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DRG支付方式改革模式下医院运行管理的实践探索论文

DRG支付方式改革模式下医院运行管理的实践探索论文

12

2024-12-13 11:38:2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我国医疗卫生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改革综合试点工作。这些改革包括进行分组试点,就医方式统筹支付服务方式等。改革工作在全国各省市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各个地区的医院正在尝试进行医疗支付管理方式的改革。这种改革的基本方向已经从过去的“后付制”逐渐转向了“预付制”。现在医院正探索一种新型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新方式,即以DRG付费体系为主,并结合总额管理、按单病种、按床日、按人头等多种支付方式。这些支付方式相互共存,为医疗支付服务提供了更多选择。DRG支付对于医院的运营管理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正

   摘要:我国医疗卫生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改革综合试点工作。这些改革包括进行分组试点,就医方式统筹支付服务方式等。改革工作在全国各省市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各个地区的医院正在尝试进行医疗支付管理方式的改革。这种改革的基本方向已经从过去的“后付制”逐渐转向了“预付制”。现在医院正探索一种新型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新方式,即以DRG付费体系为主,并结合总额管理、按单病种、按床日、按人头等多种支付方式。这些支付方式相互共存,为医疗支付服务提供了更多选择。DRG支付对于医院的运营管理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规范医疗支付行为,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关键词:DRG支付方式;影响分析;医院管理

  0引言

  在当前我国推行的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医院拥有良好的管理水平,对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当前医院建设中,DRG支付方式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同时结合医院的自身发展进行良好的治理。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支付方式对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生活活动、医院发展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为医院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社会价值,有利于社会的良好发展。

  1 DRG支付方式

  1.1 DRG概念

  广义的管理DRG主要指一种基于统计控制的理论基础上而衍生出的一种能够自动结合临床不同的疾病类型并对整个医院病人群体进行有效分类的管理技术。从医疗本质的角度上来看,这种支付方式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社会服务方案,在该方案当中,医院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病情以及基本措施进行诊断和分析,根据多方因素,对患者进行临床的案例,匹配和分析诊断。在此管理模式下,医院的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财务管理现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高效地完成财务管理规划,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整体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

  1.2 DRG支付方式改革的基本内涵

  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为确保医院财务管理者的高效工作,需兼顾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与当前具体情况,从而实施系统、完善、科学且有效的改革。通常,医院会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其进行分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被称为DRG支付方式。各分组对应相应的医保支付标准,医疗机构需遵循这些标准进行费用结算。在上述说明的方面,医院各部门需严格遵守国家收费规定,同时兼顾患者个体实际情况,构建合理、完善、可靠且可行的医疗财务明细制度。在我国全面推进医疗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与医院财务管理的部门应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DRG支付方式,推动各项惠民举措的落实,一方面,可以及时准确地预测费用,并制定疾病诊断项目内容分组,进行医疗打包分级付费,以有效管理和控制居民医保费用的水平;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提高医院运营管理的效率和科学化决策水平,以全面有效地提高整体管理效果。在有效控制医院各项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合理地缩短患者的实际住院时间,进一步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运营质量效益和综合医疗决策服务效率,推动医院管理未来模式的高质量发展和变革。

image.png

  2 DRG支付方式对医院管理产生的影响

  2.1对预算管理产生的影响

  DRG支付方式有望逐渐取代目前的传统管理模式,这将改变医院医疗保险预算支出管理流程中将科室经费作为主要核算对象的做法。同时,这也能够确保门诊医疗保险资金的及时到账和有效使用,为了促进结余留支主体的参与,并准确评估和确定与结余和留用资金相关的费用政策限制以及预算激励补偿机制的应用,需要激发医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潜力,以确保医院能够在预算管理中实现从事前详细计划到事中实时监控和事后定期评价的全过程管理。然而,并非一直处于传统的模式框架内,仅仅关注预算、忽视项目评价机制并轻视计划执行质量的状态。只有这样,项目预算控制管理才能实现全方位监控和全领域覆盖,从而逐步实现全面管理。

  2.2对结算方式产生的影响

  在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下,实施了一种医保门诊支付方式。一般情况下,当患者在确诊出院后就诊时,医生会负责审核患者相关医保项目的报销申请,并核对填报患者出院检查诊断记录。在医院方核实确认无误的前提下,将记录的结果上传到各级医保管理机构。只有在经过严格核实确认无误后,相关的医保款项才会全部拨付给签约的医院。DRG支付结算方式在实践中广泛应用。起初,病人根据病历项目付费并进行现金结算,逐渐地,这种方式转变为医生结合自己的病案撰写实际情况,进行现金间接支付结算费用。这实际上与病人的临床思维习惯以及对诊断病历书写的具体要求存在差异。无论是医院的结算编码员还是临床医生,在执行结算操作的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循统一ICD编码形式,同时尽力确保编码的准确性,以便于医保费用结算审核工作在临床实施报销时更加清晰、精准。如果首页信息填报格式不符合规范,可能导致住院费用超支等情况。对于病案首页而言,如果其信息方面未及时填报完整准确,或者至少存在一定的疏漏缺失,会对最终的医保支付方式产生不良影响。医院需要准确获取最终医保支付回款数据,与病案首页信息的填报精准程度密切相关。

