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与电切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效果比较论文

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与电切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效果比较论文

4

2024-12-05 16:14:54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与电切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研究组行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量、月经量、性激素[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

  【摘要】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与电切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研究组行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量、月经量、性激素[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量均大于术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月经量均多于术前,且研究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FSH、LH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E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CRP、IL-8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MMP-9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TGF-β1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可促进宫腔形态恢复,调节血清性激素与炎性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关键词】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宫腔镜下电切术;宫腔粘连;性激素;炎性指标

  宫腔粘连患者症状为闭经/月经减少、反复流产、不孕等。临床以手术治疗方案为主,宫腔镜下电切术术后再粘连的发生风险较高,而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可减轻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本文比较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与电切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重度宫腔粘连的诊断标准,经宫腔镜、阴道超声等检查确诊;符合手术指征,拟行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排除标准:原发性不孕;有子宫内膜炎、内膜增生等病史;宫颈机能不全、生殖道感染、生殖道畸形;阴道不明原因出血;伴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麻醉禁忌证;伴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年龄25~41岁,平均(32.96±3.84)岁;体质量指数(BMI)19.2~25.9 kg/m2,平均(22.67±1.60)kg/m2;妊娠次数1~5次,平均(3.11±0.60)次;病情严重程度:中度26例,重度16例。对照组年龄28~42岁,平均(33.07±4.01)岁;BMI 18.9~26.2 kg/m2,平均(22.54±1.75)kg/m2;妊娠次数1~5次,平均(3.23±0.64)次;病情严重程度:中度30例,重度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准备: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完善术前检查,月经干净3~7 d后行手术治疗。术前1 d睡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片,术前6 h禁食、禁饮,术前3 h阴道放置25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片。

  对照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全身麻醉,经扩宫棒依据顺序将宫颈扩张至10号,后取电切镜沿着宫颈管方向缓慢放至宫腔中,于宫腔镜下观察宫颈管、宫腔形态以及粘连情况,经40 W电凝功能、100 W等离子切割功率用环形电刀/针状电极分离粘连,直到宫颈和宫腔形态复常。

  研究组行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全身麻醉,经扩宫棒依据顺序将宫颈扩张至10号,后取电切镜沿着宫颈管方向缓慢放至宫腔中,于宫腔镜下观察宫颈管、宫腔形态以及粘连情况,内置微型剪刀,剪粘连带,切除瘢痕组织;术中仔细探查子宫肌层小血管,术后球囊压迫止血。术毕注入0.5 mL透明质酸钠,按照宫腔粘连、出血状况,注水3~5 mL压迫止血;宫腔置尿管,术后3~5 d拔除。

  两组术后均口服戊酸雌二醇,2 mg/次,2次/d,持续3周,在口服10d戊酸雌二醇后口服地屈孕酮,10 mg/次,2次/d,持续3周,定期扩宫治疗。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4]。显效: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可见双侧输卵管,宫腔形态正常;有效:宫腔镜检查可见单/双侧输卵管,局部仍粘连,形态>分离前,已基本正常;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量、月经量。采用型号N39的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宫腔容量、子宫内膜厚度。(4)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术前、术后3个月,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3500 r/min,时间10 min,半径8 cm)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5)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术前及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6)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量、月经量比较

  术前,两组宫腔容量、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量均大于术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月经量均多于术前,且研究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FSH、LH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E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2.5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CRP、IL-8、MMP-9、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CRP、IL-8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MMP-9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TGF-β1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image.png

  2.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image.png

  3讨论

  宫腔粘连为多个因素导致一类Asherman综合征,治疗以手术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量均大于对照组,月经量多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宫腔镜下电切中应用电刀时可产生热量,继而对附近正常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热损伤,导致出血量增多,还能引起组织增生,甚至产生二次粘连,延长术后康复时间,影响康复效果。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可有效规避热损伤,保护附近正常组织,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内膜修复、组织上皮化,故术后康复时间较短,且康复效果更佳。

  FSH、LH、E2水平可反映生殖功能,宫腔粘连患者E2低表达,FSH、LH高表达。宫腔镜手术虽为微创术式,但仍能引起创伤应激反应,继而引起CRP、IL-8水平升高。MMP-9低表达可加剧内膜纤维化。TGF-β1高表达可刺激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加剧炎症。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术后,研究组FSH、LH、CRP、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宫腔镜下电切术中产生热辐射效应,可引起子宫深部组织变性,增加炎症反应。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能有效保护附近正常组织,避免组织损伤,从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可规避电热效应所致的损伤,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可促进宫腔形态恢复,调节血清性激素与炎性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参考文献:

  [1]Vitale SG,Riemma G,Carugno J,et al.Postsurgical barrier strategies to avoid the recurrence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 formation after hysteroscopic adhesiolysis:a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m J Obstet Gynecol,2022,226(4):487-498.

  [2]郝媛,李小娟,穆鑫,等.宫安康分别联合球囊与宫内节育器对中重度宫腔粘连冷刀分离术后宫腔形态及再粘连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0):3416-3419.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2):881-887.

  [4]古衡芳,肖雁冰,赵菁,等.羊膜移植与生长激素联合治疗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宫腔形态、子宫内膜厚度及再粘连率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2,31(8):30-33.

  [5]朱端荣,周秋明,胡玉利,等.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与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及对宫腔形态恢复和血清白细胞介素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24):4786-4790.

  [6]Shabanian S,Khazaie M,Ferns GA,et al.Local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intrauterine adhesions formation following gynecological operations,new strategy for novel treatment[J].J Obstet Gynaecol,2022,42(6):1613-1618.

  [7]颜廷会.宫腔镜子宫内粘连松解术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对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修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5):144-147.

  [8]刘宝,池余刚,胡丽娜,等.双极汽化、电切镜、冷刀治疗宫腔粘连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1,22(1):62-63.

  [9]钱潘连,苏斌.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J].广东医学,2022,43(4):498-502.

  [10]王琳.宫腔粘连分离术中应用宫腔镜下球囊支架置入、戊酸雌二醇及节育环对患者的疗效及E2、LH、FSH水平的影响[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39(2):139-142.

  [11]刘芳,钟倩,胡杏军.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对流产清宫术后宫腔粘连和卵巢激素分泌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2,17(11):72-74.

  [12]史靖,张一帆.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对宫腔粘连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6):761-762.

  [13]黄蕾,贾娟,邢丽丽.宫腔粘连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与三维能量超声参数关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1):181-184.

  [14]邢娉婷,王爱丽,陈彦辛.归肾汤对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血清TGF-β1、PGE2、IL-8、IL-10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10):2505-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