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2024-11-18 14:04:16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7月本院T1期肾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摘要: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7月本院T1期肾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情况、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果两组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BUN、Scr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患者,会一定程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但未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风险,且对远期肾功能影响更小,利于改善预后。
关键词:肾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
0引言
肾癌作为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居较高水平,在全部实体肿瘤中患病率占比达到2%~3%的显著比例[1]。据相关研究报道[2],全球范围内肾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约2%的速度逐年攀升。
目前,得益于医学影像技术和临床综合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多数肾癌患者能够在疾病早期阶段便获得准确且明确的诊断结果。这一进步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及时和有效的治疗机会,有助于提高肾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T1期肾癌为临床分期较早的阶段,临床外科学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主要推崇手术切除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即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该术式能够精确切除恶性肿瘤病灶,有效遏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肾功能不全成为肾癌患者在术后所面临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在应用于孤立肾患者或对侧肾功能目前或未来可能受损的病例中,能够在确保手术效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有效地保留患者的肾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的生活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将86例T1期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22年7月本院T1期肾癌患者86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为48~75岁,平均(59.04±1.68)岁;病程为5~14个月,平均(8.12±0.43)个月;肿瘤部位:左肾23例、右肾2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49~76岁,平均(58.43±1.56)岁;病程为4~14个月,平均(8.09±0.47)个月;肿瘤部位:左肾25例、右肾18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CT检查、磁共振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T1期肾癌;②存在血尿、肾区疼痛、腹部肿块三联征;③符合手术指征;④患者知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既往有双肾部分切除史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④麻醉禁忌者;⑤随访途中失访者。
1.3方法
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取健侧斜卧位,垫高腰桥,在腋后线和12肋缘下1cm处、腋前线肋缘下1cm处、髂嵴上方2cm处置入Trocar;腹膜后间隙建立人工气腹,压力12~14mmHg;进入腹膜后腔,使用超声刀清除腹膜外脂肪,游离肾、肾蒂、肾肿瘤和周围组织,结合术前检查情况和术中镜下观察情况,确认病灶部位、暴露肿瘤,阻断肾动脉,灌注冰盐水降温。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在距肿瘤0.5~1.0cm处切开肾包膜,分离完整取出肿瘤;若发现集合系统损害,则依次缝合修补集合系统、基底部组织,后缝合肾实质全层;操作完成后缝合肾创面,解除肾动脉阻断,降低气腹压,检查确认肾脏创面无活动性出血,在肾脏创面旁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对照组采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确认病灶位置,阻断肾动脉、肾静脉,剪断输尿管,取出肾脏,检查无活动性出血,降低气腹压,检查确认创腔无活动性出血,在创腔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1.4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进食时间;②术前、术后6个月尿素氮(BUN)、血肌酐(Scr);③并发症发生率;④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围术期情况、肾功能)正态分布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采用校正法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对比
两组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肾功能对比
术前,两组BUN、Sc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BUN、Scr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远期疗效对比
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原发性肿瘤,患者预后情况和肿瘤大小、机体基础情况等因素相关[3-5]。肾癌对放化疗敏感性低,且多数T1期肾癌患者为局灶性病变,无远处侵袭转移,适用于手术切除治疗。探讨一种理想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有利确保患者进一步获益。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既往常用术式,但根治性切除后肾功能单位急剧减少,术后易并发慢性肾脏病,严重者会增加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相关并发症,增加死亡风险。在不影响肿瘤近期控制效果和远期疗效的基础上,如何有效保留肾功能,避免术后发生慢性肾脏病,成为临床关注重点。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不仅解剖上具有合理性,切除组织较少,对机体损伤低,可避免发生肿瘤细胞污染腹腔[6-7]。且保留部分肾组织,能防止术后发生慢性肾脏疾病风险[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P<0.05)。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需要在腹腔镜下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手术操作难度更大,且可能还需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会一定程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9-10]。肾功能监测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BUN、Scr较对照组低(P<0.05)。分析原因在于,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能保留肾组织,减轻对患者远期肾功能的影响[11]。同时,为进一步保留残余肾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缩短肾实质热缺血时间,避免肾脏发生热缺血性损伤[12]。研究还表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对比无显著差(P>0.05)。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手术创伤小,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且保留部分肾单位不会增加肿瘤复发风险,能避免对远期效果产生影响[13-14]。此外,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难度大,对术者专业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如何有效完整切除肿瘤、缩短热缺血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应综合评估患者情况,结合个体情况制定预见性处理方案,确保手术有效和安全。
综上所述,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患者,会一定程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未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风险,且对远期肾功能影响更小,利于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姜刚刚,黄桂晓,张文娟,等.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肾癌6 5例分析报告[J].癌症进展,2021,19(13):1356-1358.
[2]潘世杰,赵俊峰,孙继建,等.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疗效、安全性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5):40-43.
[3]吴伟,周诗,王睿.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智慧健康,2018,4(29):70-71.
[4]富智斌,董凯,顾迪,等.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动脉无阻断肾部分切除术与分支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cT1期肾癌的疗效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3):173-177.
[5]陈家财,曾宾华,李金雨,等.腹腔镜下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cT1期肾癌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22,30(2):121-124.
[6]魏澎涛,孟庆婷,张寒,等.经腹入路与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下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0,13(6):606-609.
[7]朱元全,冯伟,李胜斌,等.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经验分析[J].云南医药,2019,40(2):106-108.
[8]黄志成,彭栋,陈智林,等.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效果分析[J].华夏医学,2018,31(3):49-51.
[9]焦湘,黄雪强,王文浩.不同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细胞癌的效果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10):1685-1688.
[10]赵学军,张二峰,李国栋.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2,20(9):962-965.
[11]高雪松,贾卓敏,王*,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式与肾癌根治术式对老年肾癌(T1期)患者的疗效及康复作用比较[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3):186-188.
[12]顾朝辉,冯勇杰,陈龙,等.区域NePhRO评分系统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1,38(2):364-366.
[13]Guo Y,Xu Q,Chen B,et al.Clinical outcomes and effect o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pai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for complex renal tumors[J].World J Sur g Oncol,2021,19(1):282.
[14]陶美满,马克钧,郭涛,等.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与肾根治性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的疗效比较[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2,42(6):1006-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