  2.3对病案管理产生的影响

  支付挂号方式正在进行改革创新,对医保病案统一管理办法实施产生积极影响。对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和相关执法部门工作来说,需积极研究构建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使病案数据在价值和功能上得到最大发挥,确保病案质量。对于病案编码来说,与DRG是否实现成功住院结算息息相关,所以在最初实施时需对病案信息采集进行严格把关,控制入院记录、病案首页信息和医嘱内容等。病案编码的效果与住院成功交付密切相关,因此在病案信息采集方面需要层层把关,确保系统操作的严谨性,在整个病案质量过程中,手术编码和相关疾病编码是非常重要的编码组成部分。为确保编码的有效性,需要特别关注对基层临床医生进行有关这两个方面编码技能的培训。对于具体的实施管理过程来说,在优化设置病案编码员岗位方面,可以在短期内明显提高整体病案数据管理的质量。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病案方面的质量安全管理的组织机制过程,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执行,并确保审核信息内容的数据准确性和审核机制的有效性,此外,信息系统还能自动进行智能审核,随时展开病案的监管工作。从原本的事后监管转变为事中监管方式,病历编码管理工作需要医生和临床医生协商。

  3医院应如何应对DRG改革

  3.1开展病种成本核算

  在传统医疗保险制度的框架下,对特定疾病的医疗保险成本费用的核算尚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一现象导致部分医疗机构的成本费用持续攀升。DRG付费模式下,医保机构能够结合相关的临床数据,计算出患者以及医保部分支出费用,在保证患者的医疗质量前提下,医院将相关的病种成本医保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够实现经济收益,反之,患者的权益将会受到侵害。通过在临床治疗路线的前提条件下执行DRG病程成本核算,医院管理层可以准确依据医院的临床DRG分组原则,利用成本核算数据来制定相应疾病的治疗路线,进一步优化诊疗费用流程,为患者的医疗保险支付提供可靠的测算依据。根据不同的医疗项目收费标准,包括药品、检查、化验、资料、诊断等费用,需要及时了解不同病种的成本费用数据。旨在基本保持患者就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院内人力、物力等成本投入。

  3.2加强病案质量管理

  DRG支付模式在医院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病案品质的控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应该重视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培训方法,让所有医务人员深刻意识到病案首页正确填写的重要性。病案的质量对费用评估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应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医疗质量意识;对于基层病案室和工作机构人员,应该更加注重日常学习辅导和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相关疾病编码管理的掌握能力和知识敏感性。同时,对临床病案品质应该进行严格的层层把关,如发现相关疾病编号存在错误或信息不准确完整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医院主管部门应及时根据病案质量的良莠情况制定评价、奖惩和处罚制度等,以此实施相关措施。此外,结合计算机智能编码系统,对病案、病种等内容进行详细的编码,医保系统以及医院的收费系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也会更加精准,编号结果也更加准确,避免出现“低编”或“高编”的情况。为了确保医院病案首页数据来源的相对完整、准确和客观真实,建立严格的检测规范和编码收费监督系统,以确保医院DRG经费审核管理工作顺畅合规。

  3.3探索绩效考核新模式

  医保费用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需要纳入业绩评价考核中,以实现医保费用的有效管理。DRG(诊断相关分组)最终目标是促使医院主动进行医院绩效考评改革,从过去的“扩张增收管理模式”逐步转向“价值健康和精细化治理方式”,以追求务实增效而非简单追求收入增加。在新时代医保综合支付考核方式的背景下,医院已转向以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经营策略,旨在通过有效降低消化支出成本,实现经营效益的显著提升。为了提高医院临床管理的效果,管理层应做好改革优化的宣传教育,积极带领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建立一套与DRG模式相关的薪酬绩效考核模式,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实现新一轮医改目标,医院的领导层应采取更加科学公正的方式来管理医疗临床业绩,以确保内部收入的公平分配。同时,还应致力于不断改革和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需要指导基层临床医务人员加强医疗成本预算管理,提升其业绩控制风险意识(表1)。可以通过分析业绩数据来合理量化分配工资奖金,从而最终推进医院实现精致化和绩效规范化管理的现代化预期目标。

image.png

  4结语

  DRG支付模式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有助于医院迅速纠正其当前收费过高的不当做法,有效减轻医院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多元医保支付环境下,应规范医务工作人员的计费行为,增强其成本管控意识,合理利用社会医疗资源,并提高服务质量和医院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芦琦.基于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总会计师,2020(5):137-139.

  [2]李毅萍,杨林朋,刘新奎.基于DRG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研究[J].中国民商,2021(6):288,291.

  [3]朱培渊,王珊,刘丽华.DRG支付方式改革在公立医院的实施路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8,37(5):32-35.

  [4]邓春华.基于DRG支付方式改革的公立医院成本管控探索[J].商情,2022(2):94-96.

  [5]张昕男,殷荣.DRG对儿童类专科医院运行管理的影响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1,38(10):40-42.

  [6]苏荣耀,杨英,魏琴,等.DRG收付费模式下医院运行管理的实践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21,40(4):33-36.

  [7]吴迪宏.关于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对策与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35):190-191.

  [8]殷晓露,王华静,余臻峥,等.公立医院医保管理MDT模式探索:以DRG支付实践为例[J].中国医院,2022,26(6):1-5.

  [9]线春艳,李春,李敬伟,等.采用DRG支付方式与医院成本管理策略转型[J].管理会计研究,2020(5):34-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