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论文

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论文

12

2024-11-18 13:53:12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1年6月的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7月—2023年1月的患者为观察组。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1年6月的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7月—2023年1月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预后。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预检分诊、转诊、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脑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率,降低神经功能损害,有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效率;神经功能;预后

  0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堵塞导致脑循环急性障碍,引起脑部出现缺血性损伤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具有起病急及发病率、致残死亡率、复发率均较高等特点[1]。常急性发作于中年以上人群,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2]。有关研究表明[3],急救时间窗对于挽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起着关键性作用,院前急救的及时性和高效率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高临床结局都具有非凡意义。因此,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成功率和改善神经功能水平都显得尤为重要[4]。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是指将科学、规范、标准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应用于急诊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建立起一套完整、高效、有序的急诊护理工作流程体系。该管理模式以规范操作为主要目标,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内容,并通过规范的护理流程和标准化的护理记录来体现其效果[5]。对于急诊护理服务而言,规范化管理可以使医护人员更加规范地进行操作,避免操作错误和漏洞,提高诊疗效果,保证患者安全和满意度,同时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整个急诊服务效率。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可以提供科学的护理方案,并严格按照护理流程实施,使医护人员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达到“安全、高效、舒适”的工作目标[6]。基于此,本研究将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1年6月的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7月—2023年1月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34~79岁,平均(49.24±3.52)岁;发病时间0.6~7.2h,平均(1.35±1.24)h。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32~80岁,平均(50.39±2.84)岁;发病时间0.7~7.0h,平均(1.83±1.18)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7];发病时间<7h就诊;意识清晰,首次发病;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院前死亡;合并脏器严重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

  1.3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调查病史,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医疗服务;检查神经功能,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感觉、运动、语言、视觉等方面的评估,以便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监测生命体征,包括检测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呼吸道管理,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氧气不足或窒息;快速输注溶栓药物,对于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患者,应及时快速输注溶栓药物,以尽可能地恢复颅内供血和缓解症状;管理血压,对于血压过高的患者,可以给予药物降压,但要注意控制血压下降幅度,以避免对脑血流的影响。保持体位,对于病情较轻患者,可以将患者保持头低脚高的半坐位,以增加颈内动脉的血流量;科学营养支持,给予患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支持,防止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具体方案实施如下。

  1.3.1成立管理小组

  由1名护士长、4名责任护士以及2名诊医师组成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长。小组所有成员均接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相关知识系统培训,采用情景模拟方式进行训练并进行考核,使每一位小组成员确实掌握好急救流程和配合措施。由小组长统筹并制定小组成员相关工作分工和具体工作内容,确保急救人员分工明确,规定时间内到岗。小组讨论制定出急诊各项制度,例如转运交接制度、突发预警制度等。以“救治、检查再缴费”为原则,一切以满足急性患者救治工作及时开展为主。小组通过检索文献并结合以往临床实践经验,开会讨论制定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方案,并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中。

  1.3.2规范急诊护理流程管理

  (1)实施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建立完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流程,明确每一步具体操作和责任人,避免出现流程上错误或延误操作,具体流程为:接到急诊电话后保证1min内出车;通知急诊责任护士及急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出车时联系患者家属详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评估病情;现场急救及时给予患者吸氧,进行血压、心电监护;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情况时,立即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同时给予患者插管给氧;如患者出现昏迷不醒、瞳孔不等时,给予甘露醇进行脱水,避免脑水肿;同时建立好静脉通道及时补给,防止患者出现休克等症状;若患者烦躁不稳定时,配合医生适量使用镇静剂。患者入院后开展预检分诊,对患者进行EMS评估并及时作出反应;院内救治,根据急诊医护人员院前诊断评估结果,开启绿色通道,启动急性脑卒中准备工作,做好各项急救工作;患者入院后一边快速完成对患者的分诊救治,一边辅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及入院手续等,同时简洁明了地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病情,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安抚工作。

