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2024-11-22 16:33:0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收治的1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后的生理指标、围术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醛固酮、肾上腺素及血浆肾素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各围术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收治的1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后的生理指标、围术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醛固酮、肾上腺素及血浆肾素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各围术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0%)高于观察组(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P<0.05)。结论针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有利于减轻生理应激反应,且优化围术期各项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超声引导;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生理指标;围术期情况,不良反应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通称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属于常见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问题,例如骨折、关节炎或髋关节损伤。这种手术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替换受损的髋关节组件,包括髋臼和股骨头,来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该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虽然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中不会感到任何疼痛,但也伴随着一些风险,如术中出现应激反应,术后造成不良反应。尤其对于高龄患者,各项机体功能均处于衰退水平,全身麻醉更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现阶段,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作为一种先进技术,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中。有研究指出,该方式通过超声成像的精确引导,可以确保麻醉药物精确地注射到目标区域,最大限度地减少误伤周围组织的风险。本文非随机选取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于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1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33例;年龄65~98岁,平均(78.56±4.41)岁;病程5~24个月,平均(13.67±3.34)个月。观察组中男39例,女34例;年龄65~98岁,平均(79.02±4.57)岁;病程4~26个月,平均(13.35±3.6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包括因骨折、关节炎或其他髋关节疾病而需要手术的患者;②年龄>60岁;③合并与髋关节相关的疼痛症状;④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肺部疾病或严重感染的患者;②认知功能下降,影响麻醉效果的准确反馈的患者;③近期接受过免疫系统抑制性药物治疗的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和胸部X射线等,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和麻醉。此外,麻醉前12 h进行术前禁食和备皮。
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具体流程为:麻醉诱导:丙泊酚1~1.5 mg/kg、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203696;规格:5 mL∶10 mg)0.10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203713;规格:按C22H30N2O2S计2 mL∶100µg)0.25~0.35µg/kg,均采取静脉注射方式。术中麻醉维持使用药物为:丙泊酚3.0~5.0 mg/(kg·h)、七氟烷(国药准字H20233824;规格:120 mL)0.8%~1.5%、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2;规格:1 mg)1.0~1.5µg/(kg·min)。手术完毕后,将患者送至麻醉恢复室进行观察。
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具体流程为:患者处于侧卧位,健侧朝下。将探头长轴平行于脊柱,定位两侧髂脊与脊柱连线的交叉点,在患侧旁5 cm左右处扫描。确定腰大肌的位置后,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到达腰大肌深层,在腰丛神经附近回抽确定无血液、脑脊液后,缓慢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2302115;规格:5 mL∶0.1 g)20 mL。随后取仰卧位,以超声探头确认坐骨神经位置,在坐骨神经的神经鞘周围回抽无血,缓慢注射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15 mL。手术完毕后将患者送至麻醉恢复室进行观察。
1.4观察指标
生理指标。由麻醉医生监测两组研究对象麻醉后15 min的心率(Heat Reat,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并抽取患者静脉血液,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醛固酮(Aldosterone,ALD)及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水平。
围术期情况。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围术期各项指标,包括麻醉应答时间、阻滞应答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由护理人员统计两组研究对象在术后7 d所出现的不适症状,如低血压、头痛、意识恢复延迟、恶心呕吐等。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生理指标、围术期情况为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理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HR、MAP、NE、ALD及PR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比较
观察组麻醉应答时间、阻滞应答时间等围术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郑洁等指出,超声引导下的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它结合了超声成像的精确性和局部麻醉的效果,因此能在多种情境下发挥其重要作用。这种麻醉技术为手术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麻醉选择,对于一些下肢手术,如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超声引导下的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替代全身麻醉,从而降低术中和术后的麻醉药物使用。同时,它可用于提供长期的疼痛缓解,这种精确的麻醉技术使医生能够直接针对疼痛源头进行治疗,降低药物依赖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由于其相对简单且较少侵入的特性,患者可以在术后不久即可出院,从而降低住院成本。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R、MAP、NE、ALD及PR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邓云局研究结果同样指出,观察组HR、MAP、NE、ALD及PR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这说明观察组麻醉方式使用药物为局部药物,如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左布比卡因,这些药物作用限制在对应的麻醉部位,不会像全身麻醉那样影响整个体内的生理系统,因此药物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的直接影响较小。同时,局麻药物对局部交感神经产生影响同样较小,这导致NE水平降低,进一步缓解了心率和血压升高的情况。研究另一结果显示,观察组各围术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这与陈慧娜等的研究结果相似。这说明观察组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目标区域,作用迅速。这导致麻醉起效时间和xx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由于药物迅速产生作用,使患者的感觉和xx功能迅速减弱。同时,患者恢复进展更快,这可能是由于观察组患者不需要等待全身麻醉药物从体内排出,便可以更快地清醒,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研究还发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0%)高于观察组(4.11%)(P<0.05)。明颢等的研究同样指出,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26%)均高于观察组(4.05%)(P<0.05)。这意味着局部麻醉涉及到更少的药物使用,体内系统受到的影响更小,因而减少了潜在的不良反应风险。目前,由于老年人口的增长,将导致股骨头置换手术患者的数量增加,因此老年人对麻醉方式的需求会随之增加。超声引导技术和麻醉技术的升级,将提高患者对于股骨头置换手术安全性的信心。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明建川,杨明勇.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现状及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6):4.
[2]余云兰,黄莉莉,林加福,等.三种麻醉方式在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21,23(6):465-467,471.
[3]许丽,白磊.喉罩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比较[J].贵州医药,2022,46(3):457-459.
[4]陈午光,王梦.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麻醉对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0):2922-2924.
[5]单涛,韩流,葛德高,等.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5):458-461.
[6]李津,董红启,谭培培,等.右美托咪啶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认知功能影响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6):1768-1772.
[7]宋玉祥,孙华,迟梦琳,等.新型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1,20(3):171-175.
[8]郑洁,何丽,毛安琼,等.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7):803-807.
[9]李潞,汪文静,王海丽.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J].海军医学杂志,2022,43(5):505-508.
[10]吴丽芳,胡冰清.全身麻醉加用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J].江苏医药,2021,47(2):151-153.
[11]周泽钢,邱燕文,何志文,等.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认知、术后恢复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3):220-223.
[12]李凯,闭玉华,雷鹤寿.选择性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21(S2):24.
[13]邓云局.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及对术后VAS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2(S1):51.
[14]陈慧娜,郝玉民,杨立峰,等.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炎症反应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1,32(12):1579-1583.
[15]明颢,李慧禄,潘立镇.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疼痛、应激反应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2):1630-1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