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激素治疗方案对女性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2024-11-22 14:39:04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不同激素治疗方案的实施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1月莘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8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炔诺酮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黄体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月经量、性激素指标水平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更高,子宫内膜厚度更小、月经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性激素指
[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不同激素治疗方案的实施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1月莘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8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炔诺酮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黄体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月经量、性激素指标水平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更高,子宫内膜厚度更小、月经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性激素指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73%)低于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8、8.41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13.64%)。结论炔诺酮片+黄体酮胶囊联合治疗的实施效果更佳,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改善性激素指标状况,对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女性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不同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月经量;性激素指标;有效率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较高,数据显示其发病率约为70%左右,是女性处于围绝经期的标志性症状之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疾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在排除器质性病变、血液病、妊娠相关疾病后,主要认为该疾病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分泌失调等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疾病发生后,易引发子宫内膜产生病变现象,对患者机体健康及生活等均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临床需对疾病治疗引起高度关注,进而防止患者病情恶化,缓解病情状况。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炔诺酮具有孕激素样作用,对异常子宫出血、月经不规律等症状改善有积极意义,可促进子宫内膜发生蜕膜样变;黄体酮主要用于缓解平滑肌痉挛,调整月经周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将上述药物联合应用至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显著发挥疾病治疗效果。本文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1月莘县妇幼保健院88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对比上述单一及联合用药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本院88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年龄46~56岁,平均(51.35±2.35)岁;病程2~11个月,平均(6.36±1.22)个月。研究组年龄45~55岁,平均(51.25±2.64)岁;病程2~10个月,平均(6.30±1.19)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获莘县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诊断存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对研究知情;意识清醒,可以配合治疗;认知及行为能力正常;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损伤者;既往有精神疾病史者;不能用汉语交流者;处于急性感染期者;资料不完整者;自身免疫病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重大疾病史及过敏史者;凝血系统异常者;其他疾病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者;近期有重大精神创伤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单一炔诺酮片治疗。8片/次炔诺酮片(国药准字H31021921;规格:22片/盒)治疗,间隔用药时间为8 h,连用2~3日;止血后,改为1次/12 h;7 d后,4~6片/次维持,连续服用14 d。
研究组在炔诺酮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4粒/次黄体酮胶囊(国药准字H20040982;规格:0.1 g),1次/8 h;止血后,进行调整至2粒/次(按照每3天减量1/3的比例),1次/d,持续至21 d后停药。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血红蛋白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和月经量(称重法)。
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指标状况,包括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上述各指标均通过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乏力。
比较两组有效率,显效:症状消失,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均趋于正常;月经改善表示为有效;治疗前后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率。
1.5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用例数(n)与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月经量、性激素指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月经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红蛋白更高,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性激素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性激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性激素指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因素是卵巢功能下降,卵泡发育受阻,不能成熟和排卵,导致无排卵“月经”。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主要是由于来自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正负反馈减少,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出现间歇性或不规则排卵,最终导致体内排卵停止。因此,治疗应以快速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减少阴道流血为原则。研究发现,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因内分泌功能紊乱,性激素正负反馈减少,对激素敏感性下降,排卵不连续。异常子宫出血主要分为功能失调性出血、器质性出血,其中器质性出血占四分之一。前者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引起的,后者是由于某些器官的病变引起的。在此期间,雌激素水平低,导致血管功能障碍和神经和精神症状。由于卵巢功能下降,卵巢无法排卵,导致雌激素突破性出血。无黄体形成的黄体酮水平不足,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出血时间延长。目前,临床上对于疾病的治疗主要是以用药为主。
E2、孕酮、FSH、LH是女性体内相互作用的激素指标。当E2水平过度表达时,LH等激素水平更容易上调,导致激素功能障碍,引发疾病。FSH可促进卵泡发育与成熟,是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孕酮可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为分泌期;LH可促使排卵。因此,本研究选择上述激素指标作为患者疗效评价的依据。此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用来指示出血和贫血,是红细胞内的一种特殊蛋白质。通过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月经量的变化分析,可作为判断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严重程度的标准。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性激素指标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较低,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由此分析可以看出,联合用药的实施效果更加显著。其原因为:炔诺酮片的主要功效是抵消雌激素和雄激素,促进蛋白质同化。该药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紊乱等疾病,还可起到避孕作用。炔诺酮片的主要成分是黄体酮,服用后可抑制雌激素和雄激素的活性,加速蛋白质同化,改变宫颈黏液形态,抑制排卵。服用此药后,患者的子宫内膜会发生蜕膜转化,有助于改善月经状况。需要注意的是,炔诺酮片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胸胀等不适症状。如果不适严重,请立即就医。如果患者服用了抗生素、镇痛药等,应及时告知医生,避免药物反应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炔雌醇是一种雌激素药物,能有效修复子宫内膜伤口不完全脱落,具有理想的止血作用。服用一周可使增殖性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停药后可形成完全脱落,类似于器械刮宫的效果。黄体酮是一种天然黄体酮,通过促进子宫黏膜腺体生长,降低子宫兴奋性,使血管增生,可以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此外,黄体酮可以促进子宫内膜脱落,抑制其过度增殖。与黄体酮联用,还能加速子宫内膜脱落,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协同发挥止血作用。吴杨[18]在相关研究中选取118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联合治疗的有效率为96.61%,优于对照组单一治疗的77.97%(P<0.05);除此之外,研究组血红蛋白(106.33±7.47)g/L,优于对照组的(98.94±7.26)g/L(P<0.05),该研究结果与本文一致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炔诺酮配合黄体酮治疗的实施价值高,其治疗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且安全性高。除此之外,该措施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子宫内膜变薄,对性激素指标状况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谭丽平.黄体酮胶囊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47-50.
[2]王娜娜,时妍嫣,陈巧利.氨甲环酸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5):58-60.
[3]奚旭霞,陈学勤,陈新华,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和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2,42(8):821-823.
[4]陈秀兰.黄体酮联合炔诺酮片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7):2562-2564,2567.
[5]王想,李静.氨甲环酸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10):1167-1169,1173.
[6]陈艳琴,黄凌云,顾燕芳,等.达英-35、炔诺酮和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0(4):502-505.
[7]邬朝晖.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6):807-808.
[8]李秀珍.地屈孕酮联合复方炔诺酮治疗对排卵障碍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9):3304-3307.
[9]成爱玲.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1,11(34):25-26.
[10]夏燕卿,杨艳明,何玉玫,等.炔诺酮联合TCRE在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异常子宫出血中的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0):192-194.
[11]龚利英.曼月乐与地屈孕酮片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21,6(15):98-100.
[12]汪力.地屈孕酮、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差异分析[J].药品评价,2021,18(2):123-125.
[13]杨帆.滋肾固冲汤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肾阴虚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5):580-582.
[14]刘秀珍.炔诺酮联合止血宝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大医生,2020,5(7):113-115.
[15]刘梅芳.炔诺酮联合黄体酮在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5):804-806.
[16]陶颖,周利.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及对bFGF、VEGF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3,51(3):445-447.
[17]丁涛,郑林.黄体酮联合妈富隆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性激素及子宫内膜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10):98-101.
[18]吴杨.炔诺酮联合黄体酮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的效果[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3):2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