.

  [8]孙桂霞,张冬丽,杨少琴,等.微小RNA-149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分子机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3,40(9):1816-1819.

  [9]胡婕,李灿,卢平,等.RGS1和PD-L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关系及意义[J].中国性科学,2020,29(12):129-132.

  [10]贾俊龙,李翔,程耀萍,等.GnRH-a长方案中不同卵巢反应性患者的IVF实验室结局与最优扳机条件的探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2,36(3):168-173.

  [11]刘昱.免疫调节基因RGS1功能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6.

  [12]吴彦霖,张铭露,张媛,等.基于人卵巢颗粒细胞KGN建立的卵泡刺激素体外生物活性效价测定法[J].中国新药杂志,2021,30(14):1316-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