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

2024-12-05 15:40:0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14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摘要】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14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护理1周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54/57),高于对照组的80.70%(4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多学科协作护理;压缩性骨折;负性情绪;疼痛程度;满意度

  压缩性骨折患者在短时间内肢体肌肉、骨骼严重损伤,造成疼痛、出血、肢体功能障碍等状况,若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永久性残疾,当前手术为该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但患者术后仍疼痛剧烈,且该病病程较长,长期疼痛极易使患者产生负性情绪,降低依从性,影响预后。常规护理操作简单,能满足患者的疾病护理需求,但护理方式单一,且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缺乏关注,导致护理效果欠佳。多学科协作护理是由医护人员、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医务人员共同协作的一种多方位护理模式,能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可为患者提供更科学、专业、全面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本文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114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X线、CT等检查确诊为压缩性骨折;符合手术指征;认知功能正常;意识清醒。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有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其他非骨折性疼痛;合并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有精神疾病;存在沟通障碍。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研究组男39例,女18例;年龄19~61岁,平均(41.53±6.25)岁;骨折类型:四肢骨折33例,胸椎骨折15例,腰椎骨折9例。对照组男36例,女21例;年龄21~63岁,平均(40.18±7.03)岁;骨折类型:四肢骨折33例,胸椎骨折13例,腰椎骨折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常规检查、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并评估病情;通过床旁一对一口头宣教方式,告知手术步骤、效果;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介绍成功案例,提高其治疗信心;指导家属定时擦拭患者身体、转换体位,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肢体功能锻炼;出院前1~2 d,告知患者出院流程,出院后通过电话、QQ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1)组建多学科护理小组。由护士长1名、专科护士6名、主治医师1名、康复师1名、心理医师1名、营养师1名组成,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管理和分配日常护理工作,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多学科协作护理理论与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测验,合格者方可上岗;专科护士负责检索多学科协作护理文献,搜集既往临床优秀案例,参与制订并执行护理计划;主治医师负责提供专业医学建议和治疗,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镇痛药物;心理医师负责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制订心理护理计划;康复师负责制订康复训练计划;营养师负责调整患者饮食。每周组织1次多学科护理交流会,时长30~35 min,组员相互交流经验与教训,分享患者病情变化和康复进程,针对性制订并改进护理计划。(2)多学科健康教育。专科护士负责创建“骨力再生”xx群,邀请患者及家属xx进入,每周由主治医师担当讲解者,采用视频、图文、PPT、动画等方式为患者及家属讲解骨折知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告知患者维持手术部位清洁、营养饮食、康复锻炼、积极心态对康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及家属进行留言或连麦提问互动,直播结束后,专科护士总结直播内容以图文形式发送至xx群中,30~35 min/次。(3)多学科心理护理。①心理辅导:选择安静、私密环境,与患者进行一对一交流,鼓励患者勇敢讲述骨折经历与感受,并通过语言、肢体行为适时回应患者,可轻拍、拥抱患者,给予语言鼓励,25~30 min/次,1次/周;②家庭支持:指导家属多陪伴患者,确保患者身旁长时间有人看护,鼓励亲友多与患者交流,讲述当前社会新闻及趣事,并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鼓励患者;③社会支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患者,告知国家医疗保障政策及报销方法,若无医保,可通过医院捐款或社会安心公益组织进行帮扶;④人性关怀:针对行动困难患者,为其配备轮椅或拐杖等助行设备,嘱家属在天气允许情况下,协助患者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观看景色。(4)多学科疼痛护理。针对疼痛程度较轻患者,在心理医师指导下,指导患者可通过看电视、听乐曲或正念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主动为患者播放其喜爱的影视节目与音乐;详细讲解正念冥想方法,指导患者保持舒适姿势,闭上眼睛,观察自身呼吸,感知气流所经部位,并感受呼吸给这些部位带来的影响,10~15 min/次,1~2次/d;针对疼痛程度较重患者,在主治医师指导下给予镇痛药物,告知患者用量和作用,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5)多学科饮食指导。术后营养师依据患者饮食喜好与营养状况调整饮食方案,嘱其保持清淡饮食,多食用豆制品、水果、蔬菜、鱼、牛肉等高蛋白、高钙食物,戒烟戒酒,限制咖啡摄入;针对大便干结患者,指导其食用米汤、稀粥等食物,增加山药、全麦馒头等膳食纤维食物摄入,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6)多学科康复指导。术后1~2 d,协助患者进行关节扭转、屈伸等非骨折部位康复锻炼;术后3~5 d,指导患者进行抬腿、曲臂等肌肉收缩、放松训练,并进行坐起翻身、下床等训练;术后6~9 d进行洗漱、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并在家属的协助下进行下床行走;当骨折部位能承受压力后,指导患者借助哑铃、弹力绳等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四肢骨折患者可进行抓握、拧毛巾等精细功能训练;均15~20 min/次,1~2次/d,告知患者循序渐进,根据恢复情况加快或减慢训练进度。

  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护理前(术前)、护理后(术后1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总分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前、护理1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情况,其中SDS共20个项目,以53分为分界值,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SAS共20个项目,以50分为分界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1周后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1~5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较满意,≤69分为不满意,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23,效度系数为0.815。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护理1周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54/57),高于对照组的80.70%(4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image.png

  3讨论

  压缩性骨折是一种骨科常见疾病,多因交通意外、运动创伤、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与肿胀,甚至损伤神经,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可有效复位骨折,促进患者康复。但由于术后创口及骨折疼痛,患者短期内无法行动,导致其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加之患者健康知识缺乏,易出现不良行为,依从性差,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多学科协作护理通过采取多学科疼痛护理措施,给予不同疼痛程度患者针对性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心理医师能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专业心理干预,通过采取心理辅导、家庭支持、社会支持、人性关怀等多学科心理干预措施,为患者建立情感支持系统,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亲属、社会人士的关爱与尊重,从而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通过线上宣教以及给予患者视频、PPT等多形式健康教育,便于低学历、行动不便患者了解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有利于纠正不良认知,从而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通过采取多学科饮食、康复指导措施,依据患者康复状况给予针对性锻炼措施,利于骨折部位愈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张琳芸,邹君怡.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69.

  [2]李翰林,陈亮,顾勇,等.壮骨强筋膏对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疼痛改善及椎体骨密度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3):530-534.

  [3]李春梅,孙洁,蓝慧,等.强化性康复护理在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4):1-3.

  [4]周海英,张丽丽,陈金娇,等.多学科协作下加速康复外科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3):192-197.

  [5]邱玲玲.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6):153-154.

  [6]海洁,白立炜,王艾蒙.围手术期多学科协作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负性情绪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2,20(2):196-199.

  [7]Shafshak TS,Elnemr R.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ersus numerical rating scale in measuring pain severity and predicting disability in low back pain[J].J Clin Rheumatol,2021,27(7):282-285.

  [8]Yue T,Li Q,Wang R,et al.Comparison of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and Zung Self-Rating Anxiety/Depression Scale(SAS/SDS)in evaluat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J].Dermatology,2020,236(2):170-178.

  [9]温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J].甘肃医药,2017,36(3):202-203.

  [10]张翠英,张晓莹,张文英.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8,29(14):2070-2072.

  [11]谈宏业,姜文蕾.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26):163-164.

  [12]莫小冠,许丽君,施良森,等.多学科协作综合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57-59.

  [13]张晓莹,张翠英,王元玲.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胸腰椎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9,30(7):949-952.

  [14]杨文婷.多学科协作综合护理对促进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