  (2)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加强培训和考核: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制定完善的检查和评估方法,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对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护理技术和操作规范,同时加强考核和监督,确保护理质量和效果。

  (3)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技术对护理流程进行管理,通过电子病历等手段对护理操作及病情变化进行实时记录,以便迅速提供高效反馈和指导。

  (4)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重视心理护理:建立起医护人员之间紧密联系的协作机制,通过多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协同完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全程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和护理,关注其情绪变化和需求,积极引导其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1.4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急救效率情况进行记录比较,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预检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等。

  (2)采用NIHSS脑卒中量表[8]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情况,该量表采用11项评分项目,包括面部肌肉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语言和视觉领域等。每个项目都有特定的评分标准,从0~4个等级中选择(0表示无缺陷,4表示最重度缺陷),总分范围从0~44分。NIHSS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3)对两组患者干预后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主要包括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等。

  1.5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急救效率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预检分诊、转诊、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神经功能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NIHSS脑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预后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3。

image.png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形成血栓或破裂出血,造成大脑缺氧、缺血而引起的一种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常在发病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9]。研究表明[10],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死亡原因首位,且正以每年8%增长。同时约3/4患者有后遗症,给患者造成巨大负担[11]。相关研究表明[12],院前急救以及门诊急诊救治过程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致残致死率的关键。同时大量研究表明[13],对急性脑卒中的有效急救干预可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急救时间,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传统急救流程步骤复杂烦琐,如其中环节出现不顺利时,将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抢救时间,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影响[14]。因此,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是该医学领域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不仅是一种操作方式,更是一种管理方法,最大程度提高服务效率,为患者争取更多急救时间,并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有效的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15]。本研究将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应用于患者临床护理中,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预检分诊、转诊、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lt;0.05);观察组NIHSS脑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lt;0.05);观察组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低于对照组(P&lt;0.05),提示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率,降低神经功能损害,有效改善预后,究其原因在于,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过程中更加高效和系统化地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急救效率。规范化流程管理能够确保护士和医生遵循标准化操作程序,减少了因患者情况不同、医疗工作人员水平不同等因素而导致的操作差异,进一步提升了急救效率。此外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通过早期介入和规范化治疗方法,患者可以尽早地接受到科学有效治疗,从而减轻脑缺血造成神经损伤,有效促进受损神经细胞恢复和再生。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还能够促进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及时纠正治疗中问题,增强患者信心,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这与潘先琴等人[16]在相关研究中取得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率,降低神经功能损害,有效改善预后。但患者情况可能存在个体差异,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难以完全覆盖所有病例的需求,且本研究样本量选取较少,评价标准主观性较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针对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和治疗需求提供个体化护理服务,并扩大样本量,增加客观指标。

  参考文献

  [1]刘亮,昌国璨,陈会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研究进展[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1,9(5):327-330.

  [2]梁春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护理质量管理[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7):206.

  [3]颜春悦,唐志文,吴秋艳,等.规范化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3):173-176.

  [4]王晓晖,高丽,杭继红,等.HFMEA模式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1):53-55.

  [5]韩高雷,陈勇霞,胡永杰.规范化管理急救流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2):223-224.

  [6]林姬容,李乌嫌,张进治,等.急诊流程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4(1):119-120.

  [7]周思超.颅脑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1):28-31.

  [8]侯东哲,张颖,巫嘉陵,等.中文版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5):372-374.

  [9]黄丽娟,陈飞霞,梁秀芳.规范化急诊卒中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的影响[J].饮食保健,2021(46):224-226.

  [10]王华.规范化三级联动急救网络在乡镇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37-141.

  [11]赵世桥.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J].保健文汇,2021,22(8):186-187.

  [12]沈雪芳,张远尚.卒中中心建立后的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118-120.

  [13]牛会星.急诊护理绿色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150-151.

  [14]陈瑛.急救车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急诊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6):125,138.

  [15]程俊亚,居俏艳,刘学英,等.急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诊规范化管理流程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12):1791-1796.

  [16]潘先琴,王红.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9,26(6):115-117.