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2024-11-29 16:09:1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延续性护理需求状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透析通路的观察与维护、家庭支持、血压监测与控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延续性护理需求内容;电话随访、网络通信(xx、QQ等)、门诊随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延续性护理需求实施方式;透析时间、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是影响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P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延续性护理需求状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透析通路的观察与维护、家庭支持、血压监测与控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延续性护理需求内容;电话随访、网络通信(xx、QQ等)、门诊随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延续性护理需求实施方式;透析时间、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是影响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于延续性护理具有较为强烈的需求,应注重为患者开展专科护理指导,为患者提供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延续性护理;肾脏病;护理需求;影响因素
0引言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肾脏手段,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频繁往来于医院和家庭,在离开医院后仍对延续性护理干预具有较大需求。延续性护理主要是指为保障患者及亲属在院时及出院后回归社区与家庭能获得连续性与针对性的照护而采取的系列有效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定期随访以及相应康复技能训练方法等。但现阶段还缺乏相对完善、系统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了解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以及相应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制定全面延续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现作如下分析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标准:接受临床诊断确诊患者,且均符合终末期肾脏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5];认知功能正常能够有效沟通;患者临床检查结果、检查记录等资料完整;每周2~3次规律透析,3~4h/次;患者对入选本课题表示知情且理解。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危重无法交谈沟通患者;患者及家属拒绝签订同意书。剔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因突发事件中止参与者。入选对象中男71例,女xx例;年龄29岁到70岁,平均年龄(51.34±2.38)岁。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
(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婚姻状况、职业、支付费用方式、收入水平、居住情况以及透析时间等。
(2)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半结构式访谈以及来自20名专家的3轮专家问询之后形成量表初稿,结合理论分析与临床实践,最终形成包括12个护理需求条目(心理支持、固定健康教育护士需求、举办肾友会、xx知识、个体化饮食指导、慢性肾脏病相关治疗知识、体质量控制、安全用药、实验室检查结果意义知晓、血压监测与控制、家庭支持、透析通路的观察与维护)和5个实施方式条目(家庭访视、健康教育宣传册、门诊随访、网络通信(xx、QQ等)、电话随访)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量表,量表通过Likert 5级评分法评价,1分表示不需要,2分表示不太需要,3分表示不确定,4分表示需要,5分表示非常需要,分值范围0~8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该项需求越大。
1.2.2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由3名责任护士组成。调查前集中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包括调查方法、研究的目的与内容、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相关知识、调查工具的详细条目等,熟悉问卷调查表和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以及填写要求。然后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的易于理解的话语向患者解释问卷的内容和目的,向其说明填写的规范和注意事项,由其独立填写。调查结束后,认真复核,防止漏项和错项。本次调查共发放135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93.33%。
1.3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患者延续性护理内容需求情况
透析通路的观察与维护、家庭支持、血压监测与控制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延续性护理需求内容。见表1。
2.2分析患者延续性护理方式需求情况
电话随访、网络通信(xx、QQ等)、门诊随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延续性护理需求实施方式。见表2。
2.3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影响因素
年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费用支付方式和透析时间是影响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3。
2.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多因素
将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费用支付方式和透析时间作为自变量,以延续性护理需求评分为因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时间、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是影响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4。
3讨论
3.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
3.1.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实施方式现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延续性护理需求实施方式中前三顺位分别为电话随访(4.18±1.97)、网络通信(xx、QQ等)(3.92±2.15)、门诊随访(3.78±2.31)。可能与现阶段通信工具与网络的快速发展普及具有显著关联性。有研究指出,电话随访是其中操作简便的随访形式,且相对低价,能够及时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际情况,有效为出院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网络通信技术的兴起有效打破传统健康教育受地点、时间限制的影响,使得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更加便捷和直接,尤其对于年轻家庭群成员而言,其具备较好的微信、QQ等网络软件应用基础,因此更易接受线上交流方式。
3.1.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内容现状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表明,透析通路的观察与维护(4.54±1.41)、家庭支持(4.53±1.39)、血压监测与控制(4.48±1.45)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延续性护理需求内容,且心理支持需求得分情况最低,不足4分(3.82±1.36)。透析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透析通路观察与维护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如何观察透析通路,有效维护血管通路的通畅性,保证血液透析治疗规律进行。作为自然支持系统,家庭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支持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显著关联性,医护人员需加大对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家属的家庭支持程度,助力患者树立治疗信念,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结构异常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且低血压同样会导致患者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相关并发症,同时血压水平异常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在为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对患者高血压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其充分了解并认识到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实现对血压水平的有效控制。
3.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透析时间、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是影响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①文化水平较低是影响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患者对疾病、透析治疗知识了解不足,对疾病危险性、严重程度、透析治疗目的、原则、注意事项等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短期透析治疗未取得理想效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对治疗方案不信任的情况,甚至中断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综合疗效。②月收入水平<2000元是影响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多数透析治疗患者家庭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生活月开销相对较高,患者低于2000元的月收入水平可能导致患者治疗产生依从性较差情况,且由于疾病影响,患者需长期用药、透析治疗,月收入难以支撑医疗费用,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停止治疗等情况,对护理的需求相对更小。③其中低于6个月透析时间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更加强烈(51.75±3.06),对于该类患者应注重早期开展血液透析专科教育知识,强化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对饮食、用药、透析通路观察与维护相关行为,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信心,还能够帮助患者持续提升疾病恢复效果,稳定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于延续性护理具有较为强烈的需求,应注重为患者开展专科护理指导,为患者提供系统化、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付怀栋,周明,刘敏华.间歇性血液透析联合10%高渗盐水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大容积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20,49(10):1660-1663.
[2]王坚,袁红伶.双腔在线血滤透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0):106-109.
[3]姚海文,杨梅花,蒋其江,等.前列地尔联合肾衰宁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伴血液透析的疗效及对残余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液净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4):86-90.
[4]袁静,李恒,应金萍,等.102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4):607-610.
[5]税灵,达静静,何平红,等.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合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0):722-726.
[6]陈小芹.xxxx延伸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影响以及实际的价值[J].智慧健康,2022,8(8):138-140,144.
[7]李影花,钟宇芳,雷绮霞,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的关系[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1,37(8):668-672.
[8]张永志,王治东,吴岚,等.家庭支持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关系[J].微循环学杂志,2019,29(1):90-93.
[9]陈灿灿,李惠萍,刘红群,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家庭功能,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20,36(11):87-91.
[10]郭桂,张海林,尹丽霞,等.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饮食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5):786-790.
[11]王丽,翁艳敏,傅巧美.血液透析患者突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4):578-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