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NT-proBNP、PCT、β2-MG变化及意义论文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NT-proBNP、PCT、β2-MG变化及意义论文

37

2024-11-29 14:55:2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213例DN患者纳入DN组,糖尿病非肾病患者100例作为非DN组,DN组根据病情分期进一步分为Ⅰ期组(n=102)、Ⅱ期组(n=65)、Ⅲ期组(n=46)。比较DN组、非DN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NT-proBNP、PCT、β2-MG水平,以及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血清NT-pr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213例DN患者纳入DN组,糖尿病非肾病患者100例作为非DN组,DN组根据病情分期进一步分为Ⅰ期组(n=102)、Ⅱ期组(n=65)、Ⅲ期组(n=46)。比较DN组、非DN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NT-proBNP、PCT、β2-MG水平,以及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血清NT-proBNP、PCT、β2-MG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T-proBNP、PCT、β2-MG与Scr、UAER的相关性。结果DN组Scr、UAER及血清NT-proBNP、PCT、β2-MG水平均高于非DN组(P<0.05);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血清NT-proBNP、PCT、β2-MG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PCT、β2-MG与Scr、UAER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DN患者血清NT-proBNP、PCT、β2-MG表达上调,且其水平与病情程度有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降钙素原;β2微球蛋白

  0引言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大病因,及早防治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降低致死、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对早期DN的敏感度较低,容易造成漏诊、误诊,还需探寻更有效的血清学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为心衰标志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其在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和评估价值。另有研究显示,免疫和炎症反应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降钙素原(PCT)是反映机体炎症活跃程度及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是淋巴细胞产生的低分子蛋白,主要经肾脏代谢排出,研究发现肾小球滤过能力降低时血清β2-MG水平升高。本研究旨在探究DN患者血清NT-proBNP、PCT、β2-MG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213例DN患者纳入DN组,糖尿病非肾病患者100例作为非DN组。纳入标准:(DN组、非DN组)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DN组)符合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中DN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取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恶性肿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者;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肾损伤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DN组:男117例,女96例;年龄39~75岁,平均(58.27±10.76)岁。非DN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38~78岁,平均(59.13±8.96)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DN分期标准

  根据希式内科法进行DN分期[7],Ⅰ期、Ⅱ期、Ⅲ期分别纳入Ⅰ期组(n=102)、Ⅱ期组(n=65)、Ⅲ期组(n=46)。

  1.2.2指标检测方法

  采集空腹外周血,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Scr)及血清NT-proBNP、PCT、β2-MG水平。留取24h尿,35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1.3观察指标

  比较DN组、非DN组肾功能指标[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NT-proBNP、PCT、β2-MG水平,以及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血清NT-proBNP、PCT、β2-MG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T-proBNP、PCT、β2-MG与Scr、UAER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连续型变量资料首先做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采用(x—±s)表示其集中趋势,两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若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DN组与非DN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DN组Scr、UAER均高于非DN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 DN组与非DN组血清NT-pro BNP、PCT、β2-MG水平比较

  DN组血清NT-proBNP、PCT、β2-MG水平均高于非DN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 DN不同分期血清NT-proBNP、PCT、β2-MG水平比较

  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血清NT-proBNP、PCT、β2-MG水平均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4血清NT-pro BNP、PCT、β2-MG与S cr、UAER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PCT、β2-MG与Scr、UAER均呈正相关性(P<0.0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DN的病机错综复杂,是多种机制损伤肾脏结构和功能所致,其早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常规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对早期DN的诊断效能不佳,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而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因此探寻敏感度更高且全面的客观指标对于临床DN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NT-proBNP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心力衰竭标志物,随着深入研究,学者发现其应用不仅限于心衰的诊断和评估。研究发现,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异常升高,但其在DN中的变化则相关临床报道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DN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非DN患者,且DN不同分期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有显著差异,提示NT-proBNP水平变化与DN的发生和病情进展有关,与既往报道一致。进一步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与Scr、UAER均呈正相关,提示NT-proBNP与肾功能有一定相关性。NT-proBNP是无生物活性的氨基酸片段,肾小球滤过是其唯一代谢途径,因此可较敏感地反映肾功能缺损,且其T1/2较长,便于检测,将其作为早期肾损伤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优势。

  有研究证实,炎症反应是DN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可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PCT是选择性表达于甲状腺、肺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当机体存在严重感染或器官衰竭时,血清中PCT水平升高,而轻微感染、自身免疫则对其影响不大,其水平可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本研究显示,DN患者血清PCT表达显著高于糖尿病非DN患者,与既往研究一致,分析其可能原因是DN患者体内存在局灶性炎症,导致炎症细胞浸润,加剧肾小球损伤,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微炎症状态”,故PCT水平未见明显升高。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血清PCT水平依次升高,且PCT与Scr、UAER均呈正相关性,提示PCT水平与DN病情严重程度及肾功能密切相关。β2-MG是一种体内广泛存在的小分子球蛋白,其主要经肾脏代谢排出,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近端肾小管吸收率超过99%,故血清中β2-MG水平异常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本研究显示,血清β2-MG水平在DN组、非DN组及DN患者不同分期中均有显著差异,且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β2-MG与Scr、UAER均呈正相关性,提示β2-MG水平升高与DN的发生发展及肾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DN患者血清NT-proBNP、PCT、β2-MG表达升高,且其水平与DN病情及肾损伤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素明,叶丽萍,程卫,等.非布司他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血清Cys-CNT-proBNP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0,26(5):763-766.

  [2]王佳,孟文格,刘红娟,等.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NGAL,PCT水平与肾功能转归相关性的研究[J].临床肾脏病杂志,2020,20(5):371-376.

  [3]马莹,白婧,常月.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微小RNA-31表达与肾病并发症及机体炎症水平的关系[J].中国医药,2020,15(5):712-715.

  [4]Hong Y,Wang J,Zhang L,et al.Plasma miR-193a-3p can be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Annals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2021,14(2):58-62.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8):893-942.

  [6]童国玉,朱大龙.糖尿病肾病国内外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3):211-216.

  [7]孙科,荆春艳,刘永菊,等.肾小球滤过率预测公式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中的适用性[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3):313-315.

  [8]陈建丰,韩晓芳,翟斐,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CTX,OC,PINP,25(OH)D3表达与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关联性[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7):959-962.

  [9]Ladeira L,Santos E,Santos T A,et al.Green tea infusion prevents diabetic nephropathy aggravation in recent-onset type 1 diabetes regardless of glycemic control[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21,274(10):114032-114045.

  [10]Hofer F,Pailer U,Sulzgruber P,et al.Influence of diabetes,heart failure,and NT-pro BNP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insights from a cohort study of 7,412 patients with extended follow-up[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1(1):1228-1231.

  [11]吕红霞.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体会[J].智慧健康,2022,8(3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