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12-05 14:09:52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6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CR),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水平,
【摘要】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6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CR),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CR为85.29%(29/34),高于对照组的58.82%(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NSCLC患者的DCR,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化疗。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贝伐珠单抗;化疗;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T细胞亚群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的85.0%,其发病与遗传、免疫、吸烟、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多数早期NSCLC患者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导致5年生存率较低。含铂的化疗方案为临床一线化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单纯化疗效果并不理想,仍易出现转移和复发。贝伐珠单抗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其联合化疗可提高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本文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NSCLC相关诊断标准;经胸部CT检查、肺组织病理活检确诊;预计生存期>3个月;卡氏评分≥60分;非鳞癌;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肝、肾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支气管哮喘及其他肺部疾病;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严重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存在精神疾病;近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近4周内有外伤及手术史;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9~76岁,平均(62.84±2.31)岁;体质量指数18.2~24.9 kg/m2,平均(21.87±1.36)kg/m2;临床分期:Ⅲ期19例,Ⅳ期15例;病理分型:腺癌23例,大细胞癌11例;既往有吸烟史15例。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52~75岁,平均(63.28±2.48)岁;体质量指数18.4~24.7 kg/m2,平均(21.96±1.42)kg/m2;临床分期:Ⅲ期18例,Ⅳ期16例;病理分型:腺癌25例,大细胞癌9例;既往有吸烟史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5050,100 mg),500 mg/m2,滴注时间超过10 min;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889,2 mL∶10 mg),25 mg/m2,在培美曲塞用药后30 min开始用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山东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210013,100 mg],15 mg/kg。
两组均以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CR)。治疗3个周期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维持时间≥1个月;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长径总和减小≥30%,维持1个月;疾病进展(PD):靶病灶最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疾病稳定(SD):介于PR与PD之间。DCR=(CR+PR+SD)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于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35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80℃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于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使用流式细胞仪(长沙市微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湘械注准20212220174,型号:Wmini5146)检测CD3+、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WHO)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DCR比较
观察组DCR为85.29%(29/34),高于对照组的58.82%(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EA、CYFRA21-1、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NSCLC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极高,且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错过手术治疗时机,预后较差,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常采用化疗,其中顺铂可与DNA结合,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具有较强的广谱抗癌作用。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叶酸拮抗剂,通过破坏肿瘤细胞内叶酸依赖性代谢过程,抑制肿瘤细胞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但中晚期NSCLC血管新生能力较强,转移速度较快,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临床疗效有限,改善远期生存率的效果并不显著。
CEA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存在于癌细胞表面,可用于监测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CA125参与癌细胞的生长及增殖,在肺癌的疗效和复发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CYFRA21-1在肺癌患者中水平较高,当其水平显著升高时提示肿瘤已处于晚期或预后差。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DCR高于对照组,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VEGF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可提高血管通透性,利于肿瘤细胞进入新生血管,促进肿瘤转移与生长。贝伐珠单抗可与体内的VEGF特异性结合,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阻碍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肿瘤细胞的养分,缩小肿瘤体积,使其生长受到抑制,发生缺血缺氧而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转移的作用。贝伐珠单抗还可改变肿瘤血管的结构,促进培美曲塞、顺铂进入肿瘤组织内部,提高癌组织中药物浓度,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化疗药物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同时恶性肿瘤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抑制免疫反应。贝伐珠单抗可促使T细胞活化,促进T细胞对肿瘤的浸润,增强机体的抗肿瘤作用,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因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其结果尚需后续扩大样本量开展深入研究予以印证。
综上所述,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NSCLC患者的DCR,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化疗。
参考文献:
[1]Xia C,Dong X,Li H,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2022:profiles,trends,and determinants[J].Chin Med J(Engl),2022,135(5):584-590.
[2]杜欢,童亚兰,王敏.2015年至2019年山西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22,34(1):47-50.
[3]昌敏,刘仲韬,赵凡杰,等.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反应、NLR及PLR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17):1820-1825.
[4]贺伟平,黄春,颜志婷,等.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多西他赛治疗卵巢癌和宫颈癌的临床疗效[J].癌症进展,2023,21(10):1078-1081.
[5]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0,42(4):257-287.
[6]杨学宁,吴一龙.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J].循证医学,2004,4(2):85-90.
[7]许英,杨洁,李娜,等.特罗凯靶向治疗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7):3264-3267.
[8]林卫佳,张亚平,李峰,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13):1836-1840.
[9]尹彦,韩涛,李宏芹.培美曲塞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7):1490-1494.
[10]付文慧,刘雯,黄毅力,等.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前后血清VEGF、CEA、NSE和CYFRA21-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医学,2023,51(4):501-505.
[11]王妮娜,李晓花,陈敏丽,等.肺癌患者血清NSE,SCC,CA125及CYFRA21-1水平检测在不同病理类型早期诊断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1,36(1):33-37.
[12]孙娟子,孙苏娟,宋舒曼,等.循环血VEGF和MIC-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3):355-357.
[13]戴丽,王小华,杨万春,等.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1):2174-2178.
[14]王永,解华,李凌云.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血清CYFRA21-1水平及KPS评分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8):827-830.
[15]王利君,赵虎,袁博,等.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对晚期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肿瘤防治研究,2023,50(10):994-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